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80/2023-67007 | 成文日期 | 2023-02-09 |
发布机构 | 义桥镇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是杭州亚运盛会举办之年,更是义桥抢抓中国视谷建设和萧滨一体化、拥江发展机遇的重要一年。根据区委全会和镇党代会精神,2023年全镇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执行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锚定“山水新都市、创智新高地、渔浦新义桥”发展导向,聚焦“产业承接、交通连接、城市相接、服务链接、文化嫁接”,接续实施“义企·升级”“义起·美丽”“义治·未来”三大行动,努力实现产业能级、城市能级、治理能级、文化能级“四大跃升”,坚持在推动中国视谷建设和萧滨一体化、拥江发展中走在前、作表率,全力做好产城人文“深度融合”文章,奋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城镇样板。
建议2023年全镇经济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财政总收入增长7%,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以上;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完成工业投资不少于3亿元;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确保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1个百分点;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能源和环境指标完成区下达目标。
根据指导思想和预期目标,在新的一年,我们将努力打造“四个地”,实现“四大跃升”,聚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样板。即打造南杭创新创业集成地,推动义桥向智能制造中心跃升。聚焦产业承接,把握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三江创智新城落地等契机,通过腾笼换鸟、有机更新、双招双引、数字赋能、优化环境等系列举措,把义桥的产业“挺”起来。打造山水都市风貌展示地,推动义桥向生态宜居新城跃升。聚焦交通联接、城市相接,把握地铁18号线落地、省级风貌带创建和第六批小城镇申报契机,持续加强交通、环境、教育、医疗等城市配套的优化和提升,把义桥的面貌“挺”起来。打造现代基层治理示范地,推动义桥向全域高效智治跃升。聚焦服务链接,把握交治融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智慧印章等先行引路的契机,持续加强在民生服务、社会治理上的优化和提升,把义桥的品质“挺”起来。打造璀璨诗路文化标杆地,推动义桥向文化传承高地跃升。聚焦文化嫁接,把握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打造、渔浦文化和东方文化园等新发展契机,持续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把义桥的文化“挺”起来。
具体将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建设创智义桥,提振先进制造能级水平
坚持以变促进,以稳应变,以进固稳,做到“招大引强”添活力,“延链补链”增效益,“动能转换”强实力,加速实现腾笼换鸟和凤凰涅槃。
1.培育工业增长新动能。鼓励更多企业实施有机更新,牵手国企以“做地+产业提升”模式,加大企业收储和退二进三做地力度。围绕数字化改革“一年树标杆,三年全覆盖”目标,加速培育标杆企业,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探索规上带规下、先进带后进模式并实现扩面延伸,帮助40%规上企业完成数字化改造。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争实现R&D经费占比增长2%,新申报国高企20家、省科小20家,再设立省市研发中心5家,培育5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2.激发双招双引新活力。用好中国视谷、萧滨一体化战略要素,谋好滨江产业引进一揽子政策支持,聚焦集成电路、半导体新材料等主导产业方向,力争招引“大而强”“小而美”项目,确保招引固投亿元以上项目3个以上。强化土地要素保障,推动民丰工业园东区200余亩土地连片开发改造工作,探索与永利百合智造产业园合作共建机制,提升许贤、东方文化园等产业园区质效。推进政策要素赋能,结合五金、床垫布集聚特点,制定义桥专属总部回归扶持政策,通过数据回归、项目回归方式实现本土高质量项目回归义桥发展。
3.营造政务服务新环境。推动美信、万达气体、德利商务中心完成征地审批、项目建设,协助7家企业实施总投资20余亿元、共42.9万方的有机更新项目,申报零地技改项目20个,实施智能制造项目10个。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自加压力完成8万以下低效企业销号清零工作。持续深化“班子领导+科室部门+联厂同志”联动走访制度,形成企业问题收集-办理-反馈工作闭环,搭建企业季度考察学习交流平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建设大美义桥,绘就三江新城富美画卷
主动融入“萧滨一体化”“江南一体化”发展格局,谋篇省级风貌带和第六批小城镇申报契机,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1.构建城镇建设新格局。打造“溯江乐居”县域风貌样板区,全线提升浦阳江沿线环境风貌,建成市级样板,争取省级样板。重点保障地铁18号线项目开工建设,推进新坝二线船闸全面进场,实施义大线二期、义桥大桥四改三①等项目,加速推进时代高架沿线污水市政管网等配套设施。畅通毛细血管,健全义桥三小附近路网工程,持续完善四好农村路,实施公共自行车三期工程。实施罗峰新村老旧小区改造、渔浦未来社区创建、清浦苑二期安置房项目建设,加快山后安置房建设。
2.扮靓城乡环境新颜值。高标推进镇域空间整治,整体提升时代大道、东方大道、湘建线、春永线沿线环境,实施一体化保洁管养,严格落实垃圾分类,精准打击偷倒渣土、破坏耕地乱象。推进“五水共治”,建立污水运维中心;开展美丽河湖、美丽池塘建设,加快推进猫头山机埠、白马机
埠改建;系统开展矿山治理、滩地整治、“非粮化”整治。发挥镇村两级作用,建立“农民建房全周期”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农民建房红黑榜”制度,开展打击违法行动,盘活闲置农房,完善危房治理。
3.打造乡村振兴新标杆。结合区“七彩南花园”项目,发挥“义起奔富”强村公司作用,参与区级共富项目,扶持村级消薄项目建设,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加速推进美丽乡村第五批提升村和第二批示范村建设,完成昇光村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和验收。持续深化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大力发展数字智慧农业,在皇天畈区域建立“数字水稻”示范基地场景化建设应用。依托寺坞岭生物多样性项目、黄石垄水库提升工程、昇光村红色景点,开发好丁家庄、小围垦两个千亩方,形成义桥特色的农文旅业态。
(三)建设幸福义桥,托起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注重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民生支出只增不减,为民办实事只增不减,让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
1.回应民生诉求新期盼。实现天然气进村入户工程村级全覆盖,实施四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项目,提升整体居住品质。建成并投用镇级卫生服务“一中心两站点”,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省级社区医院,将云峰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打造成五星级智慧小站,推进医共体建设,提高公共场所AED覆盖率,全镇形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加快教育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建成并投用义桥三小,实施许贤幼儿园扩建工程,加速义桥二中、高中规划落地,用好“中泰教育基金”,打造美好教育品牌。
2.构筑亚运保障新防线。打造社会治理、便民服务多维智治分中心,建成多功能、标准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中心、社会治理中心;建成义桥镇应急消防站,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整合现有智慧消防、智安小区平台,精准归集“人、车、房”信息,实现“平台预警-人员处置”智治闭环,打造“硬核”基础。迭代升级“四个平台-微网格”智治体系,健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深化开展“大清查、大调处”行动,全面提升“除险保安”能力,升级“软件”能力。建立“综警网消一体化”联动执法机制;建强“萧山红领”队伍,常态化开展平安大巡防,充实“人员”力量。
3.满足社会保障新需求。推进村社适老化改造,建强康养联合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健康体验馆,扩面“老年中心厨房”模式的老年食堂,做到老有优养。打造“15分钟托育圈”,依托社区现有资源,建设婴幼儿成长驿站、儿童之家,高标准提供婴幼儿托育服务,做到幼有优育。建成并启用区青少年宫义桥分宫,创建“1013红领巾e站”、红领巾校外争章基地,打造“诗义少年”品牌,提标做好寒暑假青少年“假日学校”,做到学有优教。全面落实城乡低保、特困、残疾人保障政策,扩大“西湖益联保”等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弱有优扶。
(四)建设诗画义桥,凝聚传统文化时代力量
注重文化建设,不断挖掘、传承传统文化,持续推动渔浦文化、诗词文化发展,实施文化领域三大工程,打造镇域文化高地。
1.打造文化保护传承新阵地。结合全省唯一三条诗路文化带交汇点区位优势,持续深挖渔浦文化、诗词文化内涵,挖掘梳理形成文物、非遗、传统技艺等区域性保护机制,用好钱塘江诗词展示馆、浙江当代油画院等载体,办好《渔浦》杂志,加速打造渔浦文化IP超级符号,着力擦亮中华诗词文化“金名片”、诗画渔浦文旅“金名片”,策划一套集VI设计、宣传口号、吉祥物等具象化的渔浦文化鲜明标识。
2.构建公共文化服务新网络。结合传统文化宣传,系统构建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打造村社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移风易俗,通过诗教单位创建等载体,坚持开展开渔节、蓝莓节、丰收节、勒笋节等系列渔浦文化节庆活动,不断提升新义桥人对本地文化的认可度和融入度。
3.展现文化产业富民新优势。借力山水资源禀赋优势,美丽乡村基建优势,抢抓“三江两岸黄金旅游线”,紧密结合“浙东唐诗之路+渔浦文化+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的开发方向,优化路线设计、景观节点、打卡点、驿站等配套设施,强化地方诗词文化植入,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推动旅游业与文化深度融合,形成文旅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
(五)建设活力义桥,永葆实干担当奋进姿态
坚持守初心、担使命,做到站在高处、谋在新处、干在实处,以法治政府建设为统领,忠诚履职,锐意进取,加压奋进,在新的赶考路上交出新的优异答卷。
1.秉持依法履职的执政理念。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紧扣法治之“重”,严格依靠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带头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凸显法治之“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高质量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夯实法律之“基”,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做好巡察发现问题整改,开展纪法教育,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义桥蔚然成风。
2.提升争先创优的政府效能。强化担当实干的鲜明导向,扛牢加快发展职责,担好富民强镇使命,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不断提高政府系统执行力和落实力。发扬斗争精神,敢于破难题,挑战不可能,凡事付出最大努力,争取最好结果。保持争先进位状态,树牢无功就是过、平庸便是错的理念,确保定一件、干一件、成一件,加快形成百舸争流、竞相发展的生动局面。
3.弘扬为民清廉的优良作风。坚持人民至上,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总体要求,深入推进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四风”、树新风,坚决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严控“三公”经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政府紧日子换取群众好日子。
各位代表,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大道至简,实干为要。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市、区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埋头苦干、勇毅向前,努力将党的二十大擘画的宏伟蓝图变成激荡人心的生动实践,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镇域样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