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22/2023-74829 成文日期 2023-11-17
发布机构 区审计局 主题分类 审计
文号 有效性

关于2022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11-17 10:2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审计局
分享: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2022年度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报告如下,请予审议。

区审计局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下,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依法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我区打造“产城人文”深度融合的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提供了强有力的审计保障。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组织完成审计项目18个,共查出违规资金1445万元、管理不规范资金70040万元,审计期间已收回、上缴或拨付资金1045万元,向有关单位发出审计事项移送处理书10份,9人被处理。

审计情况表明:2022年区财政局紧紧围绕目标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克服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带来的挑战,确保了财政运行总体平稳有序,保障了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全力争取收入保平衡。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和大规模减税降费的叠加影响,强化财税部门协同,2022年完成财政总收入515.12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31亿元,规模位列全市第二、全省第三。加大向上对接力度,及早跟进指标落地,全年共争取免抵调指标51.33亿元,为上年2.1倍,位居全省第一,总额占杭州全市的三分之一。

——助力保障共富促发展。坚决落实积极财政政策,制定实施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全年兑现各级扶持支出45.96亿元。坚持公共财政导向,当年民生支出256.58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4.78%。集中财力保障政府重大项目投资建设,全年区本级拨付建设资金85.4亿元,棚改购买服务支出45.64亿元。

——强力推进改革求创新。按照“融入大杭州、市域一体化”要求,制定出台新一轮镇街(平台)财政体制与土地分配体制调整办法,合理确定收支基数,优化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实施新一轮国企市场化改革,重新定位国企主责主业,完成国企下属二级子公司整合划转,完善国企考核体系和薪酬机制。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全流程贯通预算一体化系统,全场景上线“浙里报”系统。

一、紧盯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和风险管控开展审计情况

聚焦财政运行风险,围绕“花钱必问效”原则,进一步加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力度。重点关注区本级财政管理、部门预算执行、镇街财政财务管理情况,促进财政资金规范高效运行。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决算草案审计情况

2022年度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18.31亿元,支出343.13亿元;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428.10亿元,支出440.50亿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0.64亿元,支出0.64亿元。至2022年底,全区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92.23亿元,按同口径较上年增加28.18亿元。发现的主要问题:

1.部分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我区公物仓建设滞后,相关管理办法未正式出台。二是新的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尚未出台。三是2010年出台的《萧山区政府投资项目变更管理实施细则》相关规定与现有投资规模不匹配。

2.政府投资项目计划编制不精准。47个基建项目至2022年底未申请支出。部分项目实际支出占计划投资之比低于10%。

3.房租收入长期未上缴。2018年至2022年区个私协会实收租金534.27万元未按要求上缴区财政。

4.部分资金未清理结算。一是个别企业2020年获得补助超过该公司当年区财政贡献未清算到位。二是核酸检测费用未结算。三是16家单位党员教育活动经费结余123.66万元未及时按规定处理。

(二)政府购买服务专题审计情况

在同级审中联合区财政局对政府购买服务情况进行了专题审计,结合部门、镇街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政府购买服务的规范和绩效。审计结果表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提高了政府管理和服务社会的效率,激发了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发现的主要问题:

1.工程结算审核报告有瑕疵。一是进化镇停车场等4个工程未按合同约定价款结算方式进行结算审核。二是闻堰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工程重复计算拆除墙体费用、遗漏计算空调拆除费用。三是义桥镇联三村简易林道工程青石板结算数量大于实际。楼塔镇地质灾害应急治理工程高套定额、重复计费;东纪坞林道工程材料上山二次搬运费缺少计价依据。

2.考核验收不到位。一是未约定绩效考核指标等。靖江街道等单位公众号服务合同均未约定公众号发布频次、数量、阅读量、转发量等可量化的宣传效果指标。二是未按合同约定验收考核。区民政局社会组织公益嘉年华活动项目未按合同约定验收。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人行道违停租赁服务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对完好率开展考核;亮化养护项目考核未见台账、设施数量减少未按合同约定扣款。

(三)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情况

对区交通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医保萧山分局4个部门开展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部门预算管理意识进一步强化,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总体情况较好。发现的主要问题:

1.专项资金政策不明晰、绩效不高。一是区交通局对村级道路补助资金分配缺乏标准。二是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未对辅助器械补助制定配套细则。三是区综合行政执法局移动流量卡开通滞后半年。

2.项目管理不严谨。一是市政绿化中心1份工程合同存在不同的违约金适用条款。二是区环卫中心公厕提升改造项目重大变更未经审批。三是水设施河道中心5个2018年及以前年度竣工项目尚未完成结算审核。四是医保萧山分局刷脸和实名制就诊监管系统未经过等级保护评定、未签订保密协议,部分建设目标未完成。

(四)镇街财政财务管理审计情况

对义桥镇、戴村镇、河上镇、楼塔镇、靖江街道5个镇街开展党政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审计结果表明,各镇街围绕经济发展,加大重点领域支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发现的主要问题:

1.决策制度制定和执行不规范。3个镇街“三重一大”议事制度未明确需决策事项的金额标准或长期未修订。

2.工程管理不到位。一是戴村镇不同投标单位委托同一单位缴纳资料费。临浦镇五保中心北楼加固工程直接委托与施工单位同一法人的企业出具结构安全评估报告。二是戴村镇积堰山河整治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不到位未扣款;沿塘河东河项目15万元的在线监测设备未安装通过验收。三是义桥镇池塘整治工程先施工后编制预算。河上镇建设用地复垦7个零星项目由3家年度中标单位自行协商。楼塔镇部分项目变更超10%未见集体决策。四是戴村镇、河上镇未按约定对运维单位进行考核。河上镇、楼塔镇农村生活污水应急抢修与日常运维界限不清,业务存在交叉。戴村镇运维及提标改造中风机和水泵的数量、型号与现实存在差异。五是戴村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景观改造、河上镇大桥幼儿园工程项目已竣工3年以上仍未完成竣工结算。

4.招商引资绩效不高。一是河上产业园7家签订入园协议企业未入驻办公。楼塔镇“美创空间”8家入驻企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义桥镇对科创园委托运营缺乏监管。二是楼塔镇引进农业优质新品种奖励标准区间较大,部分补助无审核资料。

5.财务管理不规范。一是靖江街道基本户和园区投资公司账户未竞争性存放。二是义桥镇社区工作人员使用个人银行卡垫付社区日常运行经费,存在公私混用情况。三是楼塔镇公墓销售款较长时间滞留在经办人员手中。

二、紧盯推进科技创新和打造民生共富样板开展审计情况

聚焦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转型升级、提升我区经济实力和活力的推动作用,开展了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围绕养老助困、职业技能培训、老旧小区改造等民生实事开展审计,助力我区共富样板打造。

(一)聚力实施创新驱动,开展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审计调查情况

1.部分科技政策绩效不明显。一是支持社会力量引聚创新项目政策效应不凸显。鼓励区民营企业利用自有厂房从区外引进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产业项目政策仅1家企业获得补助。二是科技企业贷款风险池作用未充分发挥。2018年7月至2022年8月底萧山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与萧山农商银行的风险池仅发放3家企业3笔贷款800万元,与农业银行萧山支行的风险池一直未有放款。风险池首贷户数量2021年占比降至53.85%。

2.孵化载体管理有待加强。一是截至2021年底仅有3家企业申报建设产业垂直孵化器,仅2家获得补助。二是19家科创园中仅4家被认定为重点科创园,2家作为培育单位。

3.部门审核管理还需规范。一是部分企业申报创新券补助资料不完整、有错误,或为关联企业资料。二是对金融机构提交不符合要求科技贷款资料的行为没有追究措施,对纳入科技贷款风险池的业务不再享受科技贷款补助审核不够严谨。

(二)聚力推动城乡共富,开展民生实事类审计调查情况

1.“浙派工匠”培训质量有待提升。一是部分培训机构开展的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课时设置不合理,授课师资力量配置较为薄弱。二是区人社局未根据文件要求将培训机构的评估以及教学质量检查和整改等情况向社会公布。

2.“浙里长寿”运营规范性有待提升。一是2021年底益农等6个镇街尚未支付颐乐养老集团五保供养经费311.21万元、医药费43.06万元。二是五保中心的房产因历史遗留原因未办理权证,镇街至今未能移交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

3.“浙里安居”建设成效有待提升。一是部分列入改造提升计划的楼幢未实施。多个项目存在“飞线”整治不到位、燃气管道未全覆盖、小区改造管养较差等情况。部分未来社区创建与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未能同步实施。二是2020年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提升项目社会、个人、物业维修金投入占比仅为2.85%。

三、紧盯重大项目和亚运安防建设开展审计情况

聚焦科研平台、浙大二院萧山院区等重大政府投资项目建设,为顺利有序推进提供审计保障。围绕亚运筹备和保障,对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开展审计调查,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一)聚力攻坚“百项千亿”,开展浙大二院萧山院区、西电产业园等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情况

1.部分合同条款未落实。浙大二院萧山院区项目未按合同约定完成施工图BIM建筑信息模型。

2.建设程序不规范。一是部分“四好农村路”先开工后预算审核,未竣工验收即投入使用。二是萧山区高速入城口整治、亮化提升工程实施未经发改立项、未编制项目概算。城建公寓等五个老旧小区改造合同签订时间早于预算编审时间,广德小区开工时间早于初步设计批复时间。

(二)聚力冲刺亚运决战,开展全域感知智慧安防系统建设审计调查情况

1.全域感知平台使用管理不规范。一是总平台开户申请、修改无书面记录。二是部分账户人员岗位调整,权限未及时调整。三是存在“僵尸用户”、多人混用同一账号等情况。

2.项目建设考核未统筹到位。一是市容AI一期项目至2024年租赁期才满,但2020年即签订二期项目建设协议,一期平台已关闭登录查看权限。二是市容AI二期采购合同约定由智投公司考核,但实际使用单位为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使用,智投公司难以考核。

3.部分系统及监控点位有待优化。一是部分监控点位数量、位置、状态统计不准确。二是总平台二期项目面向全区政务用户开放,仅6个单位申请使用。

4.镇街建设管理薄弱。一是全区已建设的414个智安小区仅124个通过验收。二是钱江世纪城、开发区社会事务划转镇街后,原由平台建设管理的项目、设备及保证金等未全部划转。三是对运维单位的考核未严格按合同要求执行。

四、紧盯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安全运营开展审计情况

聚焦国资运行监管,健全运营管理体系,调动国企发展积极性,对交投集团开展了经济责任审计。围绕国有资产归属清晰、权责明确、配置合理、处置规范、运作高效的目标,结合同级审、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对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进行了重点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1.企业经营效益不高。一是交投集团为项目建设成立的10家新公司有8家亏损。二是萧山新能源汽车公司3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经营合作项目未实施。

2.资产出租托管运营不规范。一是交投集团等部分协议租赁土地未经评估以、协议租赁方式出租房产。二是义桥镇未经公开程序将收储的土地及房屋委托原公司管理。三是义桥镇农贸市场委托公司运营,相关收入未上缴。四是河上老街部分招租未签订合同,部分租金未收取。

3.资产处于闲置。一是楼塔镇2020年向萧山三江供销合作社租入房产有部分闲置。二是原义蓬运管所办公楼自2015年大江东管理体制调整、义蓬运管所撤销以来,处于空置状态。

本次报告反映的问题,部分已经整改到位,部分正在积极整改。区审计局将着力加强整改跟踪,督促被审计单位切实履行整改主体责任,并采取与相关部门联合督查的形式,确保审计整改落实到位,彰显审计监督权威。

五、加强财政管理监督的意见

(一)稳住财政大盘,突出重点领域。一是紧紧围绕“始终聚焦高质量、坚决打好翻身仗、奋力实现全年红”工作主线,落实落细助企政策,激发企业创新创业活力与转型升级,积极应对经济不确定性,为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推动经济加快企稳回升向好。二是加强财政资源统筹、收入统筹力度和收入研判,实施好财源建设和税收共治专项行动,增强财政保障能力。三是切实落实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严格一般性支出和专项支出的范围、严格广告费支出审批程序;加快公物仓建设及运用,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共享国有资产;优化调整支出结构,做好预算收支情况变化预案,确保财政收支平稳运行。

(二)注重运行风险,有效防范化解。一是加强重大政策、重大项目等财政承受能力评估,根据项目轻重缓急有序统筹谋划、多跨协同,有效控制投资总规模,集中财力保障好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护航亚运召开。二是积极应对新一轮镇街平台体制调整、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等带来的影响,加快临空经济区政策出台,加强对镇街平台及部门的政策、项目的统筹力度,避免盲目追求高标准。三是加强对政府债务全口径的预警管控,高度重视国企平台运行等风险,对债务风险较大的单位实行财政资金使用的把关和监管,从严控制调度规模。

(三)深化绩效理念,促进提质增效。一是在加大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要领域财政支撑保障能力基础上,要打好稳增长政策组合拳,细化完善与财政支出密切相关的政策,把握好政策的度与效,做好事前绩效评估,确保政策的前瞻性、科学性与可行性。二是推进全生命周期绩效管理,健全全链条数字化资金监管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细化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相关制度,加大绩效监控力度,深化绩效评价结果运用,建立全面规范透明、标准科学、约束有力的现代财政制度。三是继续推进预算一体化建设,将镇街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和预算一体化管理,推动预算编审科学、精准、高效。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萧山冲刺亚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继续强化审计监督,切实当好“经济卫士”,持续做好常态化“经济体检”。自觉接受人大监督,为萧山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区(县)域范例,努力在省市发展大局中展现更大作为作出贡献!

                                                                                                                                                                                                                                                                              2023年11月17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