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投资萧山 >>投资动态

圣奥集团:“小微工厂”助力产能提升

发布日期:2022-04-11 09:20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区
分享:

企业如何修炼“内功”?主营办公家具的圣奥集团的做法是,大力推行“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创造性实施“小微工厂”。2021年企业人均产能提升19%;除疫情期间外,近年来人均工资每年增长15%以上,比业内平均工资水平高出10%。

2015年,一道难题摆在了圣奥集团面前。企业接到的订单里,有一部分是客户定制的小批量产品,容易影响标准化、批量化的大型生产线效率。

“破题”的关键,便是企业实施的“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依托这一模式,企业把小批量、定制类产品订单从企业大型生产线中剥离,组建一个20人左右的小型生产线,再从企业中划出一些设备、场地等,专门生产订单批量小、定制化程度高的产品,形成“小微工厂”,解决企业既要“做大”又要“做小”的问题。

“‘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就类似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比如以前是1000人集体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如今1000人变成100个家庭,责、权、利紧密结合,多劳多得。”圣奥集团相关负责人刘建堂介绍说,依托这一模式细分出来的“小微工厂”,是一种虚拟的经营单元,并不是“一刀切”变成完全独立的“王国”,“就像若干细胞一样,拥有独立的一些功能”。

而“阿米巴经营管理模式”的本质特征,是财务虚拟独立核算。“‘小微工厂’其实就是一个‘虚拟公司’,‘工厂’设有一个‘阿米巴巴长’,相当于‘公司’的独立经营人。场地‘租’给‘公司’经营人,设备‘卖’给经营人,20多名员工的工资、奖金、社保等全都记账到经营人头上。每个月、每个季度或每年‘公司’都会输出报表,全年的订单数量、盈亏程度等情况一目了然。”刘建堂说,这样一来,“公司”经营人会费尽心思去提高效率、提升品质。

41岁的何惠昇,是圣奥集团“小微工厂”的一名“阿米巴巴长”。2008年入职时是企业生产车间的一颗“螺丝钉”,一心一意做精产品。2016年摇身一变成为“虚拟公司”老板,带领团队自主经营。“通过这种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明显提升。”

像这样的“小微工厂”,在圣奥集团萧山基地有2个,每个大概有20人。作为萧山区产业工人培育基地,圣奥集团始终聚焦共同富裕目标,聚力“人人跟党走”“人人提技能”“人人懂改善”“人人创价值”“人人有保障”五大行动,着力打造共同富裕“幸福共同体”,使广大产业工人真正成为新时代的企业“主人”,为高质量建设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企业创新力量。(童宇倩  瞿波  陈淑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