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 我区学校门口出现“舒心通学路”

发布日期:2023-02-09 08:5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通学路.jpg

通学路

新春开学,我区部分学校门口的人行道上,多了一些蓝色和绿色的标识标线,让很多学生和家长都感到非常新奇。

原来,这是保障学生上下学的“安全通道”,由蓝色标识线和“通学路”的绿底白字标识组合而成,名字就叫“舒心通学路”。

据悉,“舒心通学路”是为完善中小学、幼儿园交通节点及校园周边人行设施,保障学生安全通行,以现有的人行道为基础,对其开展标线施划、重点养护、隔离墩整治等工作,并在地面上绘制颜色醒目的引导线和标识后形成的道路。

与一般人行道路相比,“舒心通学路”的建设和保障更加严格细致,如要求道路平稳,标线划线平顺,隔离墩、盲道设置合理规范等,切实体现出道路的“舒心”。

作为未来社区的教育场景之一,“舒心通学路”的建设,可以有效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鼓励家长和孩子绿色出行,让学生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养成严格遵守交通法规的意识。

据了解,为积极响应儿童友好城市建设需求,给孩子提供更加安全舒心的出行环境,自去年以来,我区便全力推进“舒心通学路”创建工作。

截至目前,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牵头,会同盈丰街道、宁围街道分别打造的盈丰小学、宁围幼儿园周边“舒心通学路”均已正式投用。

此外,为营造安全、整洁、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保障新学期顺利开学,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各条线工作人员近日开启“护学”模式,分时段开展校园“护学岗”工作,对校园周边违规经营、非机动车乱停放、施工噪音、商店卫生及消防安全等加强巡查整治,对学校周边道路、绿化带等进行专项清洗等,全力护航开学季。

短评

让城市更适合儿童成长

“一米高度看城市”,近年来,儿童友好型城市是国内许多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热点。儿童友好型城市的概念,于1996年在联合国第二届人类居住会议上被提出,是指一个政府在城市所有方面全面履行儿童权利公约的结果,让城市更加适合儿童成长,更好地保护儿童权利。

儿童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城市对儿童友好,儿童就能更好地成长为未来的人才,也能增强城市对人才的整体吸引力,为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而“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先进经验,杭州市出台的儿童友好10条,涉及交通安全、教育、就医等与儿童密切相关的领域,打造“舒心通学路”就是其中一项具体措施。

打造“舒心通学路”,意义不仅在于缓解校园周边交通压力,保障学生安全上下学,还在于学生角色的转换。学生从被动的交通参与者变成了主动的交通参与者。在与公共环境的互动中,让孩子充分成长,学会自我管理,养成规则意识和参与公共事务的习惯,这是建设儿童友好型城市题中应有之义。

打造“舒心通学路”,也意味着民生保障措施、基础设施建设更趋于精细化,着眼于精准解决市民痛点需求,这是城市化迈向更高水平的体现。(俞海波 萧综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