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3/2023-72430 | 成文日期 | 2023-07-26 |
发布机构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文号 | 有效性 |
钟玲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促进我区现代社区建设良性循环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现代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您所提建议立足点非常准确,相关建议也切实可行。正如您所说,现代社区建设,是推进社会治理的有形载体,是防范化解社会问题的有力屏障,也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突破口,是民心所向,是众望所归。一直以来,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社区建设,对承载居民美好生活的社区建设的探索和研究也从未停止。自去年7月,区委十六届二次全会召开以来,根据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部署,我区现代社区和未来社区、未来乡村等工作同步谋划、统筹推进。
一、规划引领,实现创建工作提质扩面。我们全面开展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调查,完成了“一规一计划”(《萧山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以及未来社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构建“2+3+3+N”的城镇社区建设实施路径,分级分类全域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计划至2035年建设83个未来社区,覆盖现状社区的40%。对于社区配套资源丰富、创建能力较强的街道,鼓励联动老旧小区改造和完整社区建设,探索全域未来社区试点创建工作,加快把未来图景转化为幸福实景,形成具有萧山特色的全域未来社区建设路径。截至目前,我区共有40个省级未来社区创建项目。
二、样板先行,推进公共服务集成落地。我们以“样板引领,逐年推广”方式,推进公共服务集成落地。采用因地制宜,灵活选取集中式、街区式等不同模式对社区配套空间进行提升,形成公共服务矩阵。“集中式”以湘湖社区为示范样板,打造“睦邻湘逢”社区综合服务体,内设社区邻里空间等复合型功能,社区邻里活动、文化展厅、公共服务、培训会议、社团运动等各项功能“一站式”可达,实现了邻里中心的功能模块化和空间复合利用实践,后续每年计划新增社区服务综合体6家。“街区式”以广德社区为示范样板,采用公共空间联合体等形式进行各项公共服务增补。通过广德小区东出入口的空间微更新,打造社区“民生坊”,提供老少同乐的社区休闲场所,增进邻里关系;立足3500平方米的社区配套用房,打造一条“广德共富街”,在满足居民各类切实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公共配套与商业配套覆盖。
三、资源整合,画好社区益行共治“同心圆”。广泛动员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协同助力现代社区建设,大力培育发展社区志愿组织,建立起区、镇街、村社三级志愿服务组织网络,推进志愿服务激励机制建设,探索城市社区志愿者积分制管理,推动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依托现有的4家社区发展基金会,集聚社会慈善资源,引导慈善资源参与社区治理,通过慈善资源“集-用”闭环,探索社区可持续发展新路径。
四、多措赋能,打造社工人才队伍“成长链”。一是建立机制选好才。搭建“网格社工、全科社工、项目社工”三位一体的专职社区工作者架构,“网格社工”解民情、“全科社工”通业务、“项目社工”聚专业;打造素质过硬的专业社工队伍,通过奖金激励、退出机制等措施,鼓励社区工作者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现全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超55%。二是优质资源育好才。建立区社区治理专家库,成立区、镇街两级社区工作者学院,面向全区专职社区工作者、持证专业社会工作人才提供分类别、进阶型能力培养。22年以来已开展线上线下培训50余场、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三是搭建平台领好才。开展对口见学,第一期推出10个区内互学岗位、8个区外互学岗位;推行区镇两级“实务导师制”,区级遴选第一期8名区级实务导师、镇街选定400余人镇街级实务导师,对新任社区书记、新任社工开展结对帮带,实行“徒弟出题,师傅答题”的帮带形式,在社区治理难点、堵点、重点问题破解上齐心合力。
五、培育扶持,弹响社会组织“协奏曲”。根据区民政局反馈,全区现共有注册、备案社会组织8996家。我区正在谋划社会组织发展体系,围绕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出台《关于促进萧山区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意见》,实施了社会组织“红色领航、联动共享、专业提升、数智赋能”四项工程,发布了社会组织助力现代社区建设“爱共融、爱公益、爱服务、爱创新”的“爱”计划和十二项行动清单,促成了18个社会组织党组织与18个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纵深推进现代社区建设。全区现有3A及以上社会组织217家,省、市级品牌社会组织7家,省、市级社会组织领军人物8名,市品牌公益服务项目3个。
六、借力借智,建立社区设施评估机制。我们借力省市督查,实现社区创建良性发展。根据省风貌办关于省级未来社区验收工作要求,市级专班将社区居民满意度调查作为验收门槛,从使用体验、使用效果、满意度三大维度进行科学评价。在后期运营监管中,借力数智赋能,以浙江未来社区在线运营监控管理系统、区级未来社区统建平台驾驶舱为监管平台,通过打通社区智能感知设备、社区运营云数据等云上资源,重点对场景运营、提升迭代等实时进行监控评价,及时有效地对居民实际使用率进行评估,并通过不定期开展监督检查对社区设施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实现社区运营有效、长效。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的建议,会同民政等相关部门,聚焦社区“硬设施”+“软服务”双提升,持续推进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补短板行动及“五社联动”提质增效攻坚行动,全面强化社区为民、便民、安民功能,构建“舒心、省心、暖心、安心、放心”的幸福共同体。
最后,非常感谢您对萧山城市建设和民生建设的关心和指导,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