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5/2023-72826 | 成文日期 | 2023-06-12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文号 | 萧农建字〔2023〕5号 | 有效性 |
郑剑锋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区财政局协办,现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一、关于“拓宽财政资金投入渠道,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的建议。我区近几年持续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支持力度,稳步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夯实农业生产基础支撑。2021年我局联合区财政局制定了《杭州市萧山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和资金补助管理实施办法》,规定高标准农田区级补助标准按项目建安审核价的80%予以补助,2022年又出台制定了《杭州市萧山区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与资金补助管理实施办法有关补充规定》,将项目的测绘、勘察设计及监理包含在补助范围内,同时对于项目立项积极性高、任务完成质量高、建后管护效果好的镇街(农场),通过验收评定(评定办法按照省市最 新标准同步执行),得分最高的两个镇街(农场),追加10%的补助予以奖励,最高100万元。进一步拓宽了区级资金的补助范围。与周边其他区县相比,我区的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投资标准并不低,甚至略高。同时我区除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外,还有粮食生产功能区、农业标准地、农地提升改造等其他农田项目,涉农投资补助渠道较多。考虑到区级财政实际情况,今年不再提升补助标准。
目前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确实进入了新的阶段,不仅面临地形复杂、零碎分散、施工困难的“硬骨头”,同时面临因土地用途管制无法建设机耕路、大型沟渠和必要的配套设施的局面,农田建设难度大。下一步,我局将积极争取、整合各方面资金,用于支持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一是做好农田建设项目设计方案的把关工作,确保财政资金能够用于必要的建设地块和建设内容上,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二是积极向上争取农田建设补助资金,使更多省市级农田建设项目落地萧山;三是后期结合农田建设新情况,根据区级财力情况争取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四是积极创新投融资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扩展财政投融资方式,利用财政贷款贴息、财政先建后补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投入高标准农田建设。
二、关于“加快标准农田提质改造,提升土地产出效率”的建议。目前全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31万亩,高标准农田总量大、分布广,受“非粮化”整治等因素影响,部分已建成高标准农田不同程度存在工程不配套、设施损毁、耕地地力不足等问题,影响农田使用成效。为改善农田现状,提升土地产出效率,区农业农村局已经联合区财政局在2021年安排实施了7个省级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2022年争取实施了省级绿色农田建设项目一个,争取市级农地提标改造项目4000亩,2023年争取市级农地提标改造项目5000亩,2024年我局已经按照省市要求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申报工作,召开有关镇街(场)积极申报建设项目。后续我局将充分利用高标准农田现状调查等成果,结合各镇街(场)申报的改造提升需求,合理测算安排年度改造提升任务,积极向上争取改造提升项目,争取加大对我区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通过提升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培肥地力、加强农田数字化建设等方面入手,夯实农业生产基础,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三、关于“科学规划工程布局,积极探索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建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这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的核心,目前我区尚未建成的高标田的永久基本农田资源分布零散、面积较小、水源较匮乏、施工困难,在开展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的建设过程中,我局将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科学规划工程布局,区分不同的地形采取不同打造模式。在做好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的基础上,积极向上争取省级绿色农田、市级高标准农田示范区等项目,通过创新工程措施、开展土壤改良、建设数字新基建、打造生态田园、实施农文旅结合发展等手段高质量打造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引导更多资源投入农田建设,进一步推动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绿色化、生态化、数字化。同时对符合要求的农田建设项目,结合农业双强行动、标准地改革等举措,配套农业产业设施、创新运行管理模式,形成合力,打造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综合体系。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希望您今后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和帮助我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