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塔镇 “美美大同”秉持“以人为本”理念,创新打造适合乡村发展的“三治融合”新模式,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了新“活水”。
村村完成上线运营
开启数字治理新模式
“美美大同”基层数字化积分治理系统,将治理难点和村庄实际结合,实现了农民与村级治理的有机关联。
自开启美丽乡村建设以来,楼塔各村环境越来越好,游步道、公园、凉亭成为村民喜爱的休闲娱乐场地。村民们茶余饭后生活更加多彩的同时,也伴随着日常维护费用增加,“干部做,群众看”现象频出。
为此,乡村治理亟须一种将治理难点和村庄实际结合,符合数字乡村发展方向和村民生活需求的新模式。在这一背景之下,“美美大同”乡村数字治理系统应运而生。
“美美大同”在大同三村试点上线后,目前全镇12个村都完成上线运营。这一治理系统不断推广运营,实现了农民与村级治理的有机关联,为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注入了新活力。
在“美美大同”系统中,设立了十枚徽章,每一枚徽章对应着成就一种美好人生,赢十全徽章、成十全人生。在徽章设立中,实现了自治、法治、德治的“三治融合”,十枚徽章各有其用,又形成合力,助推乡村治理更加科学,更加有效。
打造“三治融合”模式
实现乡村治理科学化
“自治”为基,增添村庄治理活力。参与农村治理的群众积极性不断提高,逐步成了村庄建设的主力军。“我爱我村”徽章上线以来,通过“人人都是美丽观察员”,村民踊跃参与,反映村庄内乱丢乱放、安全隐患事件2701条,村民成为人居环境的监管者。
“法治”为本,筑牢乡村善治基石。“美美大同”通过设立“学法守法”徽章,村民完成每日一题任务,既可以积累仙岩币升级,也能获取相关法律知识。此外,每天的题目类型,涉及家庭暴力、经济纠纷等与农村社会生活更加适配的内容,村民更感兴趣,普法更有效果,法治意识、法治理念更加紧固。
“德治”为先,培育和善友爱新风。“移风易俗”徽章通过发布接力正能量和美德新风向信息,村民可以将自己认可的正能量文章对外输出,也让村内发生的好人好事、美德事件被全镇村民看到。
“家庭和睦”徽章中明确对已确认发生家暴事件、邻里反映不善待老人的家庭不授予徽章,后续若出现家暴、婆媳不和情况的家庭,立即摘除或进行徽章降级,体现了对敬老爱幼、家庭和睦的民风的重视。邻里友善徽章通过每月定期发起“我的好邻居”家庭评选,由各自然村村民进行村内互投,选出10个“我的好邻居”家庭,引导村民积极向上,努力营造邻里友善的村居氛围。
秉持“以人为本”理念
践行乡村治理“真指南”
美美大同运营一年时间,实现了全镇覆盖率达98%以上,月均日活跃户数达到2850户,活跃度稳定保持40%等目标,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美大同热。
楼塔通过“美美大同”小程序,将乡村治理各项事项进行细化分类,转化为数量化指标,对农民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形成仙岩币,村民可用仙岩币在指定美美大同店铺内换取各类生活品、生活服务。目前,“美美大同”共发放仙岩币总数1600多万个,兑换仙岩币1100万个,兑换比达65.8%。全镇共有商户62家,涉及副食品店、水果店、民宿、理发店等多种功能,满足村民日常生活需要。
美美大同线上还发起义工、巡防活动,村民均可在线上报名。遵循先来后到,公平公正,群众再没有了“村里务工老是那几个人”的怨言。
有些村民文化水平不高,不能熟练使用互联网、智能手机。在“美美大同”开发中,加入了仙岩卡用户,让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村民也有了自己的参与方式。邻居帮忙扫,活动现场刷,让每个群众都可以参与乡村治理。
“美美大同”基层数字化积分治理系统“义务奉献”“平安守望”两枚活动徽章的使用,平均每村每年还节省保洁费约11万元、节约村级务工支出近6万元。 “我爱我村”徽章中设计的“自处理事件”选择项,也降低了事件处理时限和村庄维护费用,提升了村民对村庄美丽环境的责任感。
以家庭为最小参与单位的“美美大同”数字治理系统,从村情治理需求出发,规范了村民十大日常行为,使之逐步成村民日常的一种生活方式。
十枚金灿灿的徽章是村民在村庄的“脸面”,象征了其在村庄内道德排序中的结构位置,并由此构建了村庄内部你追我赶的社会氛围。正如有村民所言,“打开手机看到十枚金灿灿的徽章,就像十枚金牌,会有一种发自内心的获得感荣誉感幸福感。”(刘殿君 王新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