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 美好教育
应该美美与共
乡村振兴 教育先行
迈向共同富裕
2月9日上午,区教育局召开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推进会,就如何把握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工作的实质内涵,在深层次和关键性问题聚焦发力,全面推进全区义务教育向优质均衡发展提出意见。
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俞沈江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教育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吴金炉,区教育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金栋华,区教育局相关科室,城区、南片和浦阳江教育指导中心,以及相关学校负责人参加会议。
工作目标:通过实施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探索并建立偏远乡村与城区共建共享优质基础教育资源的常态化机制,围绕需求,聚焦弱项,专业诊断,整合资源,点面结合,示范带动,引领教学教研,促进教师成长,改善教育生态,辐射推动全区域义务段教育发展,高质量打造城乡美好教育共同富裕样本。
会上,俞沈江指出,启动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工作是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萧山教育发展成为“全市率先、全省领先、全国争先”教育的必要举措,更是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相关单位和学校必须要增强大局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敢于担当作为,以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工作方案为指导,加强管理,系统谋划,综合施策,将各项工作抓细落实。
对于目前萧山的城乡教育共同体建设情况,俞沈江认为,有四个特点:一是有基础,二是有依据,三是有信心,四是有差距。萧山已经构建了“1+8+x”教共体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创建了途径,为教师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学生成长创造了机会。下一步,在开展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行动中,相关单位和学校要清醒地认识到短板和不足,有效处理好四对关系,促进城乡学校科学、协调、均衡、优质发展。
质量和数量的关系
要切实做到确保数量与注重质量并存。各选派学校要结合对口学校需求,以持续提升学校品质为指向,组建优秀的教育服务团队,有效激活校际间教师的交流,提升对口学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
需求和要求的关系
要切实做到落实需求与明确要求并存。要以对口学校的需求为基本导向,落实教育服务各项安排,并明确工作目标、服务形式、考核管理等内容,推动教育服务工作有序高效。
上来和下来的关系
要切实做到服务锻炼与成长发展并存。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工作是双向互动的,要始终牢固树立全局意识和共赢意识,以“共建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价值取向,形成选派学校和对口学校平等、互动、共赢高质量协作格局。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
要切实做到个体成长与集体发展并存。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校际的共同发展是持久的、连续的,既要推动教师的个体成长,也要推动学校的全面可持续发展,从而辐射全区域义务段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俞沈江强调,在推进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行动中,相关科室要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相关责任部门要同步跟进,形成合力,建立常态化运行合作机制,相关学校要抓住高质量发展契机,促进自身补短,逐步自我完善,在协作中进一步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使优质资源充盈起来,优秀教师流动起来,优质资源共享起来,从而推进区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会上,人事科围绕组团办法、服务形式、团队管理等内容,解读了《萧山区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试点行动方案(讨论稿)》。与会人员结合实际情况,对《方案》内容开展交流。
优质均衡 共同发展
落实组团式教育对口服务行动
最终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合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