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111/2023-71408 成文日期 2023-07-03
发布机构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号 有效性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2023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7-03 17:19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分享:

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坚决落实各项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党的领导不断加强,保障能力稳步提升,重难点问题有效破解,急难险重任务彰显担当,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萧山退役军人工作取得新进展。

一、2022年重点工作总结

1、加强党的领导。始终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退役军人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区委常委会、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专题研究退役军人工作,不断加强退役军人工作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

区委副书记吴炜炜、常务副区长程晓东、分管副区长吴为东等区领导分别召开专题会议,推进、落实退役军人安置、优抚和思想政治等各方面工作。区四套班子领导带头走访慰问驻萧部队官兵、军人军属和退役军人。

各部门、镇街、区属国有企业认真召开议军会议,年度评选党管武装好书记10名。全年共选送90名优秀退役军人到城乡社区和党的基础组织工作,与全区150余名“兵支书”、600余名“兵委员”一起,成为城乡社区现代化建设和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红色的带头人。

2、夯实基层基础。1个区级服务中心,23个镇街,547个村社服务站全面建成。其中47家被评为省级“新时代枫桥式服务中心(站)”。还紧跟退役军人的脚步,在复读学校、就业平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搭建“退役军人流动服务站”8家,“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指导单位”15家,不断拓宽服务渠道、提升服务水平。

完成1954年以来退役军人人事档案接转录入数据信息工作。数据与公安、组织、民政、社保、医保等实现归集共享。《萧然崇军》综合服务平台在浙里办、浙政钉两端上线,累计访问量16万人次,新增用户数近3万个,业务办理申请3.3万件。获萧山区数字化改革省考加分,浙里办上架应用访问量统计第一名。

完成革命历史纪念馆提升改造800平方米,累计接待参观群众28000余人次。完成全区41个零散烈士墓调查和登记造册,落实一月一巡查、一年两祭扫保护措施。 完成军休中心服务场地提升改造900平方米,完成军供站保障块地提升改造2700平方米,努力提升与经济发展相协调,与社会进步相适应的服务保障软硬环境。

3、依法服务保障。直面矛盾问题,完成信访事项逐一清理,能解决的立即解决,不能解决的明确答复,切实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完成浙江省权力事项(监管)库22项执法监管事项双随机执法检查工作,对检查中发现的“劳动合同签订”、“薪资待遇确定”、“住房福利保障”等问题提出22条整改意见,依法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全年接收安置退役军人298名。15名军队离退休干部完成接收,启动服务管理工作。13名军队转业干部与服役服役期间所作贡献相挂钩,通过“双考”选择了安置岗位。7名符合政策安置工作的退役士兵中4名进入事业单位安置,3名进入国有企业安置。全年共完成626名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推荐工作岗位800余个,实现了岗位等人的良好局面。

区镇村三级服务体系工作人员一起以走访传真情、暖人心。通过走访,为全区36413户退役军人家庭悬挂光荣牌,为33065名退役军人申领优待证,为现役军人父母免费健康体检。及时掌握退役军人的思想情况和工作状况,精准、高效、有针对性地做好了烈士遗属、重点优抚对象、农村籍老年退役士兵、低边低保退役军人家庭的思想政治工作、抚恤优待工作、就业帮扶工作和解难救急工作。鼓励和引导企业、社会组织、个人等社会力量依法通过捐赠、志愿服务等方式为退役军人提供支持和帮助。年度筹集100万元善款,为100个现役军人困难家庭、100个退役军人困难家庭解难救急,“三个100崇军项目”打响品牌。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萧山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范例的起步之年,今年退役军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以“领头雁、排头兵、先行者”的姿态,聚焦“双拥”主题,深入实施“双拥创建、宣传服务、规范提升”三个年行动,着力构建党政引领、社会协同、群众参与的崇军服务、军政共建、基层管理三大体系,努力提升退役军人的满意度、幸福感,积极奉献经济社会发展,高质量打造具有萧山辨识度的范例模式,为持续推进“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域范例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一、 坚定信心,坚决打赢双拥创建关键战

进一步确立坚定不移的工作目标、抓铁留痕的务实作风、只争朝夕的战斗精神、多方联动的协同姿态,聚力推进双拥创建工作。

1.健全组织体系。优化组织领导,调整完善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部署、督查、会商、考评双拥工作,切实抓好80项细则任务的具体落实。压实各方责任,对成员单位实行任务具体化、项目清单化,确保军政双方各负其责、协同共建、联手创优。激发基层动能,在镇街设立由人武部牵头的“双拥创建组”,围绕“双拥”打造“一镇一品”,指导村社发动群众弘扬拥军传统,上下齐心共筑拥军崇军大体系。

2.狠抓关键重点。强化阵地建设,打造一批标志鲜明的双拥主题公园、双拥公交线、双拥示范街,高标准建设一批退役军人服务站,点亮烈士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鲜红的双拥阵地,彰显出无限的爱党爱国爱军情怀。做实支前保障,围绕“五个一”,即一套完整的保障方案,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支前队伍,一个配套齐全的军供站,一批完备的保障物资,一批临时保障点的要求,建设军供支前体系,随时完成多样化军供任务。优化政策待遇,在精准兑现各级政策优待的基础上,进一步聚焦关心“三类”退役军人,即重点帮扶群体、重点优抚群体、重点创业群体;进一步聚焦现役军人“三后”问题,拓宽“后路”、巩固“后院”、优抚“后代”,用心用情排忧解难。丰富双拥活动,大力宣传“双拥”典型,组织开展军地结对共建,常态化举行“爱心献功臣”“双拥在基层”“情系边海防官兵”等主题活动,着力推进军地两用人才培养,继续深化法治、健康、文艺、科技、教育等“五进暖兵”工作。围绕军地“双清单”,积极协助驻地部队开展一系列的拥政爱民活动,不断浓厚军爱民、民拥军的传统氛围。

3.精雕特色亮点。倾力打造“七个一”亮点工程:即一套长效的双拥机制;一批双拥主题公园;一批量多面广的崇军单位;一个双拥市场;一个双拥军供保障基地;一批双拥为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批军民共建的“双拥林”“双拥企业”“双拥镇街”等。

二、深耕细作,坚决打好宣传服务升级战

坚持聚沙成塔、久久为功,持续宣传、提质服务,激发全社会形成尊军崇军、惠军优军的良好风尚。

1.广泛宣传浓氛围。以英雄烈士、最美退役军人、军休干部为重点,依托融媒体、公众号、广电报等,不断浓厚拥军崇军氛围。弘扬英烈精神,挖掘选取事迹感人、教育深刻的英雄烈士,结合清明、“930”等节点,开展“追忆英雄”“红色九月”等系列宣传报道。展示最美风采。从“兵支书”“兵老总”“兵乡贤”中,选树10名“最美退役军人”,成立“老兵宣讲团”,组织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口述红色档案,组建“红星育苗军休讲师团”,以记录亲历见闻为主,编撰“红色档案”,推出主题课程,宣讲革命历史故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聚心崇军优服务。党委政府崇军。继续做优政策性崇军,落实常态化优抚、节日性慰问、特殊性补助,确保政策兑现到位、节日暖心到位、有难关心到位。社会组织崇军。组建区退役军人关爱协会、退役军人文联,优化“兵之初”等2支志愿者队伍,面向退役军人开展居家养老、农忙收种、健康体检、法律援助、心理服务等公益服务。工商单位崇军。发动培育2000家左右崇军服务单位,按照“1+X”构建“萧然崇军特惠联盟”,开展多行业、多层次、多方位惠军优军服务,持续提升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价值感。广大群众崇军。发动群众开展“关爱三属”“情暖老兵”“慈善暖军心、受助感党恩”等崇军活动,不断浓厚全社会尊重军人军属、关爱英烈遗属的社会氛围。

3.真情帮扶暖人心。抓好就业安置。重点抓实250多名退役军人的适应性和职业技能培训,全力支持学历提升。按“三满意”要求,切实落实安置政策,力争做到多元帮扶、岗位等人,尽力解决就业问题。抓好创业帮扶。力争建设1处创业孵化基地,强化金融支持,落实税收优惠等政策举措,扶持3-5名退役军人创业创新,选树10名“创业创新明星”。抓好纾困解难。按照“普惠加优待”原则,落实困难援助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困难帮扶,切实做好困难退役军人的帮扶援助、法律援助等。

三、克难笃行,坚决打胜规范提升攻坚战

突出抓好4个方面的规范化建设:

1.平台建设规范化。在现有“五级五有”标准的基础上,按照“强队伍、增功能、优服务、展风采”的思路,在新街试点成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镇街服务站“三队一点五室”的标准化建设,即在服务站组建网格战斗队、应急救援队、公益志愿队等“三支队伍”,设立崇军代办点、法律服务室、关爱工作室、心理咨询室、社会崇军室、就业创业指导室等“一点五室”,切实做到平台规范化、运作制度化、服务多样化。

2.档案管理规范化。按照档案库建设标准化要求,进一步完善管理与建档制度,着力收集未入库档案和缺失资料,努力确保退役军人档案的入库率、完整性。尤其当年退役老兵,做到“报到即建档”存根留底。

3.信访调处规范化。扣紧压实区镇村三级服务站的信访调处责任,全面开展访源治理和存量信访的“拔钉清零”。进一步理顺信访调处流程与责能,规范落实“一般性事务信访镇村调处、政策性信访区级调处、群体性由领导包案多元调处”的工作机制,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群体事件不出区”的信访调处管控目标。

4.数智服务规范化。以基础数据仓、“老兵码”、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平台等“一仓一码一平台”为基础,以多跨场景应用为抓手,迭代升级“萧然崇军”综合服务平台,重点建设“电子优待证”、“老兵码”应用、崇军联盟打造、“幸福账单”等服务模块,形成多形式、跨层级的“码上”优待、“码上”服务、“码上”保障系统,实现数据归集共享、服务流程规范、业务工作留痕的工作目标。

四、凝心聚力,坚决打实铁军队伍巩固战

1.抓实做优党的建设。明确党建责任,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建立健全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度,完善机关党建“三级四岗”责任清单。落实党建制度,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制度,全面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党建品牌。深化模范机关、清廉机关创建,抓好工会、共青团、妇联建设,培育具有部门特色、拴心留人的机关文化。

2.持续打造清廉机关。层层压实责任,结合工作实际,厘清“一把手”和领导班子“责任清单”,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坚决贯彻民主集中制,健全完善“三重一大”议事决策、重大事项请示报告等党内制度,编制下发日常管理制度,严格内控管理。加强教育引导,通过警示教育、谈心谈话等多种方式,保持“不能腐”的震慑效应、增强“不想腐”的思想自觉。

3.凝心铸造过硬队伍。规范选人用人,落实新时代组织路线,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持续激发干事成事意识。构建培训体系,以“崇军讲堂”为载体,落实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常态化开展业务培训、比学赶超等活动,促进干部素质的全面提升。加强考核督办,高质量推进“强能力转作风抓落实”活动,分级分层明确职责、细化量化工作任务,建立目标考核、完善通报机制、强化督查督办,全方位压紧压实工作责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