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处方一件事” 萧山全域推进

7家区级医院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升级

发布日期:2023-11-02 09:1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今年,我区积极争创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市中医药综合改革先行区,针对中医药标准缺乏、能力不强、服务不足等难点、痛点问题,我区全面开展“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深化“管理、服务”双向协同和“居民、医生、治理”三端联动,不断提高百姓看中医、用中药的获得感。

目前,全区7家区级医院和24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完成系统升级,全区累计完成25.2万余份标准中医病历、31.4万余张标准中医处方、10万余张中药处方代煎的信息上传。

标准处方、标准病例

让中医诊疗更规范

“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内容包括建立标准化中医处方、建立标准化门诊病历、编制中药饮片数字编码、编制中药制剂数字编码、制定非药物疗法数字编码、制定中药饮片规格等级。

区中医院和区中医骨伤科医院是我区首批推进“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的医疗机构。

“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有哪些提升?就标准化中医处方和标准化门诊病历而言,系统提升后医院医生在写病历时新增患者的“身高”“体重”必填项;增加“望闻问切”部分四诊信息结构化必填项;把“中医诊断”由非必填改为必填,完善患者疾病中医诊断信息,为中医病历所必需的内容。而且医院中医医生开具的每张处方采用数字化上传萧山“健康大脑”平台进行信息归集,再上传至上级平台。

就中药饮片数字编码来说,“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依据药用来源、药用部位、中药类别及其规格、炮炙方法等信息,形成的国家标准《中药编码规则及编码》,实现了中药品种、名称及其规格“一物、一名、一码”。

据统计,区中医院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以来完成中医标准化病历的改造升级,完成500多味中药饮片编码升级。截至10月底,医院累计上传近40万份标准化中医病历和处方,处方数据完整率大于99%。

对此,区中医院质管科科长何春表示:“我们通过对中医病历和处方格式的标准化改造,一方面规范了医生中医病历的书写,对中医的疾病编码以及中医证型、治法按照国家标准进行了统一要求,对中医医生的望闻问切操作进行了统一标准化,为后续的中医疾病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另一方面患者拿到了中医标准化处方,条目更加清晰,能更直观地了解医生的中医诊断及症状描述,对医院及患者双方均有更多的获得感。”

“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不仅在区级医院完成了体制升级,在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同样得到了广泛应用。

“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

让数字化融入惠民服务

在“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中,我区通过中医药诊疗大数据库的信息汇总,应用到中医医疗机构临床、科研、服务的系统性重塑,为萧山的中医药标准化建设打下基础,标准化中医病历、电子处方、放心云煎药……越来越多中医智慧化诊疗服务向市民开放。

对此区卫健局医政医管科工作人员洪华烽说:“‘中医处方一件事’改革的推进对于区内名老中医的临床经验、用药规律等内容的薪火相传具有重要意义。在改革中也汇集形成庞大的中医诊疗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共享,给年轻医生提供帮助,通过数据库学习名老中医的方子,指导开方。在标准化处方下,医生诊疗收费将更加规范、透明,部门监管也更到位。”

下一步,我区将不断迭代升级数字创新场景应用,扩大智能化服务辐射范围,推动实现中医药“智医”“智药”“智研”“智治”,为市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盛凤琴 章瑜 洪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