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1/2023-71181 | 成文日期 | 2023-06-05 |
发布机构 | 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有效性 |
沈娜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提案《关于加强“数字工匠”队伍建设,助力我区制造业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建议》收悉。经我局主办,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积极贯彻落实新时代浙江工匠培育工程总体要求,不断完善技能人才政策体系,加大技工教育扶持力度,实现全区技能人才队伍扩容提质,促成“萧山工匠”源源涌现。至今年4月底,全区技能人才总量达30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0.87万人,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重达36%。今年,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列入省市区三级民生实事项目。
一、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整体工作格局
近年来,我局着重对技能人才政策进行优化升级,先后出台了《杭州市萧山区职业培训补贴(资助)实施办法》、《杭州市萧山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培养资助办法》等在内的7个配套管理办法,建立起涵盖技能人才引进培养、平台载体建设和评价激励的政策体系。同时,加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财政资金保障,在人才专项中设立技能人才培养项目,每年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技能人才培训补助、平台建设、技能竞赛等。2022年,共发放职业培训补贴673万元、高技能人才培养专项资金671万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3.5万人,新增技能人才12534人、高技能人才4246人。今年,技能人才培育方面预算1750万元,截至目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8万人次。
二、聚焦技工教育,创建一流技师学院
全面升级萧山技师学院建设,力争将学院打造成为集“全日制技工教育、全产业职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为一体的一流技师学院。一是顺应产业发展,全面提升办学实力。建成世赛中国集训基地等3个国家级基地,设置智能制造、智能控制、数字信息、现代服务4个专业学院25个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现有全日制学生3168人,技师毕业生岗位供需比1:10以上。二是注重产教融合,精准服务萧山企业。学院与戴村镇、先临三维、宝盛集团等共建产业、企业学院,联合各大集团开设“恒逸班”、“胜达班”、“杰牌班”等订单班。成立中小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开展技师研修,近五年完成企业技术改造项目31项,研发设备23台,获取专利74余项。2022年,助企解决技术难题,产生经济效益960万元。三是做优做强培训,打造社会服务品牌。持续开展“数字工匠”培训、大学生岗前培训,乡村振兴培训等,2022年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1.7万人次,技能认定7286人次,年增长率24.1%。
三、整合各方资源,健全人才培养体系
全区建成“重点院校、培训机构、行业协会、重点企业”多方协同,“培训和评价”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培训方面:坚持政府补贴培训、市场化培训相结合,以院校、培训机构等为主体开展。目前,全区共有技工院校3家,分别为杭州萧山技师学院、杭州市第二机械技工学校(杭齿技校,民办)、浙江医药技术学校(民办),4所职业院校(萧山一职、二职、三职、四职),20家技能培训机构。评价方面:2019年起,全面推广以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单位、社会评价组织为主体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通过定制式、清单式、跟踪式服务,支持企业开展等级认定工作,对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并发放职业技能等级证书50人次以上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万元资助。全区已有等级认定试点企业68家、社会评价组织(包括职业/技工院校、企业)5家,备案数量居全市前列。2022年,企业自主认定技能人才4008名,其中高技能人才2581名,占全年高技能人才指标半数以上。
四、拓展宣传路径,营造尊重技能氛围
聚焦技能人才典型示范引领效应,提升技能人才职业荣誉感,提高技能人才社会认可度。一是打造标兵行动。立足我区重点产业,每年培育以首席技师等为代表的“新时代萧山工匠”。截至目前,全区共有全国技术能手19名、省级百千万高技能领军人才8人、“新时代浙江工匠”122名(浙江杰出工匠1名、浙江工匠22名、浙江青年工匠99名)、区级以上首席技师191名,优秀技能人才遴选位居省市前列。二是举办技能比武。我区从2011年起便在全省率先举办“行行出状元”技工比武电视擂台赛,并通过电视、网络进行大力宣传。2022年聚焦我区产业特点联合多家部门举办自动化控制技术、测绘与构件设计、养老护理员等职业技能竞赛12期,带动岗位练兵6000余人次,进一步形成技能人才“比学赶超”良好态势。三是讲好典型故事。设立“匠心会客室”栏目,持续挖掘典型人物参加节目,并通过网络直播、微信公众号传播等方式进行宣传报道,营造全社会重视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目前,我局在数字技能人才培育上也做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一是优化萧山技师学院数字化专业。学校聚焦“新职业”,紧盯“世赛标准”,加快建设一批适应新产业、新业态发展的前沿专业,自2018年起,学校就率先与浙江讯飞、大唐智联科技、先临三维、西门子等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应用、工业产品设计与原型制作等一批新兴专业;大数据专业、工业产品设计等专业学生未毕业就已被浙江创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大唐科技等提前预定。二是加强萧山技师学院产教融合。学校借助世赛国家基地和企业技术服务中心,围绕企业数字化能力建设需求,开办杭齿集团“智能制造”青年“英才”集训营、杰牌控股集团“五员合一”培训班、杭州吉宝传动工业产品三维设计等培训班,开设“数字化专题课程”,参与领军企业数字化中心建设,培育中小企业数字化队伍,对接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链,为企业提供更加适切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服务。三是开拓新职业认定路径。立足于我区先进制造业,着眼新职业,挖掘新工种,扶持行业领军企业开展培训与认定。如扶持浙江省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成为省人社厅公布的33家新职业社会评价组织之一,其后续将开展信息安全测试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等职业的认定工作。另外,鼓励萧山技师学院扩大认定职业(工种)范围,在原有的信息通信网络运行管理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数字职业基础上,增设互联网营销师、人工智能训练师等多个新职业,目前已完成向上申报工作。待上级部门审核通过后,全区数字技能人才培育将进入全新轨道。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关心。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得到您的支持,多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推动我区人力社保事业再上新台阶。
杭州市萧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