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3/2022-62487 成文日期 2022-08-03
发布机构 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有效性

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64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03 15: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住建局
分享:

凌国泉委员:

您在区十五届政协第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高质量建设未来社区的意见和建议》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对未来社区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指导。未来社区建设是高质量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新标杆和高水平推进城乡社区现代化的坚强支撑。自2021年8月,未来社区建设牵头工作调整至住建部门以来,我局锚定“样板引领、特色创新、亮点纷呈、成果共享”工作目标,围绕群众所盼、民心所向,奋战奋进、汇聚合力,加快推进未来社区建设落地。截至6月中旬,我区共开展18个未来社区项目创建,其中省市级试点、创建项目14个,区级培育项目4个,受益人口数超13万人。

针对您提到的要深化认识,统筹谋划的建议。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注重规划引领,扩面创建“全覆盖”。一是实行专班化运作。未来社区建设是一项系统、庞杂的工作,自去年住建部门承接未来社区工作牵头职能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于今年年初抽调专人组建区未来社区建设专班,进行实体化运作,建立工作例会、月度通报等各项工作机制,加大对未来社区场景建设的指导、协调和推进力度。二是坚定规划先行方向。由住建牵头,联合规资、民政等部门,已启动编制《萧山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加强顶层设计和指导,计划形成以社区建设规划引领未来社区落地的体制机制,将未来社区建设要求嵌入城乡整体发展布局。目前已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全面启动镇街社区调研,形成现状调研成果。三是加快推进增点扩面。明确试点创建目标,每年各镇街至少争取 1个未来社区创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创建多个,推进未来社区建设提质扩面、迈向纵深。目前,全区22个镇街均完成了至少1个未来社区或未来乡村创建项目意向摸排。近日,根据城乡现代社区建设任务清单及全区共富大会上区委主要领导提出的要求,已再次启动区级储备项目摸排,在数量上进一步扩面。

针对您提到的要错位发展,打造各镇街特色的建议。我们倡导因地制宜,特色创新“显亮点”。一是产城融合特色示范。例如位于科技城板块的传化社区,将围绕构建“创业、研发、生产、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未来产业链,搭建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服务体系。又如毗邻钱江世纪城的未来总部社区,以创新总部经济为龙头,构建以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为核心的高端高质高新现代产业体系,位于启动区块的扬帆社区,将重点结合“邻里场景”“教育场景”,为后续产业的落地,人才的入驻,提供更好的生活配套保障。二是TOD开发特色示范。例如七彩社区创新采用土地混合出让方式,以新建公交立体综合体为导向,将多个场景内容高度融合在约10万平方米的一站式社区邻里综合体中,形成了“原址提升+功能混合+有限投资+多方共赢”公交场站TOD综合开发实践经验。又如浦南社区预留杭诸线、规划地铁15号线位,结合公交首末站以及浦阳江客运码头建设,规划形成地铁、公交中心、客运码头集三大交通设施于一地的TOD综合枢纽,提升未来社区辐射活力。三是生态生活特色示范。例如振宁社区围绕公园社区进行全域盘点,响应群众呼声,新增949平方米篮球公园、1065平方米网羽公园,升级1公里智慧跑道,立体打造全龄健康空间,让社区成为居民健康运动的活力场。又如潮都社区保留原有村落的耕作习惯和农耕文化传承,积极引导安置居民融入未来社区生活,利用约5亩的面积规划潮都农园,让居民体验家门口的功能型绿地公园。

针对您提出的要拔高站位,树立标杆的建议。我们着眼长远,精细推进“优品质”。一是探索“未来+旧改”联动机制。按照全域推进未来社区的要求,积极探索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与未来社区建设联动推进机制,推动相邻的城镇老旧小区成片改造提升为未来社区。以“对老旧小区改造要赋予未来社区理念”的标准为指引,逐步统筹原有小区旧改工作组和加装电梯工作组,加快推进老旧小区“最多改一次”。二是成立项目攻坚专班。督促各镇街成立属地未来社区攻坚专班,全过程推进辖区内未来社区建设。目前14个省市级创建试点项目的实施方案完成率85.7%(传化社区、临空社区未完成);项目开工率64.3%。三是推动群众广泛参与。通过政协民主协商会、民情恳谈会等形式,广泛邀请“两代表一委员”、统战人士、乡贤等各界力量,共商共建未来社区;依托网格党员,与居民保持实时互动,在保障居民知情权的基础上,充分征集民情民意。

结合您提出的意见建议,今后我们将协同相关部门,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聚力规划引领,画好未来社区场景“新蓝图”。加快《萧山区城镇社区建设专项规划》,将未来社区建设理念和要求贯穿到城市建设、有机更新的全过程、全领域。例如设置分级分类的建设标准,指导“面上推广”的工作转型,例如在层级上分为领跑级(高于省标)、示范级(等同于省标)和基本级(部分指标低于省标)。在类型上分为TOD交通枢纽类、产城融合类、人文宜居类等,形成差异化发展、互补共富的大格局。加快公共服务提质达标,联合教育、卫健、民政等部门,按照5-10-15分钟生活圈优化布局公服设施,在规划中落实全域学位资源统筹方案及学校布局建设计划,构建全域托育体系,打造高品质医疗卫生设施,形成一批多形式邻里中心等。

二是聚力连缀成面,夯实全域未来社区“新根基”。针对您提出的互联互通,打破孤立格局的建议,未来我们将在高质量推进未来社区建设的同时,联合发改局、农业农村局、经信局、交通局等部门,在城乡风貌、综合交通、产业发展等方面同步开展未来社区基底工程建设。例如结合“古越萧然地·三江花园城”城乡风貌整治行动,优化社区建筑形态打造全域高品质生态空间和生活环境。结合南站枢纽区建设、城市道路建设、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及公共交通网完善,提升全域交通承载力,依托市心路、建设四路等城市形象主轴,推进轨道交通线建设,串联重点未来社区项目及重要公共服务设施,支撑人流快速通勤。结合开发区产城融合板块、科技产业板块、新街创新产业服务板块、空港临航产业板块建设,推动生命健康、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引导新能源等关联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是聚力集成改革,提升未来社区发展“新能级”。一方面,积极争取省建设厅“强社惠民”集成改革试点(全省确定5个区县),盘活社区资源、资产,整合社区空间等路径,推进社区集成服务,提升城市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另一方面,我们将搭建统一的标准化未来社区智慧服务平台,构建数据驾驶舱、社区物联引擎、应用能力中心、空间数据资产等一体的数字底座,融合治理、服务、营运三端,落地N个应用,赋能九大场景。构建以社区网络层、终端层以及物联网设备接入层为核心的智能感知系统,形成各社区数宇基建,完成社区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快速传递,为未来社区数字化建设提供支撑。

在今后的未来社区建设中,我们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主动融入现代社区总体工作体系,把未来社区作为城乡社区现代化的工作突破口和空间落地载体,坚持产业赋能、示范引领、全域推进,加快打造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绘就“城乡融合、共富共美”美好生活新图景。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我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希望您一如既往地关注我们的工作并提出宝贵意见。

杭州市萧山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2年7月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