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81/2023-71078 成文日期 2023-06-26
发布机构 闻堰街道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文号 有效性

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政府闻堰街道办事处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3-06-26 16: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闻堰街道
分享:

一、2022年工作总结

1-12月,街道共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36.68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6.6亿元。1-11月,实现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36.7亿元。全年街道实现财政总收入5.9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37亿元。经济发展各项指标处于合理区间。

过去一年,街道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加强城市建管,打造都市能级新样板

一是争创未来社区。积极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开展“问需于民”大走访,发放问卷5322份,征集意见251条,梳理需求清单165项。江澜社区被列入省级第六批引领型未来社区创建名单。三江社区被列入市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目前改造方案进入设计招标阶段。二是完善配套设施。完成长安安置房南区块清苗90亩,调整湘滨路西伸项目前期规划红线并完成清苗80亩。推进老街商业房产项目,142亩商住用地顺利出让,老街旧房改造基本完成。累计新增停车场3个、停车位150余个,新建公共自行车站点3处,新增公共自行车460辆。三是做精城市管理。首次开展市政河道、绿化养护等“一体化保洁”。完成省巡排屋别墅整治工作,拆除整改别墅8户。加强市容市貌日常管理和执法支撑,开展工程车和马路市场专项整治,查处违规偷倒建筑垃圾、土方7宗。开展12条道路地下空间隐患及2000幢农村自建房危旧房排查整治工作。整治违法用地8处、面积32.1亩。

(二)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美好生活新体验

一是构建育儿友好型社会。首次在湘湖南苑幼儿园试点“幼托一体”服务模式。新增普惠性托位60个。创建2家基础型成长驿站。完成未保站标准化建设。二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湘湖未来学校9月投入使用。闻堰初中重高上线率从去年的28.3%提升到31.5%。闻堰小学2022年度考核位列钱江片第一。闻堰中心幼儿园《生态育美游戏课程》被评为省市两级精品课程。闻堰二小、闻堰三小、闻堰中心幼儿园项目全力推进。三是加强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推进建设江澜社区健康体验馆。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活动103次。红十字救护员培训新取证410人。完成常规疫苗接种1.7万人次。传染病报卡及时率和报告率均为100%。四是构建幸福养老服务体系。建成3个居家养老服务圈,全年累计上门服务1245人,总时长超1.2万小时。建成镇街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个。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康养联合体于2022年7月投入运营。完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体检4690人。举办老年健身培训6期。办理老年人优待证、公交卡820张。五是加强弱势群体公共服务普及。不同程度补助持证残疾人673名,补助资金超70万元。走访慰问困难群体、特殊家庭,慰问资金约42万元。完成红十字项目捐资2万余元。新增造血干细胞志愿者采样入库11例。顺利通过“残疾人之家”四星级评定。六是营造文体活动氛围。成立街道文联和各领域协会。各类文体活动参与群众超5000人次。启动文体中心剧院提升改造工程。加快大爿山碉堡群修缮前期工作。保障推进省重点工程西江塘闻堰段海塘提标加固工程。完成街道文体中心排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场地改造,建设乒乓球场5个,室外健身场地4个,组织迎亚运体育活动39场。成功举办“喜迎二十大·献礼亚运会”书画、征文及摄影比赛。七是加强住房保障。推进五大安置房建设项目。东山陈安置房完成总工程量的95%,山河村安置房一期完成总工程量的58%、二期完成62%,黄山村安置房完成总工程量的20%,闻兴村(裴家里区块)安置房完成总工程量36%。长安村安置房于2022年9月正式开工。

(三)扮靓城市环境,描绘绿色低碳新画卷

一是实施全域环境整治提升。投资约1.2亿元实施闻堰街道集镇环境综合提升工程”项目。累计整治脏乱差点位45个,整改无障碍设施问题89处,升级6条河道沿线绿化,完成闻兴路示范样板路及闻兴路口袋公园打造。二是巩固提升黄山村城郊结合部整治成果。累计拆除违章建筑268处,面积约1.4万平方米。铺设污水网管2.1万米,天然气管网2.3万米。浇制柏油6.4万平方米,种植绿化苗木4500平方米,提升立面7300平方米,改造美丽庭院41户。新建桥梁1座、公共厕所3处、大型停车场3处,新增停车位1170个。三是开展美丽城镇创建工作。奋力交出美丽城镇创建满意答卷,街道获评省级美丽城镇达标型、市级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样板。入围基本达标型美丽城镇市级综合评价优秀名单。四是推进全域河道治理工作。完成输水河(湘湖路—亚太路)清淤和河岸提升工程。顺利通过中央环保督察龙山河销号省级验收。对街道范围河道进行入河排污(水)口排查登记,逐一整改销号。推进24个单体污水零直排运维工作。开展纪念“7.9”抗洪25周年暨防汛联合演练活动。发布“12619”小河长系列培育计划。五是规范提升垃圾分类工作。完善垃圾分类考核细则,完成小区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全覆盖,推进农村“四定一撤”,提升改造投放设施6处。加大垃圾分类执法力度,完成执法案件103个。六是推进建筑垃圾消纳工作。全面清理山河村凌家坞10万平方米的非正规建筑垃圾堆放点,积极推进街道建筑垃圾处置点审批。

(四)筑牢稳定根基,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是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1.26”疫情期间,街道迅速落实黄山村和戈雅小区封控工作,累计管控5226户,核酸采样13.8万余人。“10.4”疫情果断处置受到区领导肯定。扎实推进“无疫单元创建”工作。全年累计排查数据约6.6万条,接收入境返浙人员326名。开设“进村入企”疫苗接种专场25场。完成新冠疫苗接种约5.8万针次。没有出现失管漏管情况。二是强化基层治理能力。扎实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累计办理简易程序199件,一般程序结案116件,开展综合查一次823次。组建“一网统管”队伍,1-12月智治分中心流转处置事件1.46万条,处理各类纠纷2088起,调解纠纷1358起,综合考评位列全区第四。积极推进堰码头数字化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你钉我办”流转四平台事件476件。完成13个村社智治工作站以及统一地址库、全量信息图建设,人口数据核查认领约4.26万条。优化网格组织架构体系,设立75个村社网格388个微网格,建立“1+3+N”网格管理体系,实行微网格“一长两员”制度。通过网格员采集上报事件8257件,办结率100%。制定和实施堰里合伙人项目。三是创新社区治理。成立三江社会工作创新学院,启动“社工成长创造营”,全年开展培训60余场。成立安居乐堰发展基金会,首期注资200万。成立街道物业、业委会管理服务中心。开展街道第二届公益创投活动,征集社区服务项目需求29个。率先提出“三位一体”社会工作站运维模式,建立街道社会工作站1个、村社特色社会工作室15个,其中小江工作室被评为全市百强特色社会工作室并入选萧山区十佳城市治理品牌,闻家堰社区“五微工作法”入选全区十佳优秀社区工作法。街道被列为全区首个社会工作创新实验街区。五社联动创新工作体系作为经验和成果在全区推广。四是提升隐患整改成效。开展“除险保安”重点安全隐患专项整治。集中排查整治消防隐患,排查单位1131家,完成隐患整改728处,向物业公司发放整改通知书19份。组建专职消防队,完成消防停车房工程。推进智慧消防建设,安装孤寡老人家庭智慧用电监控117套、高层小区生命占用堵塞监控4套、小微企业电气火灾监控50套。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20%。五是巩固和谐稳定局面。建立稳控专班,突出做好重点人员管控。组织发动群防群治工作志愿者1.5万余人次。累计处理各类信访4107件,8件重点信访件均已成功化解。完成建设14个“共享法庭”,开展“五进”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高效推进禁毒反邪教工作。

(五)聚焦高新产业,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一是坚持战略布局和空间拓展双轨并进。推进长安村、山河村、黄山北河约40家企业搬迁,长安、山河区块已签约11家,黄山北河沿线企业已完成评估,共可以腾出产业用地342亩。二是坚持招大引强和建设攻坚双管齐下。完成万达路北黄山村龙山运输公司地块的征迁、交房工作,引进宝马领创4S旗舰店。万达方向机与区外知名企业强强合作。3个有机更新项目加快建设。数字赋能扩面升级,完成2家金属加工制造企业改造任务。三是坚持政策集成和为企服务双翼齐飞。开展长江经济带环保整治、生态环保督察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对重点区域、重要点位一一复查、巡查。对祥大房和定山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工程进行整改提升。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企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和隐患自查工作。深化班子领导联企机制,开启企业服务“直通车”,将前期收集的70个助企纾困问题逐一破解。改造企业雨污分流和排水管,新建企业沿街餐饮店面隔油池。

(六)建设有为政府,营造高效务实新气象

一是强化依法行政。抓好规范性文件审查、行政机关合同管理、政府信息公开等制度。落实“两高一低”问题专项整治,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累计社会公开信息525条。推进法治文化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活动16场,签约律师窗口服务2名,成功调解纠纷26件,完成法律援助初审案件2起。慎重推进隐形债务化解工作,全年化债约2.15亿元。二是提高服务效能。践行“最多跑一次”改革,便民服务中心窗口接待业务约1.1万件,事项办结率达100%。开办“假日学校”9所,开设课程157次,受益青少年2691人次。三是转变工作作风。开展“严规肃纪、头雁示范”专项行动。根据“五星三色”评价体系调整村社综合考评机制。开展村级应收款项目化监督,明确“三张清单”,督促处置应收款90笔,累计金额256万元。推进“码上工程”,录入公开信息8287条,收集反馈群众诉求1132条。

2022年闻堰街道办事处为民办实事项目6个顺利完成。

二、2023年工作计划

重点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激活发展潜力,扎实推进创新生态构建

一是全力保障萧滨特别合作园区和中国视谷建设。全力保障未来产业社区“四纵三横”主干路网建设。加快核心区块企业搬迁和清苗工作,力争3月底前完成黄山北河、万达路、长桥沿线企业腾房工作,为重点项目落地腾出发展空间100亩。二是加大企业科技创新力度。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着力培育旗锐、爱纬斯、爱尔科、万达方向机等企业争创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力争2023年规上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增长5%以上,新增科技备案企业5家以上,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以上,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0家以上。三是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力协调金诚宝马领创项目落地建设事宜。完成强森工具等4家金属加工企业的数字化改造扩面工作。做好太能光电、力德电子等项目跟踪服务,推进蓝欧光电、星德瑞、奥斯奇等3个有机更新项目竣工投产。四是做好村级留用地开发建设。切实转变村级留用地点状开发模式,不遗余力推进“以地换房”,提升村级经济造血能力,保障村级集体利益。

(二)提升城市能级,扎实推进现代城区建设

一是实施全域环境整治提升工程2.0版。对标我区亚运主场要求,对集镇内8条道路、15块闲置地块进行景观提升,重点对萧滨一体化核心区域范围以及黄山北河入城口区域开展整体形象提升,改善企业征迁后区域环境面貌,着力打造最美萧滨融合封面。二是推进未来社区建设。建设江澜社区数字化场景应用及平台,增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力量,提升统筹运营能力,加快政府包揽向居民自转切换,积极争创省级引领型未来社区。推进三江未来社区环境整体提升和智慧化改造,增设公共停车位350个,加装一批电梯,优化打造公共空间,争创市级旧改类引领型未来社区。三是实施河道提升。对输水河闻兴路—西子路段、东山陈河时代大道以东段河道实施绿化提升、彩色绿道建设、桥梁建设、闸站改造等工程。对潭头河至龙山河范围内河道进行工程布置、护岸修复、景观设计等。加强智慧河道建设,深化“找寻查挖”专项行动,加大黑臭水体、违法违规排污等情况的查改力度。四是完善路网交通。推进湘滨路、闻安路、石塘路等道路建设,进一步织密城市路网。对原有道路自动抓拍监控系统进行升级,增设道路违停自动抓拍监控15个,增加闯红灯电子警察系统2套。增设道路停车泊位,对部分停车场、道路停车位实行规范化管理,缓解停车难现象。

(三)打造美好生活,扎实推进民生事业发展

一是加快安置回迁工作。高标准抓好安置房建设,加快山河村、黄山村、长安村等安置房建设进度,完成东山陈安置房分房。二是加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新一轮布局、达标和提升改造,规划建设高标准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推进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建设。新建康养联合体1家。提高养老护理员持证比例。打造江澜社区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三是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开展“托幼一体化”,利用公办幼儿园空余教室开办托班。推进“浙有善育”民生实事,新增40个托位,创建示范型婴幼儿成长驿站1个。四是推进学校建设。推进闻堰二小迁建,确保在2023年底完成主体结构建设和部分室内装修。完成闻堰二小新校名征集和学区划分等工作,确保实现2024年秋季招生。推进闻堰三小新建工程,争取完成方案设计等前期工作。五是推进健康闻堰建设。启动卫生服务中心扩建工作,进一步改造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引进区内外优质资源,争创全省社区医院。抓好健康单位、健康村社创建。开展健康素养进文化礼堂和“健康三率”宣教活动。积极推进疫苗接种。全力保障医疗物资和药品需求。六是增强社会兜底保障。做好1万名退休职工体检工作。落实困难群众帮扶向助学助老倾斜。按规定要求落实救助,低保低边实现应保尽保。通过多种形式设置残疾人公益性岗位,指导帮助残疾人就业。深入开展“康养医护”一体化服务和残疾人社区康复全覆盖行动。

(四)聚焦特色创新,扎实推进社会综合治理

一是统筹推进一网统管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快推进综合执法队融合办公。建立定期联席会议、联动申请预报、事件流转首接负责等工作机制。理顺网格管理制度,理顺职责边界,实行“街管村用”,形成工作合力。二是推进社区治理与服务创新。不断丰富“安居乐堰”品牌内涵和落地模式。完善“三方协同”治理机制,推进“五社联动”提质增效,推进社会工作“全域五进”。着力创建社会工作全域参与现代社区建设典型样板。成立社区发展促进会,进一步发挥社区发展基金会功能作用,探索社区大党委下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加强社工队伍和专业能力提升,通过街道社工站、三江创新学院和社工成长创造营,加大社会工作人才培育力度。三是开展平安护航行动。深化平安村社创建。开展实有人口、房屋信息清理专项行动。改造提升街道消防安全体验馆,完成4个微型消防中心站和1个小区智慧消防建设,新增1000个无线智能烟感探测报警器和300孔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落实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推进重点信访及信访积案化解处置工作,做好诉前调解、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加强电信网络诈骗宣教防范。积极探索“堰码头”平安志愿者、群防群治品牌和“堰·归理”矛盾纠纷调解品牌。推进综合性法治化综合改革项目,加大民主法治村社创建力度。

(五)构筑品牌高地,扎实推进文化繁荣发展

一是提高闻堰精神辨识度。重点挖掘“渔渡精神”文化核心,并将其融入到未来社区建设等重点工作中。丰富“码头文化”、“江鲜文化”、“党建文化”等其他文化品牌,不断完善闻堰特色文化体系。二是创建文体阵地。紧抓亚运召开契机,建好“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和“10分钟健身圈”,开展各类文体活动200场以上。加快启动大爿山碉堡群改造工程。推进江澜体育公园、延庆寺文化公园等建成投用。举行三江美食节等系列具有影响力的重要活动,进一步擦亮江鲜美食之乡金名片。三是弘扬文明风尚。打响“萧山优礼·闻明堰语”全域文明实践品牌,创建文明实践新基地。持续弘扬移风易俗、身边好人、志愿服务、交通出行、文明餐桌等新时代文明礼仪新风尚。组织开展乡贤会,深化奖优助学共富行动。深入开展“乐龄工程”、“爱暖空巢”等行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