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5/2023-73004 成文日期 2023-08-14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文号 萧农种养〔2023〕278号 有效性 有效

关于切实做好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3-08-16 17:1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各镇(街道)农业农村办(区域发展办),各有关单位:

当前晚稻病虫害防控形势严峻,各地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强化组织保障,切实做好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实现“虫口夺粮”保丰收。

一、认清防控形势,提高思想认识

根据区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监测预警,今年我区晚稻中后期病虫害呈偏重发生态势,其中褐飞虱中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中偏重发生;二化螟在单双混栽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纹枯病中等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杂交稻上偏重发生;稻瘟病在老病区及感病品种上有流行可能。各地要切实提高站位,从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及时谋划防控工作,把晚稻重大病虫害防控作为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抓早、抓细、抓实晚稻重大病虫防控。坚决守住“重大病虫害不大面积暴发成灾”底线,重大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确保粮食生产安全。

二、加强监测预警,狠抓措施落实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分区治理、突出重点”的总体策略,坚持绿色防控与应急防治相结合,扎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一是抓好监测预警。各地要坚持系统调查与面上普查相结合,准确掌握病虫害发生发展动态。二是抓准时间节点。抓住单季晚稻破口前10-12天、连作晚稻破口前7-10天这一防治关键节点,重点抓好褐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纹枯病、稻曲病、细菌性病害的防控,及时发布技术信息,科学施策。褐飞虱防控要坚持“治前控后”策略,孕穗至破口期田间虫量达到1000头/百丛应立即用药防治;稻纵卷叶螟防控要以保护功能叶为重点,田间新虫苞数达到60个/百丛应立即用药防治;稻曲病、稻瘟病重点落实破口前预防措施。三是选好防治药剂。防治褐飞虱可选用三氟苯嘧啶、烯啶·吡蚜酮,不推荐使用吡蚜酮单剂、吡虫啉、噻嗪酮和噻虫嗪;防治二化螟可选用乙多•甲氧虫、乙基多杀菌素、氰虫·甲虫肼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可选用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氯虫苯甲酰胺、四唑虫酰胺等;防治纹枯病可选用噻呋酰胺、肟菌•戊唑醇、井冈霉素A、苯甲•嘧菌酯、啶氧·丙环唑等;预防稻曲病可选用肟菌•戊唑醇、苯甲•丙环唑、啶氧·丙环唑等;预防穗颈瘟可选用三环唑、吡唑醚菌酯等。严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稻田使用,不使用阿维菌素、甲维盐,避免引发褐飞虱等害虫再猖獗。

三、强化组织保障,加强督查指导

一是压实属地责任。要按照《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中“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的要求,层层压实责任,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确保不因防控措施不到位而导致病虫害大面积暴发成灾。二是做好应急准备。要落实储备好防控资金、物资、装备、人员和技术,确保应急防控时物资拿得到、队伍拉得出、装备用得上、技术贴得紧。三是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在病虫防控关键时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手机短信、板报、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及时发布病虫发生防治信息,指导农民防治。要采取召开培训会、现场观摩会等多种途径加大技术培训,努力提高技术到位率。四是强化督查指导。农技人员要坚守岗位,在防控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分类指导,落实防控技术。植保专业化服务组织要充分发挥在重大病虫防控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开展安全用药宣传,严防农药使用事故发生;要配合农业行政执法等部门进一步加大农药市场的整顿和监管力度,杜绝假、冒、伪、劣农药,保障病虫害防控的成效。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8月1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