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督管理局

小身材大威力 谨慎购买隐患类儿童玩具——区消保委2023年2号消费提示

发布日期:2023-05-18 11:0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消保委秘书处

近期,央视财经和新华社微信号先后报道转发了校园周边销售的“炸包”“臭包”等“三无”产品玩具危害青少年安全情况的案例,值得引起广大家长朋友的重视。

所谓的“炸包”和“臭包”,外形酷似方便面中的调味包。在"炸包"内,隐藏着一个小塑料袋,用手捏破后,炸包会在三秒内迅速膨胀,产生"爆炸"效果。拆除“炸包”包装后可以看到,里面有一些白色粉末和一包液体。“炸包”之所以发生爆炸,是因为里面的两种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液体的成分是一水柠檬酸,属干酸性物质,粉末是小苏打,属于碱性物质,两者混合在一起,便引发了爆炸。“臭包”,其实是在“炸包”分装前喷上一些硫化钠水溶液,硫化钠水溶液属碱性,具有一定的腐蚀性,触及皮肤和毛发时会造成灼伤。含有硫化钠的“臭包”被捏破后,里面的几种物质发生连锁化学反应产生硫化氢气体,“臭包”的臭味正是来源于此。硫化氢是一种急性剧毒,吸入少量高浓度硫化氢可短时间内致命,低浓度的硫化氢对眼、呼吸系统及中枢神经都有影响。

在此,区市监局、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玩具的功能是玩耍取乐,但如果一味追求乐趣而忽视了安全,会得不偿失。此类玩具凭借新奇整蛊的玩法抓住了学生的猎奇心理,商品低廉的价格又在其承受范围之内,因此大受欢迎。但事实上,部分学生缺乏危险识别能力与自我保护意识,因此家长一定要对孩子多加提醒和引导。我们提醒消费者在购买玩具类产品时擦亮眼睛:

第一,不购买危险玩具。

第二,购买玩具一定要看清标识,选择合格的产品。合格的玩具应当标明厂家厂址、商标logo、关键材料或成份、应用年龄层、安全警示标语、维修保养方式、产品执行标准编号、商品合格证等。

第三,购买后及时检查玩具的安全性能。检查零部件是否牢靠、检查玩具的各种传动装置等,并尽量不要购买颜色特别艳丽或带有香味的玩具。

第四,购物后一定要保存好相关凭证和发票,增强维权意识,一旦遇到问题或者有相关违法线索,可拨打12345热线向行政部门投诉举报或向区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反映,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