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54/2022-66802 | 成文日期 | 2022-05-07 |
发布机构 |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文号 | 有效性 |
钟玲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五届一次会议上提出《关于新时期萧山信息港小镇 2.0 发展的建议》的提案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信息港小镇自2016年正式创建以来,不断促进生态、生产、生活“三生融合”,致力于打造钱江南岸中央创新区、全省数字经济第一镇。作为全区产城融合的标杆和窗口,信息港小镇在2019年被正式命名为省级特色小镇后,按照省委省政府对特色小镇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指示,进一步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总方向,努力打造“产业更特、创新更强、功能更优、形态更美、机制更活、辐射更广”的2.0版本。针对您的建议相关部门专题研究,具体如下:
一、牢固树立产业链思维,强化政策扶持力度
2021年底,全区正式开启兵团化工作模式,其中开发区市北区块以信息港小镇为核心打造数字总部基地。在产业布局上,基于信息港小镇多年来的数字经济产业基础,市北区块重点布局高可靠性芯片、AI医药两大产业链,并牢固树立产业链招商思维,进一步促进产业集聚。一方面积极对接清科资本、容亿资本等专业机构,深入进行行业研究,制定产业链发展规划,完善优化市北兵团招商项目政策;另一方面小镇当前集成电路、直播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信息港小镇借助兵团力量积极对接区级相关部门,由区政府牵头加快进行行业专项政策的研究,争取尽快出台惠及企业。
二、充分发挥辐射效应,做好产业空间保障
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人才的不断涌入,小镇产业发展空间也逐渐紧缺。2020年,10万方体量的小镇六期杭州湾数字健康创新谷(南区块)在建设一年后正式开园,由此信息港正式开启“一镇多园”的发展模式。目前,依托政企合作、市校共建、存量盘活等途径,小镇已有一至十期近300万方的创新载体和总部大楼。2021年以来,信息港九期、六期北区块相继建成投用,增加产业空间近17万方;原有核心区加快“腾笼换鸟”步伐,梳理腾换低效空间近万方;同时科学规划市北区块内近25.7万方可利用的总部大楼空间,为优质项目做好载体保障。此外,市北区块加快推进城市有机更新,现已收储未用地块15个,存量用地企业40家,已拿地重点产业项目14个,计划或在建有机更新项目4个。通过专题协调、现场督察、重点约谈等举措,紧盯项目建设进度,确保智慧电力科技总部大楼、高端分离材料及设备研发中心、杭可总部、大力神医疗器械有机更新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
三、深入践行兵团化模式,高效实现多跨协同
兵团化工作模式的启用,彻底打破了原有的部门隔阂,加快实现高效协同。以市北兵团为例,成立数字总部基地指挥部,下设城市风貌组、有机更新组、双创服务组和综合保障组,建立“五个一”运作机制,通过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统筹规划城市布局、高效推进项目落地、一线解决企业问题、联动实施作战方案。此外,信息港小镇开发上线了数字一体化服务平台“e港大脑”,构建小镇数字驾驶舱,将企业画像、创新服务、物联设备等模块集成,线上线下双管齐下,以数字化手段实现部门间信息互通,指令触达。该平台完善后还将复制推广至整个市北区块,高效辅佐兵团事务。
四、着力提升创新服务,筑造企业成长港湾
除了引进项目和人才,信息港小镇更加关注如何留住项目和人才,不断提升创新服务水平,扩大创新服务范围,优化“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新生态,为小镇企业家和创业人才提供优质的营商环境。在人才服务方面,持续扩大“e港招才”品牌影响力,在疫情常态化形势下,创新推出云聘会、直播招聘等新渠道,为企业积极对接优质高校社会人才资源;线下设立人才服务窗口,并一对一上门服务高层次人才进行认定申报及政策兑现工作;针对人才住房问题,信息港九期新建100余套人才公寓,加快建设市北人才公寓,充分保障高层次人才的住房问题;此外,市北兵团不断优化城市、产业相关配套,浙二博奥院区、信息港小学初中幼儿园、地铁7号线、英冠乐创城索菲特酒店等高端配套先后投入使用,之后将加快推进微医国际数字健康中心、信息港七期嵌入式幼儿园、信息港文体中心和口袋公园的建设,为小镇创业者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便利。在企业培育方面,通过企业走访、线上沟通等渠道助力项目国高、省中小、雏鹰计划等资质申报和政策兑现工作;深入开展企业技术成果对接会,帮助企业技术产品尽快本地化应用;发挥好“创新杭州湾”政企对话、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西湖论健等品牌活动的影响力,积极承办如世界500强企业峰会、西湖峰会、集成电路产业大会等高峰论坛,聚集行业高质资源,引领行业新风向。
承办联系人:朱春波,联系电话:18757186386
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2022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