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4/2022-60269 | 成文日期 | 2022-05-31 |
发布机构 | 生态环境萧山分局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文号 | 有效性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现发布《2021年杭州市萧山区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一、综述
2021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萧山区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和满意度。全区2021年优良天数306天,大气优良率为86.9%,污染天数46天,首要污染物主要为臭氧和PM2.5,六项主要污染物中二氧化氮、一氧化碳、PM2.5、二氧化硫浓度较2020年同期有所下降,臭氧、PM10浓度有所上升;全区地表水国家、省市各级控制断面和交接断面均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要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100%达标。
二、水环境
(一)地表水环境质量
2021年,萧山区江、河水系包括浦阳江(永兴河)水系、萧绍河网(内河水系、沙地内河水系和城区河道)共设置区控以上监测断面17个。经监测,全区主要河流水质均为Ⅲ类及Ⅲ类以上,其中达到Ⅱ类水体的断面有9个,分别为浦阳江出口、金山村、临浦、小砾山、临浦水厂、义桥水厂、来苏大沿、管村回笼桥和下湘湖桥。与2020年相比,临浦、临浦水厂和下湘湖桥断面水质从Ⅲ上升为Ⅱ类,其余断面水质类别保持不变;饮用水水源地和湘湖萧山饮用水水源区水质均达到Ⅱ类水功能区要求。
2、饮用水水源保护
基本完成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划分与优化工作。开展饮用水水源地疑似建筑排查,排查发现问题均制定整改方案并通过省级专家论证评估,23个问题已通过区级验收。
3、水污染防治
编制《萧山区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对浦阳江出口国控断面所在水体开展走航分析。完成进化镇浦阳江生态缓冲带、湘湖越王路生态缓冲带以及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河湖生态缓冲带建设二期3条生态缓冲带建设。
扎实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建设,开展2个镇街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创建。组织5次园区企业培训,服务指导企业318家。对已完成创建的20个镇街34个工业园区(集聚区)220余家企业进行“回头看”,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三、大气环境
1、城区大气环境质量
2021年,根据大气自动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统计,国控点(实况)有效监测天数352天,优良天数306天,污染天数46天,大气优良率为86.9%,全年污染天数中,首要污染物依次为臭氧、PM2.5、PM10和二氧化氮。
2、酸雨状况
全年酸雨率为69.4%,同比下降28.4%。全年降水的pH值最低值为4.85,最高值为5.96。酸雨程度处于中等水平。
3、大气污染防治
区大气办实体化专班运行机制持续优化,督查和整改各类大气问题2000余个。开展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暨百日攻坚行动,开展裸土堆场、餐饮油烟、工地和道路扬尘等专项治理行动。完成50套道路扬尘在线监测系统和16套镇街高空铁塔瞭望系统建设,实现对道路扬尘和露天焚烧的实时监控。完成72台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和6台工业炉窑颗粒物治理,开展5个工业园区(集聚区)废气面源污染治理,完成38家印染企业废气无组织排放改造,推进29家合成化工与化纤聚酯企业泄漏检测与修复。
制定发布《关于调整杭州市萧山区国三及以下载货柴油车禁行区域的通告》,将国三及以下载货柴油车禁止通行管理范围扩大至萧山区全域。划定61.93平方公里为萧山区禁止使用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全年累计检测机动车尾气203366辆。完成全区30座年销售汽油量大于5000吨加油站在线监控系统安装联网和11座加油站油气三次回收改造。
四、声环境
1、区域环境噪声
2021年,萧山区设26个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从监测结果看,区域环境噪声等效声级为54.9分贝(昼间),评价等级为“较好”。
2、功能区噪声
2021年,萧山区设5个声环境功能区噪声监测点位,从监测结果看,功能区噪声均达到相应标准。
3、道路交通噪声
2021年,萧山区设28个道路交通噪声测点,昼间道路交通噪声为68.0分贝,道路交通噪声评价为“好”,超标路段占总路段长的26.9%,比上年下降20.9个百分点。
五、固体废物
1、工业固体废物
2021年,全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约为78.98万吨,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量约为77.21万吨,综合利用率为97.8%。
2、危险废物
2021年,全区共委托处置工业危险废物6.40万吨,处置种类主要为飞灰、废酸、废矿物油、废乳化液、表面处理废物、电镀污泥等,利用处置率100%。
3、推进“无废城市”建设
2021年是萧山区“无废城市”建设的第一年,全社会积极参与,建成“无废园区”、“无废学校”、“无废小区”等“无废城市细胞”共57个,完成城乡生活垃圾减量化等各项建设指标共34个,固废体系建设等相关任务47个,固体废物集中收集、处置工程5个。
六、生态建设
1、生态文明创建工作
梳理2018年-2020年37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指标和两项基本条件台账资料,形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申报材料。完成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2021年度复核工作。成功创建市级绿色学校8家、区级绿色学校25家。
2、生态文明建设亮点探索工作
承办杭州市5·22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日活动。完成对湘湖水生生物和鸟类多样性调查评估。湘湖生态环境导向(EOD)试点项目被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文确定为全国首批36个试点项目之一。美丽萧山建设不断推进,获评“美丽浙江十大样板地”。
七、专栏
1、建设项目环境管理工作
2021年,审批建设项目环评251个、零土地技改备案49个,总投资207.40亿元,其中环保投资1.78亿元。夜间建筑施工审批2768家次,辐射审批6家次。
2、污染源自动监测监控系统建设工作
2021年,萧山区联网并验收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共257套,其中废气121套、废水136套。建设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控站房视频监控494套。
3、环境法制建设
围绕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开展普法,启动“八五”普法工作。加大案件审查力度,提高行政决定的执行力,共下达处罚决定书149份,处罚金额2039.022万元。强化部门联动执法,依法审查并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刑事犯罪的环境违法案件2件,行政拘留案件6件。
4、辐射管理工作
全年共受理辐射安全许可证申请、延续和变更初审89家。收贮闲置和废弃放射源34枚。至年底,全区纳入监管的辐射工作单位263家,其中放射源应用单位23家(非密封放射性物质应用单位2家),工业射线企业22家,医用射线单位218家。全年辐射安全事故为零。
5、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
完成工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扩散排查方案编制及12家地下水污染重点企业管控(治理)方案编制工作。完成16家土壤环境污染重点监管单位隐患排查、污染防治责任书、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报告、自行监测报告工作。完成21个变更用途地块的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评审,保障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6、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工作
开展工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整治工作,完成91家企业VOCs深度治理,160家涉VOCs许可证重点管理企业污染排查,26家企业原辅材料源头替代,10家企业低效设施改造升级,全年削减VOCs排放1321余吨。编制《萧山区印染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清单》,完成印染企业污染排放量核算和面源污染总量调查。
7、应对气候变化与“双碳”工作
在全市率先完成应对气候变化“十四五”规划编制和专家评审。完成2020年度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开展全区碳达峰总体方案及“6+1”领域专项方案编制。开展低(零)碳试点创建,申报低碳社区1个。积极推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成127家企业2015-2019年碳排放数据核实。联合人行、建行开展绿色金融项目,完成全区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完成105家2020年度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复查工作。
8、主要污染源总量审核及排污权交易工作
推进完成2个水减排中水回用项目、3个非电行业工程减排项目和3个集中供热减排项目。据初步核算,共计削减COD排放量36.24吨、氨氮排放量0.62吨、氮氧化物排放量78.12吨、VOCs排放量1321吨,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减排任务目标。24家企业完成主要污染物总量审核;13家企业完成排污权申购;10家企业完成总量出让;开展排污权租赁工作,助力企业增产增收。
9、环境监测工作
全区重点排污单位废水、废气、VOCs等各项执法监测任务圆满完成;各类执法、举报、应急监测有序开展;水、气、声等各类环境质量常规监测按计划实施;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运维工作有条不紊。全年累计获取手工监测数据1.6万个,开展自动监测站点数据审核300余万个。
10、生态环保督察整改工作
开展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和交办信访件整改销号工作,全面落实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和整改情况“回头看”。完成省委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督察迎检工作并组织问题整改。
11、环境宣教工作
充分发挥宣传工作的作用,在省级以上媒体宣传报道12篇次,萧山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平台推送568期。结合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低碳日、绿色亚运年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钱江水处理厂参观活动、“生态萧山 你我同行”绿色答题活动,打造生态萧山主题地铁专列,设计制作“美丽萧山 共建共享”主题科普宣传栏展板1780块,在全区行政村356个科普宣传栏、150个单元梯媒展示。全年曝光典型环境违法案例14起。
12、环境安全及信访和提议案办理
对全区45家重点风险源企业每季开展环境风险源排查,对154家一般风险源企业开展双随机检查,完成186家环境风险源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备案,对2处区级环境应急物资储备点进行应急物资补充,开展区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组织重点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在线培训,督促指导82家企业落实重点环保设施环境安全评估、加强应急演练、消除安全隐患、预防环境事故。全年无较大及以上等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
全年共受理各类环境信访2555件,信访总量同比下降26.45%。信访按期受理率、按期办结率均达到100%。2021年主办区人大建议2件、区政协提案2件,协办市人大建议2件,区人大建议5件、区政协提案5件,满意率均达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