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3/2023-72257 | 成文日期 | 2023-07-21 |
发布机构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文号 | 有效性 |
张宇飞代表:
您在区人大十七届二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提升我区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水平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推动老旧小区的专业化覆盖率和物业服务水平,我局积极探索政府、市场、业主多元共治老旧小区物业管理模式,灵活运用党建引领、物业引进、业主自治、智慧管理等四项举措,建立完善老旧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切实提升物业服务管理水平。
一、夯实党建引领基础,打造“红色物业”管理。一是全面推进党建引领。我区于2018年起全面推进物业服务党建引领工作,其中对尚未符合开展专业化物业管理要求的物业失管老旧小区,由属地街道、社区居委会组织社区公共服务站,为小区住户提供基本的保洁、秩序维护、公共部位维修等服务。二是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在社区公共服务站的组织下,依托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等党建活动,广泛发动业主党员共同参与小区治理,不断充实红色力量。三是广泛动员共同参与。将业主党员志愿者纳入网格体系,建立楼栋党小组,并通过楼长座谈例会等参事议事渠道,探讨解决居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如城厢街道俊良社区推行小区管理服务网格化,实现“楼长包楼栋,难事找楼长”的红色物业管理常态。
二、加强多元政策保障,共建幸福美好家园。一是积极引入物业公司,提升专业服务水平。对部分规模较大、封闭管理条件较为成熟的老小区,在征得全体小区业主同意后,由国有物业企业作为我区老旧小区物业纳管承接单位,进驻提供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二是探索业主自治模式,增强全民参与意识。针对规模较小无法引入专业化物业管理服务的老旧小区,探索实行小区业主自治模式,目前已在永华小区和时代广场小区试点,建立“社区监督、业委会自管”的业主自治模式,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实施财政资金补助,护航小区健康发展。准物业管理与居民自治模式下,物业费均采取由居民承担加财政补助形式,小区居民对这两种模式都较为认可,物业费收缴率可达95%。四是完善相关标准。目前正在修订《杭州市萧山区社区化准物业管理办法》,要求实行社区化准物业的标准不得低于《浙江省社区托管物业服务标准指引》(浙建房发[2022]100号)列明的各项标准。且目前只针对实行专业化物业的老旧小区给予财政补助,督促各社区化准物业的老旧小区提高专业化物业覆盖比率。
三、跟进智慧物业管理,提升综合治理水平。一是借力融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将智慧小区建设内容融入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有多个老旧小区完成平安智慧小区建设,主要包括视频监控、车辆识别、人脸识别、智能门禁、智慧消防等功能改造。如回澜南苑小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全面开启科技战“疫”模式,利用人脸识别、车辆识别智能系统,实时识别进入社区的人员和车辆,疫情防控期间小区卡口管理有序高效。二是全面覆盖多方主体。通过杭州市智慧物业管理平台,业委会、物业企业以及街道、社区、主管部门分别通过三个子平台接入,一站式覆盖所有物业管理相关主体。三是实时统计线上督查。通过前期摸排申报,分门别类推进清零行动。对新完成物业管理覆盖的小区在平台中及时变更“物业管理类型”,后台实时统计分析,定期通报对比,精准督查考核、为基层减负增效。
下一步,我们重点推进几方面工作。一是推进物业管理服务同步提升。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统筹推进专业化物业的入驻和物业服务水平的同步提升。二是健全业主自我管理机制。督促镇街通过划定物业管理区域,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委会或者组建物业管理委员会,建立健全业主自我管理组织,逐步建立小区业主自我管理的良性运转机制。三是探索大物业运营模式。对于辖区内存在成片、开放式的老旧住宅小区,结合未来社区建设探索尝试大物业运营模式,以老旧小区治理为起点,未来社区三化九场景为载体,建立可持续的城市运营服务体系,带动民生保障的提升。
最后,再一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