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5/2023-72839 成文日期 2023-07-03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畜牧业、渔业
文号 萧农建字〔2023〕18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第77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8-11 14: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分享:

魏国庆代表:

您在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建立小农社会化服务措施 实现共同富裕帮扶机制的建议》(第77号)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农业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您的建议将促进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关系农业农村发展大局,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更是调动农民积极性,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有力抓手,为各类农业生产主体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我区将研究制定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和培育发展壮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作为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一环。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区强农惠农政策体系日益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日益壮大,较好地支撑我区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推进了共同富裕建设,举措和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夯实农业社会化组织基础,推进统防统治节本增效。我区通过探索体制机制和技术创新,全面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的融合发展,全面提升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科学防控水平,推动绿色发展。以专业化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为主体,依托村民委员会、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基地、专业合作社等建立防治作业服务队,全面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实现了统防统治在水稻、小麦、油菜、蔬菜、果树、茶叶等主要农作物全覆盖。多措并举下,我区统防统治减药控害成效显著。据区农业农村局提供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与农户自防区相比,2022年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防治区平均用药2.71次,减少1.30次,减幅32.42%;商品用药量187.69克,下降348.26克,降幅64.98%;折纯用药量70.77克,下降31.84克,降幅31.03%;防治成本101.03元,节约51.49元,降幅33.76%。

二、出台农业绿色发展政策,完善绿色发展补偿机制。一是农业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持续推进我区农林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街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及时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秸秆综合利用示范镇(街)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同时继续大力开展秸秆禁烧宣传工作,通过告农民书、宣传片等形式将禁烧宣传工作到边到底。二是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切实抓好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区财政给予施用10吨以上商品有机肥的经营主体300元/吨的补贴。三是农膜回收和降解地膜应用稳步推进。积极探索农膜回收机制,有效提高我区农膜回收率,委托萧山农资公司在全区农资店和蔬菜菜篮子基地内设置农膜回收点,健全农膜回收网络,截至目前已设置回收网点30余个。同时,与浙大团队合作创新从使用端、市场端、回收端等多维度对我区农膜使用和回收利用情况开展调查,更加精确指导我区农膜回收工作。大力推广全生物降解膜,在省内出台使用全生物降解膜补助政策,首先在蔬菜“菜篮子”基地试行推广。自去年7月以来,全区蔬菜“菜篮子”企业累计使用全生物可降解地膜4000余公斤,应用面积1000余亩,有效减少土壤农膜残留。此外,2023年7月开始,降解膜的申报条件进一步放宽,萧山区集中连片30亩以上规模蔬菜基地经营主体,通过萧山农业生产资料有限公司购买的降解膜应用面积不少于5亩都可以补助。四是持续开展农田生态氮磷拦截沟建设。高分通过2021年农田生态氮磷拦截沟省级验收,完成2022年农田生态氮磷拦截沟建设工作,在盈丰、党湾各建一条。

三、推进“机械强农”行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近年来,萧山区农业农村局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实施科技强农机械强农行动大力提升农生产效率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关于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创新举措,加大力度,扎实开展了“机械强农”行动,到2022年底,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达91.43%,全区基本形成了以市场化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的农机化服务体系,农业生产中耕整、排灌、植保、农副产品初加工和水稻生产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农用无人机、智能化微喷灌系统、农业物联网等先进适用技术与装备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农机服务中心、农事服务中心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壮大;切实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各项农机化工作在省市处于前列。2021年底,被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水稻产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被农业农村部认定为“全国第六批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四、统筹政策性金融保险工作,健全农业保“价”机制。举行“党建引领政银共建乡村振兴”启动仪式,“十四五”期间萧山农商银行捐赠“政银共建乡村振兴”专项资金8亿元,冠名设立乡村扶贫帮困基金1000万元。联合萧山农商银行出台《萧山区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试行办法》。推出南美白对虾养殖互助险、水稻提额险等2个政策性农业保险,为全区农户提供9.27亿元风险保障,年度赔付近4000万元。2022年全区共开展各类农业政策性保险险种19个,新增鸡、鸭、鹅、大棚西瓜、露地西瓜及柑橘树种养殖保险。为进一步优化我区水稻种植保险,提高水稻保险的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根据《浙江省农业农村厅 浙江省财政厅 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关于开展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额补充保险的通知》(浙农计发〔2022〕2号)精神,结合省市区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还将我区政策性水稻保险保额提高至早稻1200元/亩,单季稻、晚稻1800元/亩。前三季度已产生保费将近8000万元,为各类农业经营主体提供风险保障近16亿元,省市区各级财政补贴达5300万元。

五、推进社会化化育秧育苗建设,保障作物种苗供应。我区在2021年12月开展了新一轮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重新认定工作,认定后萧山区共有24家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其中4家为蔬菜育苗基地,年可供应各类甘蓝、松花菜、芹菜等秧苗近3000万株,最大育秧能力达1亿株以上。工厂化培育的种苗健壮整齐、抗病性强,加快了蔬菜新品种推广应用步伐,进一步优化了我区蔬菜品种结构,保障市场蔬菜种苗的有效供给。区农业农村局与吉天农业、金迈田农业、鑫灌农业、丰鼎农场、萧展种苗等企业合作共建5个辐射示范基地,根据企业的种植习惯、生产技术水平、产品销路等,向企业提供南瓜、瓠瓜、甜瓜、黄瓜、番茄、茄子、辣椒、玉米、番薯、叶菜类等作物新优品种20个以上,显著提高了良种覆盖率,推动新优品种推广。以2020年以来,通过名优蔬菜新品种种苗赠送活动向社会提供小份种苗数量超过56万株,涵盖十余个乡镇。培育全区农机服务组织51家,其中蔬菜育苗中心6家,水稻育秧中心15家,季育秧能力达3000亩以上。

虽然我区的强农惠农政策和农业社会化服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小农生产上也存在政策照顾不全、社会化服务不到的问题。小农生产是我国农业生产的基本面,这个基本面由于人多地少的国情和资源禀赋的限制将长期存在,农业现代化的最大难点和短板是小农生产的现代化。现代农业是具有高效率的农业,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首要问题是探讨小规模农业能否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这种农村生产方式的变革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将小农生产纳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轨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应有之意。我区将积极研究探索支持小农生产的政策体系和涵盖小农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将其纳入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下一步我们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研究探索加强基础性农业经营组织的建设。大力培养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积极引导具有生产经营潜力的小农户升级为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引导专业大户、家庭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发展农业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等组织形式。实现小农户、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互补,以组织带动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积极引进龙头企业等具有产业化生产特征的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以新型农业经营组织为载体,发展“家庭农场+农业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农户+合作社+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具有产业化发展的组织模式。

二、研究探索持续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建立多主体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挥市场性农业经营组织对农户的服务作用,鼓励合作社开展农事服务,培养农业协会、合作社联合社等行业组织,发挥组织在科技、资金、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为小农户提供具体的生产服务。兼顾完善农业生产服务的同时,提供更多的经营性服务、产销服务,推动农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三、研究探索政策资源要素向小农倾斜。落实促进小农户融入现代农业体系的具体措施政策,优化支持保护制度,成立专项资金,合理利用价格支持和补贴政策,扩大良种补贴、农资补贴,建立政府和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专业金融服务、信贷服务,扶持为小农户提供小额贷款的金融机构,解决小农户在发展现代农业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完善保险服务,降低小农户的经营风险。

四、研究探索加强小农职业技能培训和政策宣传。完善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体系,建立现代农民培训长效机制,提高小农生产户参训比例,提高小农生产人员的操作能力。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体系,对符合条件的农户颁发职业证书,分批次的推动传统小农户转变为现代农户。培训期间将生产技能培训与管理经验、政策解读并重,加大对现代农业有关内涵、实现方式、参与方式的宣传、培训,拓宽小农户获得现代农业知识技能的途径。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共同富裕帮扶机制建设的关心,希望您今后能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全区农业农村工作,为促进我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出更多宝贵的意见。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7月3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