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3/2023-72250 | 成文日期 | 2023-07-21 |
发布机构 |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 主题分类 | 城乡建设(含住房) |
文号 | 有效性 |
黄成安代表:
您在区十七届人大二次会议中提出的《建议区政府在东片地区建设一批人才公寓和蓝领公寓项目,为引进的人才和企业生产工人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落实生活补贴、个税优惠、子女入学、配偶随迁等政策的建议》收悉。我局非常重视,责成相关职能科室认真研究您提出的建议,认为建议非常中肯,贴合民众心声,可见您关心民生实事,急群众之所急,盼群众之所盼。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保障性住房建设事关住有所居的实现,是进一步改善人民群众的居住条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十四五期间,我区进一步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房住不炒”,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部分符合条件的人才和产业工人已享受公(廉)租房、蓝领公寓、人才安居工程(含应届大学生住房补贴、人才购(租)房补贴、人才租赁房)等住房保障,有效缓解了该类群体住房困难问题,提升产业工人在萧山就业、创业的满意感、获得感、幸福感。
一、目前工作开展情况
1.推进蓝领公寓筹建。根据《关于加快筹集建设临时租赁住房的工作意见》(杭房租赁〔2017〕1号)文件,市对区下达任务是筹集建设蓝领公寓房源5000套,占杭州市总量的1/8。萧山区政府发文《关于加强蓝领公寓筹集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萧政办发〔2018〕38号)予以落实。截至目前我区7个建设单位(平台)已筹建蓝领公寓21项目,共计房源5025套,现有4368套竣工招租中,已出租3200套。
2.持续推进人才安居工程。近年以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金梧桐”人才安居计划实施办法(2021修订)》对引进到我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在生活补贴、工作奖励、社会保险等方面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各类优秀人才来我区工作和创业。继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及应届大学生住房保障力度,在做好高层次人才购房补贴、租房补贴、应届大学生租房补贴业务受理、审核、兑付等日常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人才安居工程的数字化转型,加快业务流转效率,提升保障人才的满意感、获得感和归属感。人才房建设方面,目前已开工4宗项目,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建成后预计可提供房源7520套,包含会展新城、亚运村、开发区等位置。
3.加大公租房保障力度。我区目前使用中公租房房源3336套。新一轮公租房实物房源配建工作启动至今,合计已开工76项目,58.49万方,房源9302套,部分房源将于十四五期间交付配租,为符合条件的产业工人提供房源保障。新落实8宗地块集中配建公租房,东片包含益农、红垦、临空、科技城等位置。
4.探索共有产权住房。共有产权房为有一定经济能力但又买不起商品住房的户籍家庭或稳定在杭州就业的家庭解决住房问题提供了新的探索。新落实4宗地块建设共有产权房,目前已完成供地手续办理,正在方案设计阶段。
5.大力筹措保障性租赁住房。2022年,区住建局通过精准扶持、应转尽转、多元参与、优化配套等举措,全力推进企业职工宿舍转化为保障性租赁住房。2022全年全区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房源2.87万套(间),超额完成筹建任务,完成量位列全省各区、县(市)第一。其中通过产业园区配套宿舍转化而来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共11120套(间),占房源总量的38.8%,已成为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一种重要筹建形式,起到了增加企业收入、保障员工住宿、缓解新市民和青年人等群体租房困难的“三赢”效果。
二、下步计划
1.加强统筹协调。与市级部门加强对接联系,细化任务要求,严格分解落实,要求各部门要做好联动协同,以月度例会形式,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予以协调解决,紧扣要求时间节点,细化目标、倒排计划、加快推进。并对各主体推进完成情况在全区范围内进行晾晒,进一步压实主体责任,构建我区保障性住房建设协同推进体系。
2.完善绩效机制。参照市级公租房筹建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及主城区补助标准,建立保障性住房建设绩效考核机制,完善保障性住房成本分摊方案,根据各平台涉宅用地出让占比,结合任务地块土地、建安成本,以开工、竣备、财务决算为时间节点,划转分摊资金,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3.落实政策红利。联合萧山区“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工作专班,引导有条件的小微产业园区配套宿舍纳入保障性租赁住房,引导产城人融合、人地房联动。针对纳保企业,我局将积极与税务、电力、水务、天然气等部门沟通,推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税费、民用水电气等支持政策落地。联合区经信局落实市区两级“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资金补助,出台资金文件拨付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补助至项目。加大对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的支持力度。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