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1/2023-71183 成文日期 2023-06-13
发布机构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第5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3-06-28 15:5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人力社保局
分享:

沈铁伟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加强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技工教育扶持力度,实现全区技能人才队伍扩容提质,促成“萧山工匠”源源涌现。至今年4月底,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8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36%。今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

一、聚焦技工教育,创建一流技师学院

技工院校是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主阵地,我区全面升级萧山技师学院建设,力争将学院打造成为集“全日制技工教育、全产业职业培训、技能等级认定、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一流技师学院。一是顺应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建成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设置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数字信息、现代服务4个专业学院25个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建立向一流高校、行业企业引才路径,打造名师名匠师资团队。现有全日制学生3168人,技师毕业生岗位供需比1:10以上。教职工283人,其中拥有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教指委委员3人、全国技术能手11人、全国金牌教练14人。二是注重产教融合,精准服务萧山企业。学院与戴村镇、先临三维、宝盛集团等共建产业、企业学院,联合恒逸集团、胜达集团、杰牌控股集团开设“恒逸班”、“胜达班”、“杰牌班”等订单班,搭建校企产教融合共育人才新平台。成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技师研修,近五年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1项,研发设备23台,获取专利74余项。2022年,助企解决技术难题,产生经济效益960万元。三是做优做强培训,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学校持续开展“数字工匠”培训、新型学徒制培训、大学生岗前培训,乡村振兴培训等,2022年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技能认定7286人次,年增长率24.1%。

二、聚焦提质增效,培育一批技能人才

聚焦我区先进制造业,以民生实事为切入口,整合培训资源,加大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新时代智造工匠培育行动。一是完善培训体系。坚持政府补贴培训、企业自主培训、市场化培训相结合,形成“工作一生、培训一生、记录一生”的终身培训制度。2022年培育民办技能培训机构7家,全区累计公办培训学校6家、民办技能培训机构18家。2022年高效完成省区两级民生实事,开展各类职业培训35222人次,发放各类培训补贴670余万元。二是健全评价制度。结合萧山产业布局,依托规上企业优势,推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为主体的技能人才评价制度。通过定制式、清单式、跟踪式服务,支持企业开展等级认定工作,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0人次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助。2022年企业培育技能人才4008名,其中高技能人才2581名。目前全区累计技能等级认定企业68家,企业备案数量、技能等级认定人数居全市前列。三是拓展选拔渠道。我局从2011年起便在全省率先举办“行行出状元”技工比武电视擂台赛,通过“以赛代评”、“以赛代训”,破格选拔技能人才,畅通技能人才“成长通道”。2022年聚焦我区产业特点联合多家部门举办自动化控制技术、测绘与构件设计、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竞赛12期,带动岗位练兵6000余人次,选拔市技术能手1名、区技术能手15名、各类技能人才382名。2023年预计还将举办各类比武20场左右。

三、聚焦基础建设,打造一批培育平台

加强职业技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平台共建、资源共享,促进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扶持区内技工院校和中职学校建设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给予每家30万元的建设经费补助。目前我区已累计建立23家区级公共实训基地,总建筑面积达12.71万平方,年均为全区8000名师生提供实操训练场地,成为全区技能人才实训和实习的重要平台。二是建设高水平技师工作室。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为重点,鼓励和引导企业建立技师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立区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76家(国家级1家,省级10家,市级20家),充分发挥了高技能人才带徒传技、技艺攻关、技能推广的重要作用,形成覆盖全区的高技能人才创新平台。

四、聚焦人才发展,创新一条留才路径

完善政策体系,深化激励机制,实现技能人才个人发展,提高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可度。一是专项资金支持人才发展。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我区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在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中设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工程,每年拨付近1000万元,主要用于首席技师、技师工作室、院校学生资助、高技能人才培养资助等,为我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二是职业贯通激发人才活力。聚焦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独木桥”“天花板”问题,推行职称制度与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有序衔接。高级工及以上技能人才可突破学历等限制条件或通过直接申报参加职称评审,取得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的技能人才还可获评我区F类甚至E类人才;具有助理级以上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可参与现岗位相对应的高级工以上的职业技能评价,成功搭建两类人才成长立交桥。三是工匠标兵点燃人才热情。立足我区重点产业,每年培育以首席技师等为代表的“新时代萧山工匠”,积极推进工匠标兵工程。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全国技术能手19名、省级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8人、“新时代浙江工匠”122名(浙江杰出工匠1名、浙江工匠22名、浙江青年工匠99名)、区级以上首席技师191名,优秀技能人才遴选位居省市前列。同时,设立“匠心会客室”栏目,持续挖掘如快递小哥李庆恒、国家级技师工作室领衔人赵水林、中国烹饪大师孙叶江、00后省赛第一名鲁佳琦等典型人物参加节目,并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传播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