索 引 号 H025/2023-73700 成文日期 2023-06-12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萧综法提字〔2023〕12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14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9-14 16: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分享:

谭昕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社区现代化建设中配套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社区现代化建设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善城镇小区(特别是老旧小区)居住环境和功能品质,实施小区更新的重要方式,对于补足小区市政配套设施、社区服务设施、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等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在社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我局多措并举,通过增加无障碍及适老化设施的配套建设,为社区的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婴幼儿、临时伤病者走出家门、参加社会活动创造条件,增强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一、现有小区改造有措施

(一)坚持主动申报与科学选点相结合。优先选择建成年代较早、市政配套设施不完善、社区服务设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强烈的住宅小区进行改造。在各镇街申报的老旧小区改造、美丽乡村建设和未来社区建设基础上,通过“社区现状分析评估——社区单元划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布局——社区单元建设指引”的路径,完成了《萧山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制定我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我们通过手机信令数据综合分析,高老龄化社区主要集中在萧山老城区和外围偏远镇街,在老旧小区改造选点过程中,优先选择此区域内小区。

(二)坚持需求导向与主动作为相结合。优先将居民意见集中、呼声较高、迫切需求的设施进行改造。广泛征求小区居民意见,现场踏勘敲定改造内容,编制改造实施方案,确定老旧小区改造内容。对于老龄化社区,我们在社区单元建设指引中更关注居家养老服务、文化活动、社区食堂等配置以及社区环境适老化改造,让老年人能够基本满足相关需求。尤其是“旧改+未来”的建设项目中,在前期方案阶段,我们要求社区摸清小区居民年龄结构、配套缺失状况、居民需求等基础性数据,在社区小公园、楼梯间,卫生服务站、养老服务中心等老年及残障群体经常出入的地方进行无障碍设施改造,方便居民群众生活。

(三)坚持国家标准与小区实际相结合。严格按照《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 55019-2021)等国家标准进行小区改造施工,在项目实施方案里,将无障碍元素融入进去。针对各个小区的现状条件、位置、环境、空间等差异,改造标准分为未来社区型、综合整治型、基础改造型共三种类型,对老旧小区集中、基础条件较好、服务配套相对齐全的社区,加入更丰富更规范的无障碍因素。

(四)坚持重点区域与小区特色相结合。着重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医疗卫生场所、社区食堂等重要公共场所的无障碍设施,争取这些点位能够提供标准的无障碍服务。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将无障碍设施建设作为健康场景中的子场景建设,结合小区特色,将无障碍元素融入到小区创建各类先进小区等过程中,做到每个小区有特色,但每个小区特色里都有无障碍因素。继续加强与无障碍设施各配建主管部门对接,确保无障碍设施建设到位。

二、新建项目把关有力度

在新建小区规划设计阶段编制无障碍专篇,相关部门在规划评审阶段,提高对无障碍因素审查的力度。同时加强竣工验收阶段的无障碍审查制度实施,在项目验收前坚持做好无障碍体验,对体验不合格项目不予竣工验收,从而倒逼新建项目责任单位重视无障碍环境建设,减少新增无障碍问题。加强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做到无障碍设施与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促进无障碍环境品质提升。

三、无障碍理念宣传有创新

结合改造,积极邀请社区工作人员、小区居民代表、残疾人及老年人代表进行无障碍改造全过程参与、监督,通过讲解无障碍设施使用方法以及维护技巧,提高小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树立爱护无障碍设施的自觉性。结合亚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无障碍宣传,定期通过“萧山城管”微信公众号发布无障碍内容推送,在电视、报纸等媒体宣传无障碍理念。组织拍摄“无障碍科普小知识”系列视频在学习强国平台播放,对接学校,组织学生现场参观并讲解传播无障碍知识,向更多人普及无障碍文化。

下阶段,我局将联合区住建局、区卫健局等部门和属地镇街,继续推进社区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无障碍环境建设。一是强化源头管控,积极引导项目建设方把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到改造方案之中,增加无障碍元素。二是严把验收关口,加强施工全过程监管,对未按照改造方案施工,导致无障碍设施设置不符合标准的点位,要求整改符合标准。三是强化意见收集,做好小区居民的意见收集和回复工作,对因场地条件限制无法增加无障碍设施的情况做好解释说明工作。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3年6月1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