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76/2022-56258 | 成文日期 | 2022-01-26 |
发布机构 | 临浦镇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一、过去五年和2021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临浦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临浦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的关键五年。五年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依法监督下,紧紧围绕“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发展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产业强镇、环境立镇、文化兴镇”三大发展战略,按照镇第十七届人大历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砥砺奋进、开拓创新,较好地完成了“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并顺利实现了“十四五”的良好开局。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促转型、谋发展,临浦的综合实力持续跃升。始终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规上工业总产值(2020年,下同)突破百亿元大关,较2016年(下同)增长14%,年均增长3.3%;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20.5亿元,增长82%,年均增长16.1%;完成财政收入7.4亿元,增长62%,年均增长12.8%;完成地方财政收入4.5亿元,增长75%,年均增长15%。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促三比拼”活动中,连续三年位居镇街前列。始终把产业更新作为第一路径,成功招引产业项目25个,总投资22亿元,招引区“5213”各类人才150人。持续推动杭州精密智造产业园、杭州南部医疗健康产业园建设,以精密智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为主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坚定不移地实施园区改造提升,启动1826亩低效用地分类整治,完成340亩低效用地的减量腾退。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生产力,实施传统企业智能化改造项目131个,累计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64家,规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较五年前增长195%。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强基础、优配套,临浦的城乡品质持续提升。2016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三批小城市培育试点镇,小城市工作考核连续3年荣获省级优秀。城市发展空间拓展优化,编制全区首个镇级“十四五”发展规划,由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并审议通过,明确了“东整、南拓、西接、北融、中优”的战略格局。启动浦南未来社区建设,已列入浙江省第三批未来社区创建名录,实现临浦的跨江发展。城市功能配套提档升级,临浦体育馆(亚运场馆)改扩建工程顺利完成并通过亚组委验收,首次亚运测试赛已成功举办,人民路顺利完成西伸,临浦老街、峙山、浦阳江外滩公园启动全域改造提升,先后推进小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城镇建设,成功创建为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城市承载力显著提升。乡村振兴步伐持续加快,紧抓省“千万工程”和未来乡村建设契机,实现横一村精彩蝶变,成为省“千万工程”现场会考察点,列入市级未来乡村创建名单,打造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总结复制横一村创建经验,高标准完成9个美丽乡村提升村、2个整治村验收,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转理念、优生态,临浦的环境面貌持续改善。编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案,完成342亩建设用地复垦,全面启动废弃矿山整治,治理成效获得省市肯定,成功创建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镇。全域推进美丽单元建设,以美丽河湖创建为契机,深化“五水共治”工作,完成河道综合整治7条,总长12.8公里;建设美丽池塘6个,总面积100亩;横一村等6个村被评为市级水美乡村,临浦镇成功创建为杭州市乐水小镇,浦阳江(临浦段)成功创建为省级美丽河道,实现临浦“因水而兴”的大美蝶变。以美丽公路创建为抓手,实现一村一条精品路全覆盖,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11.5公里,解决农村公路网的交通阻塞漏洞。以美丽庭院建设为载体,完成10个美丽庭院达标村、160户区级五美家庭创建,大幅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扎实推进“污水零直排”建设,完成22个小区、35个公建设施及工业园区建设,顺利通过区级验收。大力实施垃圾分类行动,实现垃圾分类全域覆盖,成功创建3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1个省级示范小区,11个市级示范村、7个市级示范小区,国家级卫生镇金字招牌持续擦亮。全力开展农田“非粮化”整治,总计完成“非粮化”整治1835亩,横一村经“非粮化”整治后打造了全区连片面积最大的高标准农田。深入开展“三改一拆”,强势推进拆违控违工作,累计拆除各类违法建筑57.6万平方米,成功创建为杭州市“无违建镇”。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临浦的生态环境质量取得根本性改善。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惠民生、增福祉,临浦的公共事业持续优化。美好教育持续深化,教育资源总量和质量实现双提升,累计完成5所学校硬件设施改造提升,启动2所学校建设工程。增强教育软实力,与北师大、浙师大开展战略合作,实施教师“培优拔尖”工程,建立并运作特级教师工作站7个。卫健工作质效双提,深入实施健康临浦行动,新冠肺炎疫情开展常态化防控,疫苗接种工作有序开展。区三院医共体投入运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人数达到9.74万人次。社会保障提标扩面,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控制在2%以内,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已达到99.5%。养老育幼服务不断提升,7家老年食堂开门营业,3个婴幼儿成长驿站投入使用,临浦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民生事业扎实推进,杭黄安置房即将完成分房,浦阳江安置房即将开工建设,利用桥下空间建设的临浦健康体育公园免费向公众开放,全市首个电动公共自行车系统——临浦小红车生活馆投入使用。精神文明建设纵深推进,文化体育事业蓬勃发展,被列入浙江省第二批“千年古镇”地名文化遗产名录,组织开展“越美文化节”“三月三西施庙会”等文化民俗活动,成功举办梅里方柿节、蔡东藩读书节、荷灯节等特色节庆活动,实现农村文化礼堂、社区文化家园全覆盖。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抓稳定、促和谐,临浦的基层治理持续增效。数字治理成效显著,创新基层治理“平安钉”应用系统,安装用户超6万人,治理成效得到省市领导的批示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在阿里巴巴云栖大会上精彩亮相。升级打造“临云智”智治体系,搭建“1+5+N”数字治理框架,代表萧山区参加市数字乡村现场会,作为特色应用进行现场推介。治理格局不断完善,临浦政务服务中心、区车管所临浦交管服务中心、派出所行政服务中心、区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区矛盾调解中心)临浦分中心“4个中心”服务框架搭建完成,基层溯源治理水平逐步强化。治理品牌更加响亮,完成6个浙江省善治示范村认定,首创“临浦总管”基层治理品牌,打响全民义务大巡防品牌,创新推出“峙山和”调解品牌,全面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五年来,我们致力于提效能、转作风,临浦的政府建设持续加强。坚持深化改革,围绕效能提升精准发力,全面提高政府自身建设水平。坚持依法行政惠及于民,自觉接受人大的依法监督,累计办理人代会代表建议89件,答复办理人大代表联络站建议意见173条。不断提升政府“法治思维”,完善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机关合同和行政处罚案件等备案审查制度,累计主动公开政务信息1735条。坚持高效服务便利于民,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累计办结政务服务事项103.85万余件,全力营造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积极开展“民情双访”,严格落实周二集中下村下企、机关干部联村联企、值班日巡村巡河等制度。坚持清正廉洁取信于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为抓手,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始终,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实行公共资源、政府采购、招标工作制度,“三公”经费支出较五年前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开展工作,统战、科协、残联、老龄、关心下一代等各条战线事业健康发展,五年来累计征兵85人。
各位代表,即将过去的一年,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一年来,面对多重困难和挑战,全镇上下攻坚克难、狠抓落实,特别是围绕疫情防控、产业转型、亚运兴城、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积极作为、有效应对,为“十四五”的精彩开局打下了扎实基础。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稳增长,跑出了产业转型加速度。产业发展动能不断增强,今年1-11月,全镇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108.21亿元,同比增长18.1%;规上工业增加值21.01亿元,同比增长11.4%;1-10月规上服务业增加值2.07亿元,同比增长28.1%。产业空间拓展不断加快,全面启动工业园区改造提升,总投资33亿元,首期投资8亿元,已完成11家企业总计16.03万平方米厂房、40户农户总计1.8万平方米的征迁工作。积极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完成171家企业,1826亩土地整治,超额完成目标任务。成功出让产业用地2宗,总面积38亩。产业招商成效不断显现,签约洁雅卫生用品总部等重大项目11个,累计投资约30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已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9个,引进各类人才56人。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提品质,增强了城乡综合竞争力。持续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开展亚运兴城“1680”行动,全力备战亚运,顺利完成亚运场馆改扩建并通过亚组委验收,圆满举行亚运测试赛(浙江省青少年柔道冠军赛),场馆“最后一公里”建设有序推进。城市面貌不断优化,临浦老街、峙山、浦阳江外滩公园等美丽城镇项目已全面动工。道路交通持续优化,镇级交通路网建设规划编制完成,人民路西伸工程竣工并顺利通车,义大线东伸、03省道、03省道东复线扩建工程有序开展。持续推进乡村振兴,横一村美丽乡村示范村、未来乡村建设高标准推进,在省“千万工程”现场会期间以全新面貌精彩亮相,获得省市领导赞许,10月、11月收获20万人次流量。通二、浦南、大庄3个美丽乡村提升村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全区首个全部通过验收的镇街。“污水零直排”建设深入实施,农村环境更加宜居优美。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促提升,刷新了生态环境新颜值。启动“‘迎亚运’城市环境大整治、城市面貌大提升”行动,清理垃圾、堆积物5800余吨。进一步巩固“无违建镇”创建成果,拆除违规店招、走字屏超150余块,清理“牛皮癣”3300余处,完善各类市政设施1400余处。实施垃圾分类提升行动,完成农村生活垃圾直运,推进33个小区定时定点收运模式,白鹿塘村“四定一撤”垃圾分类模式在央视播出,全区农村垃圾分类“四定一撤”现场会在临浦召开。“五水共治”全面深化,高田陈塘墩池整治通过区级验收,浦南湾池完成整治,梅里溪、大庄村前王大池整治有序推进,水清、岸绿、景美的亚运水环境初具面貌。
这一年,我们坚定不移优民生,织密了民生福祉保障网。民生服务厚实兑现,开展“焕新家”低保家庭改造计划和“福彩暖万家”补助活动,惠及困难家庭16户,完成70户低保家庭适老化改造,为94户孤寡老人配置居家养老四件套,全镇共有2144位老人享受居家养老服务。教育质量显著提升,在全区率先完成“智安校园”建设,校园安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启动“爱眼护眼”工程,为6000余名中小学生完成视力测试并建档。积极落实“双减”措施,对48家校外培训机构进行摸排统计,对16家文化学科类机构进行检查督导。健康临浦深入实施,全力抓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新建1700平方米方舱式临时接种点,建成萧山南部首个核酸检测点,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和第三针加强针工作。
十件实事较好完成。1.杭黄安置房即将完成分房,浦阳江安置房处于招标公示阶段。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有序开展,主管网已完成90%。3.“小红车”二期项目顺利完工,增设13个点位。4.全面健康促进工程深入实施,村社健康小屋实现全覆盖。5.教师“培优拔尖”工程顺利开展,建立名优教师奖励资金162万元。6.老年食堂建设全面铺开,今年已完成4家老年食堂建设。7.垃圾分类提升工程效果显著,已完成所有农村生活垃圾清洁直运工作,已推进33个小区定时定点收运模式。8.老义大线已顺利完成整治并通过验收。9.全力提升集镇消防设施,新增4只消火栓,对6只消火栓进行维修更换,老旧小区新增灭火器500只。10.全力整治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设置道路交叉口“五个一”876处,中央路侧缺口封闭36处,绿化遮挡156处,设置机非隔离、临水临崖防撞护栏1100余米。
各位代表,五年的奋斗历程充满困难挑战,发展成就来之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引领的结果,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镇上下共克时艰、奋力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关心和支持临浦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总结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临浦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不足:在产业发展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亟须加快培育,主导产业不突出,亩均效益不高,区级百强企业为零,经济稳增长基础尚不稳固。在城市建设方面,现代城市形态需要加快塑造,特别是交通体系尚不完善,城区内部路网结构不清晰,与杭州主城区链接的交通路网不够多。在民生保障方面,作为萧山南部的中心镇,临浦优质的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服务供给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特别是在文旅融合方面,文化及自然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资源、经济资源的基础尚浅。在能力作风方面,个别干部格局视野、创新理念、担当精神、服务效能有待提高,面对高质量发展新要求,还存在本领恐慌、能力不足等现象。对此,我们必须直面困难和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五年奋斗、五年收获。回顾过去五年的历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谱写临浦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新篇章:
——必须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根本。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才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双提升。
——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不断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注重在探索中前行、在创新中提高,才能扬优势、补短板、增动能,不断开创各项事业的良好局面。
——必须始终坚持以为民服务为中心。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始终坚持以群众之心为心,站稳群众立场,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必须始终坚持以清正廉洁为底线。五年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以为民、务实、清廉为准绳,不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才能在复杂的环境中创造非凡的成绩。
以上“四个必须”,既是我们对过去五年临浦发展经验的总结,也要在今后建设临浦、发展临浦的过程中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二、今后五年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临浦全面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的重要五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全面落地落实的关键五年。在这关键时间节点,审视临浦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大有可为、大有作为。因此,根据镇第十八次党代会明确的目标,确定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区委各项决策部署,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临浦镇“十四五”发展规划为遵循,实施“三大战略”,打造“四个最佳实践城镇”,坚持“五维空间发展格局”,深化“六高六共行动”,奋力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努力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镇样板。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拟定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8%,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要不断积蓄发展优势,开拓发展新境界,提出以下工作思路:
一是坚持产业更新与动能变革相结合,加快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最佳实践城镇。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产业更新、动能变革为引爆点,加快推进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力争到2026年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翻番,实现区级百强企业、上市企业零突破。深入实施稳链补链强链拓链工程,培育壮大精密智造、生物医疗、数字经济等产业领域,坚定不移地开展园区改造提升、低效用地整治,稳步推进传统产业迈向数智新跑道,初步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集约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
二是坚持外强联动与内塑品质相结合,加快打造全省品质生活最佳实践城镇。牢固树立现代城市发展理念,重点突出“产城融合”的发展方向,持续优化“东整、南拓、西接、北融、中优”五维空间格局,加快构建城市精细化管理“临浦样板”,集中力量打造高水平、高规格、高标准的城市品质标杆城镇,推动临浦小城市实现精致化发展。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力争到2026年末,常住人口总量增加50%以上,人才总量实现翻番,实现更高水平的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所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行有畅达、游有佳景、弱有众扶,描绘现代版浦阳江畔宜居新画卷,打造共同富裕临浦样板。
三是坚持协同共治与数字引领相结合,加快打造全省基层治理现代化最佳实践城镇。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更加健全,行政效率和营商环境满意度显著提升,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加快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一网统管”智治体系全面落地开花,数字赋能基层治理实现效能提升。力争到2026年末,实现平安三率大幅提升,安全事故发生率、信访矛盾发生率、犯罪率逐年下降。
四是坚持开放创新与特色发展相结合,加快打造全省小城市培育最佳实践城镇。立足临浦“杭州南部重要门户、萧山南部综合中心”的定位,主动融入杭州1小时都市圈,加快对接诸暨“融杭”战略,借力杭绍甬一体化平台打造,完善内联外畅的交通路网设施,构建结构清晰的内部镇区道路网,让临浦成为“来者留恋、居者依恋、闻者向往”的萧山南部综合性中心城镇。力争到2026年末,实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5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降到1.55以内。
三、2022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和工作重点
2022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以2021年实绩为基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财政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招商引才等指标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围绕上述发展目标,我们将重点推进五大方面工作:
(一)聚焦高质量产业培育,塑造经济发展新优势。我们要紧紧抓住产业振兴“牛鼻子”,坚持项目为王,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现代产业体系。
要坚定产业发展方向。以精密智造、数字经济、医疗健康为主攻方向,深入实施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三大发展”,提升精密智造产业档次和能级,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潜能,通过招商引资延链、项目建设补链、科技创新强链,把产业链拉长拉宽拉高,实现区级百强企业零突破。
要加快产业平台建设。把产业集聚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阵地、项目落地的主战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锚定“东整”发展战略,坚定不移推进杭州精密智造产业园连片改造提升,加大与国资公司、产业运营商的合作力度,尽早完成临浦智能制造产业园建设。加快园区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对园区道路、公共设施进行优化完善,通过美化园区环境、提升园区形象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快推进产业综合体建设,着重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园区经济,实现杭州南部医疗健康产业园二期建设、招商落地见效。
要重抓产业转型升级。扎实开展低效用地整治,高标准完成全区低效用地整治提升试点镇任务,为更多高质量项目落地临浦腾挪空间。进一步加强能源“双控”,深入实施“亩均论英雄”改革,结合“临云智”深化“厂房租赁”等智慧模块应用,助推企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新工厂计划”,持续组织传统制造业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实现产业智能化、产业数字化。
(二)聚焦高品质城乡塑造,实现城乡振兴新跨越。我们要全力聚焦美丽城镇和美丽乡村建设,努力在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中推进共同富裕。
要加快美丽城镇建设。完善城市交通路网,加大城乡通道“增量、提速”力度,加快推进义大线东伸、03省道和03省道东复线拓宽等道路工程,争取包洪线北伸尽早开工建设。加大交通治堵力度,实施交通治堵专项行动,缓解境内早晚高峰交通拥堵问题。加快浦南未来社区建设,积极招引优质商贸教育医疗资源,推动人口和人才向浦南未来新城集聚,带动萧山南部区域发展。
要加快美丽乡村建设。以省“千万工程”现场会为契机,总结横一村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经验,布局未来乡村建设,探索“美丽乡村+景区乡村+幸福乡村+文化乡村+产业乡村+数字乡村”的未来乡村融合发展模式。以“风景美、人气旺、腰包鼓、品牌响”为要求,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提升村、整治村建设,重点支持“一村一品”发展,鼓励片区组团、联盟、联合。
要加快生态环境修复。持续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国家级试点工作,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全力推进农田“非粮化”整治,加快实施粮食功能区提标改造,让土地重焕生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进“五水共治”,进一步开展美丽公路、美丽庭院、美丽河湖创建工程,打造“一户一处景、一路一幅画”的大美格局。
(三)聚焦高水平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共荣新面貌。我们要始终把文化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临浦“千年古镇”文化内涵。
要提升文化影响力。大力传承历史文化,系统梳理西施文化、码头文化、商埠文化,将重商、崇文、尚美、信义的优秀本土文化弘扬并传承下去。大力发掘非遗文化,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对西施娘娘庙等文保建筑进行修缮。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挥傅彬然、陈朵如等红色名人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精品线路,传承红色基因。
要打响全域旅游品牌。大力塑造“一山一寺一江一河一街一传说一条美丽乡村风景带”全域旅游格局,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重点以临浦老街、峙山景区、浦阳江外滩公园改造提升和3A级景区创建为抓手,打造“杭城新文旅、萧山老味道”的别样景区。积极践行“绿色+农文旅”全域旅游发展路线,全力打响并推广横一村“萧山·未来大地”旅游品牌。
要加大文体投入力度。高标准推进全镇文体设施扩面提质,进一步满足群众的文体活动需求,推动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结合亚运契机,深化“小镇办大赛”内涵,进一步将优质的文体资源落户临浦,写好场馆的赛后运营文章。高品质策划并实施好“三月三”西施庙会、蔡东藩读书节等民俗节庆活动,丰富老百姓精神文化生活。
(四)聚焦高标准民生保障,提升公共事业新温度。我们要牢记为民初心,时刻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放在心上,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推动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大庄幼儿园新建、临浦一幼扩建、东藩小学和临浦一小改扩建项目,推进浦南未来学校新建项目。加大萧山区第二高级中学、第三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设施投入、师资力量投入,提高中学办学水平。推动萧山技师学院落户临浦,完善临浦教育体系,努力建设教育强镇。
要深入推进“健康临浦”建设。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救治机制,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加大医疗设施投入,加快区三院医共体建设,迁建临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升医疗服务能力。
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快推进老年食堂建设,解决80周岁以上老年人的就餐需求。加快推进安置房建设,确保浦阳江安置房完成总工程量建设的30%。注重妇女、儿童、老人、残疾人合法权益保障,健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机制,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五)聚焦高效能社会治理,创建基层治理新样板。我们必须担负起维护一方稳定、确保一方平安的重大政治责任,不断提升风险防范能力。
要不断完善治理体系。深化区综治中心临浦分中心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建设平安乡镇、平安村社、平安家庭,进一步培育省级善治示范村。健全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畅通和规范信访渠道,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进一步做优“峙山和”矛盾调解品牌,做强镇村两级矛调中心,做精“全民大巡防”自治品牌,实现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要提升全域智治水平。全力推进“一网统管”智治中心建设,深化“临云智”数字治理平台应用,尽早实现“临云智”安装全覆盖、应用全落地、治理出成效。加快全域感知体系建设,重点对以亚运场馆为中心的全镇安保圈、主要道路、重点场所进行前端感知设备的优化完善,实现全域智慧治理。
要坚决守住安全底线。统筹好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安全“三道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道路交通、消防、环保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有效遏制建筑施工、交通安全等领域的事故。试点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四、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站位新时代,奋进新征程,要全面实现本届政府的预期目标,圆满完成2022年的工作任务,我们要发扬“三牛”精神,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努力建设令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一)坚决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做到忠诚履职
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执行人民代表大会票决的实事工程项目和通过的各项决议、决定,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以及镇党委的各项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严格履行政府系统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续整治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二)坚决把法治建设贯穿到底,做到依法履职
从严从实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坚持以上率下,带头依宪施政、遵纪守法,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高质量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增强政府公信力。主动接受监察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强化审计监督和审计问题整改,认真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深化政务公开,确保各项任务落地见效,确保政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三)坚决把廉政建设挺在最前,做到清廉履职
全面加强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切实履行“一岗双责”,用好“四种形态”,持续开展以案促改,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建设,始终保持反腐高压态势。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持之以恒纠治“四风”,厉行勤俭节约,带头过“紧日子”,从严从紧控制“三公”经费和一般性支出,严惩庸政懒政行为。持续加强政府投资项目、财政资金等重点领域监管,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做到以廉政取信于民、以勤政造福于民。
各位代表、同志们,大道蕴于历史,伟业成于奋进。当前的临浦正面临着亚运会历史机遇,未来社区、未来乡村建设机遇,数字化改革、新型城镇化和轨道交通建设的叠加机遇,要抢抓机遇实现临浦高质量赶超跨越发展,离不开一支实干担当、善作善成的临浦铁军。让我们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以只争朝夕的干劲、滴水穿石的韧劲、改革创新的拼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真抓实干、锐意进取,为临浦建设产城融合的现代化一流小城市,打造成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镇样板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