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85/2023-48198 成文日期 2023-01-06
发布机构 瓜沥镇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杭州市萧山区瓜沥镇人民政府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3-01-28 13:4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瓜沥镇
分享: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22年工作回顾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瓜沥镇推进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一年来,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人大的监督支持下,坚定“亚运兴镇、融港兴城”的总体方略,在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的合力推动下,攻坚克难促进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2022年,预计全镇完成财政总收入22.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9亿元,均高于上年同期水平。综合实力提升至全国高质量发展500强镇第31位。小城市考核连续3年获得优秀等次。

1.围绕稳进提质,经济运行趋稳回暖

主要指标达成预期。预计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0.16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工业投资23.27亿元,同比增长20.8%。预计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425.68亿元,基本与上年持平,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261.34亿元,同比增长24.8%。

腾笼换鸟开拓空间。扎实开展“四个一批”①推动低效企业整治攻坚,297家低效企业达成年度税收目标任务。推进大和山、荣新、工农3个区块45家企业签约腾退,释放发展空间625亩。深入推进9个有机更新项目,累计盘活存量工业用地299亩,预计可新增产业空间48.6万平方米。提质转型再显后劲。深入推进临港、坎山、党山等3个园区提升工程,实施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制造项目26个,完成国高企认定65家。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个、推进4个,总投资额7.7亿元。加快高端人才引育工程,招引省级领军人才产业化项目和“5213”项目3个。

2.突出均衡提级,城乡建设协调发展

城市功能品质持续提升。启动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镇域详细性规划编制工作,东方、中沙、官一等3个乡村单元规划通过区级评审。有序推进建新路拓宽、建设四路提升和文体中心改造等系列工程。深入实施东灵社区和航坞社区25.4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改造,体量为全区第一。坎山安置房一期建设实现计划进度,祥民家园顺利完成第三次分房。新建8个停车场、620个停车位,完成30公里“四好农村路”建设。共富基本单元走在前列。七彩未来社区提升改造工程基本完工,东灵未来社区综合驿站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临空未来社区实施方案编制有序推进。梅林村成功创建省级未来乡村,与航民村一同获评为市级共富村,“梅林模式”入选全省乡村振兴“十佳”创新实践案例和绿色低碳转型典型案例。瓜沥镇成功创建区级数字乡村样板镇。

内生动力得以不断激发。成功申报省级“和梅共富 全民共享”—大梅林新时代共同富裕示范带。以“1+4+1”共富联合体为牵引推进省农综改项目,梅林村的知名度不断攀升,2022年5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持续盘活村级存量资产,累计实现增收1550万元。实施村级集体经济巩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通过飞地抱团、强村帮扶弱村等“一村一策”的模式,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能力。

3.深化改革提效,治理底盘夯实做强

完善制度体系。率先出台一网统管、微网格、沥家园、信访历史遗留问题等制度文件。织密织牢网格智治体系,形成“1+3+12+160+2283”②的治理架构。践行治理改革。率先发布以“综警网+”为核心的“合沥治”基层融合治理模式,整合“五心一队”③,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在全区首推案件审理委员会、镇级法制审核中心、检察室驻队监督等机制。启用“沥即办”信访平台,25件国家和省级重复信访件全部化解完成。瓜沥镇智治分中心2022全年累计受理事件39275件,办结率99.99%。推进专项行动。落实“除险保安”、平安“大巡防”等专项行动,推进消防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疫情防控等5大类隐患整治,累计排查各类隐患8.7万余处,整改率超过97%,其中消防重点隐患整改率达99.1%。累计开展“综合查一次”3823次,办理案件939件,各项数据均位于全区前列。

4.加快生态提标,环境风貌有所提升

深化全域整治。强势推进“三改一拆”,拆除各类违章搭建3100余处,面积超40万平方米。累计整治市级以上卫片遥感违法用地160宗,恢复耕地面积755.93亩。完成杭甬高速北区块67户遗留征迁户房屋的拆除,妥善化解人民路等3处历史遗留违建问题,成功创建省级街容示范街和高品质示范街区各1个。打造美丽乡村。高标准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推进第五批4个提升村通过验收,目前已创建17个美丽乡村提升村、49个整治村、2个示范村。成功创建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2个、2A级景区村庄8个、A级景区村庄2个。梅林、凤升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瓜沥镇荣获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办好关键小事。持续深入推进辖区垃圾分类工作,创建区级以上垃圾分类示范单元13个。有序推进2个垃圾中转站与50座公厕改造提升项目。15个村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全部完工,纳管接户率达90%以上,5个村成为市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零直排村。

5.聚焦服务提档,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建设人民满意的教育事业。完成坎山初中、长沙幼儿园等园校改扩建项目前期准备工作,航民幼儿园、横埂头幼儿园民转公平稳过渡,名港城幼儿园、光明幼儿园二期改造顺利完成。深化“沥教育•薪火领航”人才计划,新增1名省特级教师。推进全民终身学习,瓜沥社区学校获评浙江省优质老年大学分校。

打造人民满意的健康事业。全力做好区二院迁建项目各项保障服务,坎山卫生服务中心建成萧山区首家省级标准的社区医院,七彩社区、梅林村入选省级五星级智慧健康站,城中社区、七彩社区获评省级无障碍社区。持续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累计接种63.48万针次。成功创建成为国家级智慧养老示范乡镇和浙江省第一批健康乡镇。发展人民满意的文体事业。成功举办第二届伯年文化艺术节、浙江省青少年武术锦标赛和萧山区首届花边传统工艺大赛。杨之华故居纪念馆靓丽开馆,4家非遗工坊入选省级、区级培育名单。签约中国女子棒球队训练基地,举办全国首届女子棒球锦标赛等10余场赛事,成功入选第五批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名单,棒垒球运动成为瓜沥小城市发展新的金名片。

6.促进行政提能,自身建设纵深发展

提升依法行政公信力。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自觉接受镇党委领导、人大依法监督和人民群众民主监督,坚持政府重大事项集体决策、重大工作通报和人大代表视察评议制度。推进案件审理委员会制度,累计审议重大复杂案件23起。提升民主施政向心力。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认真办理镇人大主席团转交的建议意见31件、答复满意率100%。切实发挥各线职能,人武、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关工委、残联、慈善救助等各条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提升高效理政执行力。高效运用政府机关数字化协同办公平台。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中心办理服务和审批事项22.92万件,办结率达99.86%。

提升廉洁从政生命力。规范工程项目管理,镇项目全周期监管系统累计录入工程项目215个,涉及金额3.03亿元。持续推进“码上工程”协同贯通与“智慧印章”全区试点。严格执行“三公”经费标准,将公务接待等费用控制在最低水平线。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们顶住了“三重压力”和“两大变量”交织叠加的严峻考验,在不确定性中找到了确定性,在大变局中坚守着不变量。一年来,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砥砺奋进、锐意进取,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好于预期的成绩,这是全镇上下勠力同心、埋头苦干的结果。这些成绩的取得都要归功于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归功于人大的大力支持、有效监督,归功于历届政府打下的坚实基础和老同志的大力支持,归功于全镇干部群众的努力拼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家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瓜沥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来看,高新技术和新兴产业比重不高,数字经济和新业态、新产业的提速不够有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速度有待加快。从城市能级和内涵来看,环境治理、城市管理、市民素质、交通秩序、旧城改造等方面的问题,距离小城市和“机场城市”的发展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特别是在一些突出的历史遗留问题上,缺乏创新的方法和更加行之有效的措施。从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来看,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等隐患较多,如何有效落实全域风险管控的闭环机制尚需进一步完善。

从队伍整体素质和执行力来看,还存在干事激情不足、作风不够硬和执行力不够强等问题,工作能力、方式方法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对于这些整体发展上的短板和具体问题,我们将采取更有效、更务实、更主动的措施来应对解决。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是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根据中共瓜沥镇第十七届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精神,建议2023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全镇之力干好“一三五八”,即锚定一个“三地三样板”④的目标,围绕“临空启航年、亚运决胜年、共富提质年”三大主题,做好“临空发展保障融合、区域经济稳进提质、城市能级协同跃升、亚运赛会筹备攻坚、共同富裕改革创新”等五方面示范,实施“融港提速、产业集群、亚运攻坚、同创共富、民生提质、文化引领、生态绿美、治理增效”等八大行动。

2023年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规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5%,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1.融入临空发展,承接大平台赋能

助推临空重大项目。围绕示范区“四横三纵五轨”⑤交通网络,完成机场高铁连接线属地征迁任务,推进杭州中环、保税大道南伸等重大交通项目征迁工作。

深入实施示范区组团跨乡镇全域整治项目,保障产业板块、公建配套、异地安置等重点项目用地,主动争取成为临空安置大户,确保2023年征迁企业50家以上、征迁农户300户以上。谋划融港发展布局。围绕临空经济示范区“5+3+6”⑥产业发展规划和“一心一轴五园”⑦产业框架布局,以临港工业园区为核心,加快承接航空服务、先进智造等临空产业分工,着力引育新兴产业、链主企业入驻瓜沥平台,打造集群式产业生态。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企业项目分析调度和跟踪服务,持续加大千名干部助千企活动的走访深度,提高企业困难的化解力度。继续推进高端人才培育引智工程,发挥区“5213”人才项目等载体作用,提升人才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

2.保障亚运盛会,增强大承载功能

服务保障亚运办赛。完成亚运专班21个细分领域的定人定岗,持续迭代场馆运行设计和计划,按需做好亚运道路景观、旗帜标语、路灯亮化和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落实亚运测试赛承办各项任务,高水平完成亚运会、亚残运会的赛事承载保障任务。增强城市功能配套。持续拉伸城市框架,完成建新路拓宽改造工程,加快青六线等一批亚运通勤道路的景观改造提升。启动兴四路、次远路、博兴路、永章路等道路新建工程。启动东方路、运友路、运东路等道路项目前期工作。在三片集镇建成区和地铁站周边新建停车场3个,增加停车位300个。

深化全域环境整治。保持场馆周边、通勤道路、地铁站点等区域长效管理的高压态势,为亚运召开创造干净、整洁、优美的城市环境。加强核心区域城市设计和风貌管控,进一步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建设品质,全力创建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

3.提升治理能力,筑牢大平安基石

完善机制建设。强化融合治理理念,优化大平安体系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合沥治”镇域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形成镇域“融治理”一张网。以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体和后台运行集成中心为核心,打造“1+1+12”⑧社会治理服务空间。深化改革成果。深入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拓展执法保障覆盖面和治理力量的统筹度。加快基层治理应用整体迭代,打通村规民约等行为规范与“沥家园”社会积分的赋分规则体系,逐步形成镇域社会数字化评价。推进矛盾化解。依托“浙沥说理”调解品牌和“一心两翼多点”⑨的调解网络体系,紧盯重点领域、重点人员和重点环节,用好“五调合一”⑩多元调处模式,提升全镇矛盾纠纷化解率。不断深化平安村社创建,依托网格、微网格建设成果,成立74个村社平安巡防中队,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管控”等行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有序。

4.推进共同富裕,促成大联合格局

加快现代社区建设。推动七彩社区B区块场景打造和运营投用,完成东灵社区建设项目并通过省级验收,保障临空社区土地出让和招商等工作。

深化梅林未来乡村长效运营和梅林经验的持续输出,加快航民、凤升、明朗等未来乡村建设进度。完成第五批、推进第六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创建一批美丽乡村示范村、数字乡村样板村。激活共富带富效能。依托大梅林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用好“大梅林”共富联合体和环航坞山共富联合体,打破村域壁垒,推动乡村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串联带动周边村落组团发展。协同推进强村富民。实施飞地抱团、强弱帮扶等结对共进机制,打好低效企业整治、存量资产第三方评估、土地全域整治、村级留用地开发等强村举措组合拳,不断盘活存量资源、拓展增收渠道。

5.发展社会事业,构建大民生体系

促进公共事业发展。实施坎山初中拆扩建一期、长沙幼儿园等改扩建项目。多措并举扩大公办学前教育资源。科学应对疫情防控“乙类乙管”新阶段的医疗服务需求。全面保障区二院迁建项目。突出提升现代社区“为老为小”服务能力。提升保障优享品质。落实瓜沥区块和坎山区块安置房建设计划,改造提升新凉亭、党山等农贸市场。实施城中、塘头、南大房、塘上等危旧房改造提升工程。进一步提高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等社会保障覆盖面,健全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慈善体系,不断强化民生兜底能力建设。深挖精神文化内涵。不断夯实文体中心、棒球公园、任伯年纪念馆和杨之华故居等文化空间的阵地作用,整合多元文化资源。办好第五届“伯年国艺”全国画展,运用第五批省级运动休闲乡镇培育、国家级棒垒球训练基地等有利地位,持续推广武术、跆拳道及棒垒球等优势运动项目,争取更多省市级以上赛事、展会落地瓜沥,打造“体育名镇”金名片。

三、加强自身建设,锻造依法履责硬作风

当前的瓜沥正在开启“亚运兴镇、融港兴城”的最精彩篇章,作为临空经济示范区内最大的板块,省市区级大战略赋能大平台的宏伟蓝图已经展开,我们正面临临空引擎全面开动的历史机遇期,全镇上下务必以坐不住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在更高起点上奋发向前、精诚实干,努力建设高效、法治、务实、廉洁的服务型政府,为瓜沥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一是深入推进政治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着力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始终践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解决好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和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对行政结果的满意度。

二是聚力打造法治政府。坚持党委集中统一领导,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报告制度,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促进行政审批提速增效。进一步厘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边界,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三是持续提升工作效能。深化专班化运作模式,实行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化、目标节点化、节点责任化,促进工作精力向发展创新、改革攻坚和民生工程等领域持续集中。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等程序。

四是坚决维护清廉形象。扎实推进廉政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纠治“四风”,持续缩减“三公”经费。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政府职能,认真执行人大的各项决议,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民主监督,定期听取人大代表和社会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营造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政务环境。

各位代表,蓝图绘就,正当乘风破浪;任重道远,更须策马扬鞭!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凝神聚力、真抓实干,全力开启“临空启航年、亚运决胜年、共富提质年”的全新航程,为瓜沥成功打造“三地三样板”继续奋发笃行、踔厉奋斗!

名词解释:

①“四个一批”:针对低效企业采取跟踪服务一批、重点帮扶一批、依法处置一批、收储退出一批等差异化处置对策,提升低效企业整治质效。

②“1+3+12+160+2283”治理架构:包括1个中心、3个片区、12个组、160个网格和2283个微网格。

③“五心一队”:“五心”即行政执法综合协调指挥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一网统管智治分中心、矛调中心、便民服务中心,“一队”即综合行政执法队。

④“三地三样板”:立足于融港兴城承载地,打造产城人文融合发展的样板;立足于萧山民营经济主阵地,打造传统产业提质转型的样板;立足于小城市试点先行地,打造共同富裕基本单元的样板。

⑤“四横三纵五轨”交通网络:临空经济示范区内外衔接的立体交通网络布局。“四横三纵”是钱塘快速路、红十五线、机场东路、彩虹快速路;104国道、保税大道、头蓬路。“五轨”是已建地铁1、7、19号线和远期规划11、22号线。

⑥“5+3+6”产业发展规划:临空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坚持的“五个导向”“三个圈层”“六大重点工程”的简称。

⑦“一心一轴五园”产业框架布局:“一心”即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一轴”即机场中轴线。“五园”即航空总部区、自贸物流港、会展新客厅、生物科技谷、智能制造园。

⑧“1+1+12”社会治理服务空间:在七彩B区块建设1个瓜沥镇社会治理服务综合体;在人民政府东附楼建设1个集综合指挥、应急管理、执法统筹等功能的后台运行集成中心;以12片组为管辖范围,建设12个合沥治工作站。

⑨“一心两翼多点”调解网络体系:1个瓜沥镇社会矛盾调解中心,党山、坎山2个分中心和74个村社矛盾调解室。

⑩“五调合一”多元调处模式:联调联处一站调、借力数智智慧调、7×24小时随时调、足不出户云上调、自主选择点单调等5项灵活调解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