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医疗连着民生,民生连着民心。今年年初,我区把“新建(迁建、改扩建)社区卫生服务站8个”“开展居家康复护理3000例”“建设家庭病床1000张”“为8万名70岁以上在萧浙江户籍老年人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新增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100台”“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1万名”纳入全区民生实事重点推进。截至目前,医疗健康领域的民生实事项目均提前超额完成,有效提高了群众的获得感、体验感、幸福感。
家门口看病更方便
近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杭州市规范化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及第三批智慧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星级评价结果。蜀山街道的湖山社区卫生服务站被评为五星级智慧健康站。
走进湖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各项设施一应俱全:24小时云诊室云药房、慢病一体化门诊和健康体验馆……站内面积达630平方米,设有全科医疗科、预防保健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等。
湖山社区卫生服务站站长朱小秧表示,站内“健康大脑+智慧医疗”场景的应用,能够多维度了解社区居民的基本健康情况,包括居民的性别年龄结构、重点人群管理、居民健康分级等情况。
目前,湖山社区的常住人口约8600人,其中已经有5136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朱小秧说:“我们依托健康大脑‘小病慢病不出村’应用场景建设,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助力行动不便及老年群体在家门口体验‘慢病配药、监测服务、常规检验、入院办理、康复护理’五大功能服务,让患者就医满意度越来越高。”
其实,跟其他社区卫生服务站一样,来湖山社区卫生服务站就医的患者很多是周边的小区住户。市民田大伯说:“自从家门口有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平时测个血压、配个药非常方便,从家里出来几分钟就到了。”
专家下基层,服务送上门。其实在湖山社区卫生服务站,每个星期都会有区一医院的医生前来坐诊,比如区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魏文娟、区一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陈军等。
近年来,我区高度重视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工作,在不断优化规划布局的基础上,着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截至目前,全区共有2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8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69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基本建成“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
把“病床”搬回家
把“病床”搬回家,这样的美好向往在萧山已经成为现实。年初,我区大力推进家庭病床工作,并把“开展居家康复护理3000例”“建设家庭病床1000张”纳入民生实事,而这项服务解决了不少家庭的就医难题。所前镇的黄大伯就是其中一位受益人。
20日上午10点,所前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郁洋波一行带着专业的护理设备,来到金临湖村黄大伯家中,为他进行例行康复护理和健康巡访。一周两次、风雨无阻。
一年前,黄大伯不幸遭遇车祸,导致高位截瘫,需要定期去医院做中医理疗,然而行动不便的他,出门看病却成了一大难题。随着“居家康复护理”“家庭病床”服务的推出,解决了困扰黄大伯一家的烦心事。
目前,我区已累计开设家庭病床1471张,为5232位患者提供上门服务,实现全区村社服务站全覆盖。
萧山是全市老年人口最多的区县。截至2022年年末,全区共有老年人口33万人,占户籍人口的26%,8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4.5万人。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机构养老床位紧张,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了居家和社区养老,把“病床”搬回家,专业的医疗团队上门服务,有效缓解居民的就医难题……更为关键的是,“家庭病床”服务有了医保托底,让百姓更放心。
共同富裕,健康先行。今年,我区免费为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受益老人达9.2万余人,并为老年人免费进行结直肠癌筛查,有4.9万余人受益,进一步实现了疾病的早诊、早治。此外,我区还新增应急救护持证人员1.3万余人、公共场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100台,全区布点AED总数已达1054台……日益完善的医疗健康体系,全力守护百姓“健康”。(盛凤琴 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