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54/2022-56703 成文日期 2022-02-14
发布机构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分类 政务公开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日期:2022-02-14 17:2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分享: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2021年工作回顾

围绕数字化改革发展方向,按照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要求,坚持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双轮驱动不动摇,全力打造全国一流开发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产业数字化第一区,勇当“重要窗口”示范样板的最强增长极。

一、围绕目标任务提质增效,实现经济发展平稳运行。

经济运行有新成效。截至12月,开发区本级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8.6%;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完成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2.8%;完成规上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

自贸建设有新进展。成立自贸区建设领导小组,自贸试验区管理局和自贸试验区服务中心挂牌。26个项目进入了自贸区萧山区块重点统计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达200多亿元。

上市工作有新突破。新增上市企业3家,新增区级上市后备企业4家。

低效企业整治有新作为。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制定《低效企业整治提升实施方案》,列入萧山区名录的企业全部完成《履约监管协议书》签订。

创新能力有新提升。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85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78家、市雏鹰计划企业34家。新增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家,新建市级及以上研发机构35家,1家企业入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5家企业入围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杭州湾信息港、传化国际科创园成功入选杭州市2021年高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园。浙大科创中心碳化硅单晶技术、碳化硅半导体芯片相关项目以及传化精细化工环保印染项目入选2022年度浙江省“尖兵”计划立项清单,西电研究院获批2021年度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浙大科创中心和广科安德分别入选2022年度省级重点实验室。

二、围绕数字赋能全力引导,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突破。

写好制造业服务业转型升级“双答卷”。制定《开发区制造业数智提升三年行动计划》,7家企业入选市级“未来工厂”体系培育名单。实施智能制造项目72个,建设“开发区数智楼宇系统”。

下好服务企业群众现实需求“一盘棋”。精心运用好亲清在线、城乡统筹等平台,实现在线项目“小时制”审批。加快平安社区数字化系统建设应用,数字工作室建成率达100%。

织好社会治理高效有序“一张网”。建设全量信息视图、全域感知体系及网格,推动智安小区增点扩面。

数字化促进服务提升。启动“智造+”服务平台,搭建智能数据平台,创新专班服务机制,深化信用园区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绿色低碳园区、省四星级食安办。

数字化赋能平安建设。聚焦电诈,开启AI 反诈防控先河,聚焦共享,拓宽AI 反诈复制之路,聚焦创新,打造AI赋能新兴模式。

三、围绕“双招双引”聚力攻坚,实现优质项目加快落地。

抓招商,聚焦项目高精尖。成功招引一批亿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104.5亿元,包括美国开市客(Costco)项目,华擎半导体项目,美满芯盛智能传感器与5G芯片制造项目等高层次项目。

抓项目,聚焦建设高效率。6个项目列入省重大项目,3个项目列入省市县长“152”项目,62个项目列入萧山区“4286”产业载体项目。

抓培育,聚焦成长高速度。新增2家企业入选2021杭州独角兽榜单,累计达到4家;新增7家企业入选2021杭州准独角兽榜单,累计达到15家。

抓引才,聚焦人才高层次。超额完成“5213”计划等人才项目注册落地任务,签约落地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院。开发区各项人才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招才引智排名位居全区第一。

四、围绕重点平台倾力建设,实现创新动能不断挖掘。

信息港小镇信息港六期及杭州市集成电路产业园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其中六期南区块已落户项目35个;北区块已储备15个优质项目,并拟建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平台。

机器人小镇成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集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50余家, 15万平方米产业配套和生活服务综合体即将投入使用。

科技城成功招引九紫新能、致众科技、全球家、浙工大梦工场等。竞潮小学、尚德幼儿园开学开园,尚德科技城学校完成方案及初步设计报批,邻里中心开业,光环梦中心开工建设,加快建设 “三谷一园一基地”创新载体。

三江创智新城实施重大建设工程9项。威雅实验学校顺利完工并于9月开学。签约落户重点产业项目10家,引进E类及以上人才约15人,注册各类企业34家。

绿色智造产业新城“三纵五横”路网体系加速成形,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全面铺开,恒逸逸通、盛元二期、奥展航空、万鼎科技等一批产业项目落地。

浙大国际科创中心顺利完成启动区块一期、二期改造,新建区块COMS平台主体结顶。累计引进技术研发人员429人,其中两院院士3人。

西电杭州研究院第一批研究生顺利入学,已组织开展产学研活动40多次,并与当地及周边8家企业达成共建联合实验室意向。

五、围绕产城人文深度融合,实现社会和谐全民共建。

坚持规划引领。开展美妆小镇概念规划,完成未来交通小镇启动区块、浙江绿色智造产业新城、三江创智新城城市设计等。完成桥南单元产业配套用地规划专题研究。

完善配套建设。正在开发建设的安置房总面积达500万平方米。信息港初中、天德路幼儿园等建成投用,开欣幼儿园、市北东幼儿园、市心初中等加快推进,启动嵌入式幼儿园试点建设。信息港文体中心、人才公寓、市北东邻里中心、市心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抓好平安建设。持之以恒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机制,统筹推进交通安全整治,加大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力度,开展建设领域“无欠薪”“安全护航”长效整治。扎实推进安全生产风险普查、“平安护航建党百年”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燃气等领域安全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等。

强化发展保障。多措并举,全力缓解资金保障压力。集中财力保障重大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以土地全域整治为抓手,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释放土地空间,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完成工业园区大气污染治理目标任务和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验收。

六、围绕队伍建设共创亮点,实现团队协作高效有序。

全方位增进干群关系。持续开展“民情双访”工作,将“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等活动贯穿全年。深入推进党员领导干部大走访活动,组织党员投身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全领域提升干部队伍。抓实思想工作,抓好业务能力,抓牢清廉建设,抓深队伍融合。围绕队伍建设共创亮点,实现团队协作高效有序。

2022年发展思路及工作计划

围绕数字化改革发展方向,坚持创新引领发展,强化数字经济与新制造业双轮驱动,全力构建以数字经济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主动对标国内一流开发区,以“尽快跻身国家级第一方阵”为总目标,咬定“一大目标”,尽快跻身国家级第一方阵。依托“项目攻坚”和“科技创新”“两大羽翼”。坚持“项目是关键、数据是结果、形象是体现、理念是经营、要素是保障、平安是基石”工作导向,打造定位更高、路径更清、体制更顺、活力更足、协同更强的产城人文融合新高地。

一、坚持强基固本,在高素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兵团化作战,专班化运行。围绕区委区政府“兵团化作战、专班化运行”的工作机制,集中下辖“五大兵团”优势兵力,齐心合力、协调联动,兵团尽锐出战,打好高素质队伍攻坚战。

坚持高效运作,凝聚合力促发展。统分结合+点面兼顾,提升精密合作力度;一线指挥+一线办公+一线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干部+企业家亲清服务之家,提升核心团队竞争力,在高素质队伍建设上实现新跨越。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过硬队伍。积极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提高业务能力,加强学习,形成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加强廉洁教育,守牢底线,做到警钟长鸣,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

二、打好高质量产业攻坚战,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重抓主攻项目。 重大项目集群式发展+智能制造项目爆发式增长;做深做精上海、深圳“飞地”先行区;推动重点目标企业设立区域总部、落地产业化项目。

加强自贸建设。围绕自贸区重点产业,发挥外资企业和国内龙头企业优势,不断做大重点产业规模.

聚焦有机更新。盘活用地,打造高品质特色产业空间。坚持一园一业、一园一品原则,建设专精特新的小微企业园。力争2022年新增省级小微园区5家,三星级以上园区3家。

三、坚持数字赋能,在区域协调发展上实现新跨越。

突出创新引领。布局名校+名企开放新格局,引导企业积极建设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力争全年新引进培育市级以上领军人才18名、区级及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3家。

加快数字化转型。积极引导辖区内优质企业开展产业大脑建设。建立数智提升项目库,建立重点企业联系机制,建立数字经济企业清单。拓展服务业数字化场景应用,用好数智楼宇系统等应用场景。

加快载体建设。信息港小镇推进杭州湾数字健康创新谷、集成电路产业园等工作,加快信息港七期项目建设。机器人小镇实施“122”工程,加快打造小镇IP。科技城大力推进浙大国际科创中心、西电研究院等重点项目建设。绿色智造产业新城加快推动恒逸逸通、盛元化纤二期、奥展航空等一批产业项目建设。三江创智新城加快推进中国电信、杭齿、浙报等重点项目。

四、打好高品质环境攻坚战,在打造产城人文融合新高地上实现新跨越。

全力保障重点工作。根据统筹联动、跨界融合、扁平高效的原则,成立亚运筹备专班、腾笼换鸟专班、自贸区建设专班、萧滨一体化专班、总部经济专班、未来社区专班、大平安专班七大工作专班,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确保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统筹推动多规融合。抓紧统筹规划,优化城市业态+形态,实现立体式发展。提升蓝绿空间+增强公共服务基础,实现生态化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服务环境,实现融合式发展。

夯实民生保障基础。强化联防联控,持续严格抓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推进夜景亮化、通勤道路提升改造、生态河道治理、“污水零直排区”创建、“雪亮工程”、“天网工程”、“智安小区”等项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