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25/2022-62809 成文日期 2022-08-11
发布机构 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主题分类 其他
文号 有效性

对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第127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2-08-11 10:35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分享:

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文化赋能城市公园  提升萧山文化品位——关于提升人民广场等城市公园文化品位的建议》的提案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城市公园不仅能够展现城市生态建设水平,还可以凸显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在为广大群众提供休闲娱乐生态空间的同时,展示萧山区本土文化和特色民间风俗,通过文化赋能,打造特色文化名片。委员经过认真调研思考后写的这份提案,有助于推动萧山区对本土文化挖掘与运用,通过进一步打造特色文化主题公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目前我区正在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充分挖掘本土文化,提升公园整体品位。

一是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园建设中。我区在建设公园过程中一直注重与特色文化的结合:原有的江寺公园、城河公园融入了浙东运河文化及萧山旧时生活场景;知章公园以贺知章文化为灵魂,着力突出历史名人特色;北塘公园以沙地文化为主线,自西向东分别设计了“坍江岁月”、“博浪斗潮”、“南沙风情”三个主题,展现了萧山人民治江围垦场景和沙地传统民俗风情;钱江世纪公园融入了钱塘江潮水元素等等。在2021年新建的科技城生命园、博学园融入了生命基因双螺旋和科技树等体现本地未来产业发展的相关概念。此外,目前在建的亚运主题公园融合了杭州亚运会和运动健身的相关场景。

二是将文化主题深入到公园养管中。我局以全区绿化景观特色布局为定位,通过挖掘本土文化,将深刻内涵寓于景观,计划在本年度的城区绿化改造提升项目中打造特色主题文化公园:打造南江公园为“在水一方,诗画江南”花境式主题公园,打造江寺公园为“光阴流转,梦回千年”古典园林文化主题公园,打造新安公园为“九曲依依,海棠垂丝”海棠主题公园,打造永兴公园为“梅樱飞舞,闲看庭花”城市文化主题公园。

三是将文化点位结合到公园规划中。今年4月份,杭州市规资局发布了《杭州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规划》,萧山区主要涉及西兴运河(浙东运河)和杭甬运河(包括浦阳江和西小江),文化公园的建设将重点围绕浙东官河复兴核心展示园,以及浙东古纤道和萧绍海塘、衙前名镇、义桥老街、新坝船闸、越王城等多处特色展示点展开。我区在公园建设中将继续严格依照相关规划,结合本地文化,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开展特色花事花展,呈现鲜明萧山元素。

在公园方面,我局主要负责养管工作,特色活动多以花事花展的形式开展。春节期间在人民广场、江寺公园的春节小品布展,以亚运福娃、动漫虎、红灯笼与“跨湖桥”等元素搭配点缀,象征萧山悠久的人文历史底蕴;此外,在江寺公园、南江公园、城河公园、永兴公园、市心广场5处点位设置迎亚运倒计时牌及公共艺术装置,除了会徽、口号、吉祥物、核心图形、体育图标作为基础元素外,还采用了萧山地区古建筑风貌与本地的湘湖元素,并结合萧山--奔竞不息永立潮头的口号,将萧山科技文化、历史文化与亚运元素进行了很好的融合,共同来呈现萧山区的亚运氛围,以艺术装置助力萧山迎接亚运盛事。同时,我局将全力支持与配合区文旅局、博物馆等相关单位在公园内举办特色主题活动。

三、充分重视文化功能,吸引文化机构入驻。

在公园的养护管理中,通过多种渠道吸引文化机构入驻公园,联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展览、讲座、竞赛、研讨、培训、参观等,提高公园吸引力,提升城市文化活力。目前,我局在养管的公园内共吸引了9家文化机构入驻,包括拳友联谊会、萨克斯协会、湘悦书画艺术馆、天石微雕艺术馆、湘湖映雪庐艺术馆、燕云艺术团、晚觉斋陶瓷艺术馆、金剪刀剪纸艺术团、石雕艺术馆。相关文化机构通过开展文化活动,丰富了公园的文化内涵,完善了公园文化生态。下一步计划根据相关文创团体需求,继续与其开展深入合作,为广大市民提供多样的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打造接地气、有内容、开放共享的以公益与文化为主题的园林模式,为城市增加新的亮点。

四、增设亲民便民设施,强化公共服务意识。

一是强化公共服务意识,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增设便民设施。西河公园、南江公园内设置了母婴室,母婴室内洗手台、尿布台、座椅、桌子、尿不湿、纸巾、洗手液等各种设施、用品齐全。此外,我局还在城区11个公园内安装AED自动体外除颤器,切实保障居民生命健康安全。在今年城区改造项目中,对部分公园的功能布局以及设施进行优化,在公园内建设长廊、亭子,增加运动器材以及座椅,更好的满足市民群众游憩的需求。后续,我局将继续深化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对便民服务设施的改造提升,为广大市民游客提供更多温馨、便捷的服务,积极打造和谐美丽的生态文明公园。

二是关注不同群体需求,通过多样化功能融合打造便民空间。人民广场利用地块优势,将周边商业购物与公共交通、公园休闲融为一体,结合地面公园、配套设施提升改造,构建地下、地上整合有序的慢行系统,打造一个集交通、休闲、文化、商贸、防空等功能为一体的“地下综合体”,使人民广场成为一个展现萧山城市形象的窗口,是萧山的城市名片、居民的生活舞台、开放的活力商圈、便捷的交通枢纽、共享的生态绿地;铁路杭州南站东西广场内设置了对妇婴、儿童、老人等群体的人文关怀设施,地下商业部分开设了便利店、小吃店、咖啡店等小型商业体,满足了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建设中的城市文化公园定位为一个生态式全龄化、全时段、“五馆合一”的一站式文化综合体,项目包含了青少年活动、妇女儿童活动、绍剧艺术“三中心”与美术馆、非遗馆“两馆”,计划为市民打造一个覆盖全龄段的友好城市人文公共空间。

下一步,我局将协同区住建局、区城投集团等相关单位持续推进城市公园打造。

一是通过城区绿化改造提升项目完成南江公园、江寺公园、新安公园、永兴公园文化主题公园建设,以公园管理房为载体,引入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在日常的养护管理中,通过节日小品、花事花展等形式进一步弘扬本土文化,提升公园品位,通过精细化管理模式增设亲民便民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

二是按照人民广场现有条件,结合上级及相关业务部门规定,积极探索增设母婴室、直饮水、自动售货机、充电设备、自助雨伞等配套设施的可行性,尽力满足各种场景下群众需求。

三是在新建公园过程中,充分考虑场地现状和地域文化资源,特别是在设计环节,向方案评审牵头单位区发改局建议,邀请区文联、区文旅局等单位参加,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向公众展示地域非物质文化,使游客和市民在游玩中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感谢您对城市管理的关注和关心,也希望您一如既往地支持我们的工作。

杭州市萧山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6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