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打造全省首个全生命周期场景式自贸审批服务专区

发布日期: 2022- 06- 15 09: 0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区商务局

自贸萧山区块政务服务中心梳理核心业务、推进多跨协同、模拟应用场景,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覆盖审批全流程服务,打造“一区一库一机制+N场景”(即:一个专区通办、一个“绿”库覆盖、一套机制、N个场景服务。)的全省首个场景式自贸审批服务专区。

一个专区通办:依托萧山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资源集聚优势,打破现行“审批找窗口、协调找部门”办事体系,以群众、企业诉求为导向,创新性开辟自贸审批服务专区,即凡涉及萧山自贸区块审批服务事项清单内业务均可在专区内实现“一站式”办理。

一个“绿”库覆盖:聚焦智能制造、临空物流、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建立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代办项目库,为重点区域重大项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审批协调与代办服务,最大幅度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材料、优化审批流程,目前,结合数字化改革,正在探索研发全区审批代办项目库小程序,进一步实现项目管理实时化、动态化、痕迹化。

一套机制保障:创新推出“专员精准导办、部门联动办理、靶向协调代办”的便民利企审批服务保障机制,即择优配备5名自贸审批政务服务专员,同步强化“N”个部门后台审批力量,实行“全科型”专员业务受理、“联动式”部门分类审批、“管家式”审批协调代办,从制度上保障专区顺利运行。同时,根据自贸区企业特色需求,提供中英文多语言等附加服务。

N个场景服务:融入自贸区“开放包容”的理念,在线下无窗和线上“云”窗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项目个性化需求,延伸多个服务场景,推行“N+”场景沉浸式优质服务。一是优化专区布局,撤窗口、设卡座,深化集成服务和无差别综合受理模式,对咨询答疑、自助办理、圆桌指导等提供“零距离”无窗化服务。二是开通线上“云”窗,专职代办员和相关业务部门首席审批代表将以“面对面”的形式,通过“云”窗实时对报批注意事项、申报流程、技术规范开展预审指导。三是绘制“企业画像”,综合分析、精准研判、量身定制,绘制项目专属报批全流程图和进度时间表,通过上门走访、实地踏勘、专题协商等方式,提供精细化、套餐式服务。

在主要做法上,开放式无窗服务,为自贸区范围内企业项目提供一对一vip管家服务,同时,扩面审批服务联办领域,努力实现一次申报、一并审批、一同出证,现已推出如非国有投资工程发包备案等9批联办事项,涉及住建、招投标等13个部门20个事项。梳理动态性清单指南,以进驻区行政服务中心事项为底本,针对自贸区企业特点和需求,科学梳理了一张涵盖25个部门共420个审批事项的动态清单,同步编撰《萧山区自贸审批服务专区标准化服务指南》。打造全科型专员队伍,择优配备5名自贸审批政务服务专员,实行“全科”业务受理,同时依托区行政服务中心审批资源集聚优势,强化“N”个部门后台审批支撑力量,合力打造一支专业、优质、高效的政务服务队伍。建立数字化创新运用,通过热线、网络、移动三平台,畅通自贸区审批“云上服务”之路,“在线导办+5G远程协办”的模式,将办理环节靠前延伸,横向联动部门对流程材料进行预审查,及时查漏补缺,降低退件率,缩短审批时间,确保审批事项在正式受理后一次性办结。提供专班化精细服务,成立自贸五大产业审批保障专班,以政务服务私人定制咨询业务为实践载体,以上门“把脉”、专题“会诊”、容缺受理、优先办理等多种方式,设计“一企一策”审批流程图,为企业注册、基建报批、配套服务提供全流程服务。

目前全生命周期场景式自贸审批服务专区已取得不错成效。评价满意度大幅提升,自贸审批服务专区自试运行以来,通过再造办事流程、精简申报材料、压缩审批时限,已累计接受咨询1500余人次,现场受理事项逾百件,实现了回复率100%,办结率100%,满意度100%。项目审批速度明显加快,在专区内通过审批协调代办服务绿色通道,采取容缺受理、上门指导等方式,协调解决了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三期配套东区国内货站工程项目等15个重大企业项目52个审批难点堵点,较常规报批时限缩短50%以上,打造了项目审批服务的“萧山版本”。复制效果同步推广,通过专区“试验田”的功能,已逐步试点推广开放式无窗受理、数字化服务、一企一策审批等新模式,自贸区审批服务专区已不仅仅满足于自贸试验区企业群众常规办事需求和重点服务于该范围内的重大企业项目,而是通过一站通办、云上智办、高效快办、满意好办等试验型成果,成为了全区审批服务的样板窗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