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98/2021-49993 | 成文日期 | 2021-08-12 |
发布机构 | 新塘街道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文号 | 有效性 |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系统理念、坚定必胜信心,把握时机、化危为机,以新姿态开启新征程。根据2021年街道工作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工作:
(一)以“新”引领,激发数字引擎,迸发创业新势能
一是以“抓项目”为支撑点,坚定发展信心。围绕全年目标任务,狠抓责任,善抓落实。对已供地的奥蒂电控、吉宝传动、客臻服饰、羽春家纺和已开工的银泰百货商业综合体等项目,落实专人加强服务,确保项目早开工,早达产。积极与城投集团合作,招引优质项目,力争新螺路小微园区早日开园。加速推进新塘创业大街项目招商进度,加快黑龙江工程学院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农创空间(中国小产区创新平台)、浙江城际数字经济研究院等一批意向企业入驻,力争引进高层次人才2-3人。加快跨境电商园迁扩建进度,扶持园区俄速通华东总部和杭州金蚁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两个重磅项目做大做强。依托云创直播小镇(更名为新华播谷),加快招引头部直播机构,形成以萧山总部为中心,直营业务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二是以“抓存量”为切入点,提升发展空间。坚持以“盘活存量、分类提升”为抓手,按照“云创智谷”规划,全力推进4个工业园区改造。启动西许区块、浙东区块、霞江工业片区、桥南沈工业片区提升改造工作,控制产业准入,提升园区档次。实行存量厂房盘活,加快推进已确定的存量工业用地有机更新项目,盘活存量用地,打造发展新空间。三是以“抓转型”为落脚点,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智能改造提升,以羽绒家纺行业、机械制造行业为主,全力推进企业智能制造。充分利用政策,在差别化用地、用水、用电等措施基础上,采用环保、消防、税收等刚性手段,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引进新兴产业,实现亩均税收和亩均产值双增长。积极谋划羽绒产业“146布局”,即建设一个羽绒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培养4-5家年销售产值超20亿元骨干企业、占领60%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新塘羽绒产业在全国的占有率、竞争力和知名度。
(二)以“需”施策,梳理幸福肌理,绘谱城市新蓝图
一是立足“住得好”,打造城市高品质。协助相关部门和平台,加快行头、下潦等9个村社六个区块的安置房建设。推进和平桥安置房建设扫尾和分房前期准备工作。实施半爿街安置房分房及郎家浜、下畈朱安置小区的车位分配工作。加快征迁扫尾进度,倒排时间节点,强化协调对接,确保工作如期完成。进一步强化和规范村级留用地管理,优化村级留用地开发模式,保障村级经济稳定持续发展。加快商城社区丽华公寓、杭柴宿舍、井头王单身公寓老旧小区改造。开展7093户农民房屋安全隐患排查工作。二是立足“行得畅”,拓展城市辐射圈。对接协调各大平台,加速通城快速路、彩虹大道东伸、新城路南伸等10个“22688”和沪昆铁路抬升、通惠南路改造提升等项目的推进工作。完成新螺路两侧立面整治工程一期(商城南路至03省道东复线段)扫尾工作,积极推进新螺路整治二期工程。实施文杰路延伸工程。持续推进加装电梯民生实事。三是立足“环境优”,扮靓城市新形象。聚焦城市管理短板,积极利用数字赋能城市管理,运用“网格化+数字化”新模式,做好城市序化管理。加强对辖区道路、绿化、公园等基础设施的日常管理和改造提升,美化环境面貌,提靓城市颜值,刷新城市形象。开展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整治,提高“无违建”管控和别墅排屋违建整治长效管理力度,确保新违建“零容忍”、“无反弹”。全力支持配合南站新城建设,主动对接融入,加快区域一体化发展。
(三)以“美”育和,亮剑沉疴顽疾,扮靓城东新门户
一是紧盯环境整治,久久为功提实效。不断深化“4618”环境大整治行动,切实扛起主体责任,高标准抓好落实。因村制宜实施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按照“干净、整洁、有序”的目标,扎实推进“16+1”个村社的整治工作,以最大决心、最强举措提升环境面貌。针对33条街道级河道,制定“一河一策”方案,开展小微水体综合整治,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继续做好里自横河桥南沈段、姑娘桥直河等“四河二闸”综合整治工程。开展琴山下河市级美丽河道建设,计划投资1000万元开展吕才庄河三期整治,计划投资2000万元开展南门江东侧整治。加大河道保洁的日常监督和考核力度,努力实现辖区河道“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水域生态。全面开展“农污全覆盖改造”工作,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改善农村水质。二是紧盯污染防治,周密部署抓推进。统筹推进“污水零直排”项目建设进度,加快实施新增项目整治,力争年中完成所有项目建设并通过杭州市验收。坚持建设和管理两手抓的原则,及时开展污水处理设施的运维管理,加强对“八小行业”的排污监管力度,切实巩固“污水零直排”建设成果。加强扬尘防控工作,有效提升大气和环境质量。三是紧盯垃圾分类,勤督严查促落实。积极抓好农村垃圾分类提质扩面工作,依托网格化管理的新模式,通过村干部包片、党员网格化、第三方参与的方式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探索数字化管理方式,搭建生活垃圾智能监管平台,实时检验垃圾分类的质效,促进分类质量和城乡环境面貌不断提升。
(四)以“智”赋能,革新社会治理,打造平安新护墙
一是数字赋能,创新治理模式。深入贯彻落实全域“五治”格局要求,统筹“线上、线下、综合”三项治理举措,打造24小时全天候运作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组建专兼职调解员队伍,充分吸收下沉部门、街道职能部门、村社治保主任、有经验的“老娘舅”、律师等力量,调解处置各类矛盾纠纷,为城郊结合部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样板。进一步完善“鹰眼盯”数字治理平台建设,积极打造“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二是网格优化,筑牢治理基础。强化综合信息指挥室统筹指挥功能,加强专职网格员队伍建设,开展专题培训并对网格员信息采集质量进行专项督查。推进智慧小区建设,加快智慧河道、雪亮工程、智慧交通等工程,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三是平台协同,助力治理长效。强化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功能性平台联动,通过调整完善组织机构设置、优化职责配置,着力提升统筹协调能力。加大重点领域整治力度,对刑事案件受理数、黄赌警情、矛盾纠纷警情、火灾起数和电信网络诈骗居高不下的治安重点地区和村社加强整治。开展单身公寓和出租厂房消防安全专项行动,推进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巩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整治成果,全方位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切实维护群众生命安全。
(五)以“文”聚心,回应民生期许,共建美好新生活
一是培育健康细胞,提升健康水平。完成3个健康单位创建,争创健康细胞示范基地,实现市级卫生村全覆盖。推进体育公园项目建设,增设改造基层体育设施场馆,丰富城市发展功能,满足市民健康需求。二是完善基础配套,增强服务功能。强化公共服务,完善党群服务中心功能,推进办事窗口依法、依规办事,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跑出“新塘速度”。加速推进新塘第一幼儿园扩建和行头、下潦安置区块配建幼儿园项目。开展卫生服务站点建设,合理规划布局,提升功能配置,保障群众基本健康需求。三是融入地方特色,打造文化品牌。以文明测评为圆心,以文明示范路、文明单位、文明美丽小区等为引领,编织覆盖全街道的文明示范网。不断开展文化惠民工程和市民文化节活动,丰富群众业余生活。加速推进文化礼堂、文化家园建设,以新丰村、朱家坛村文化礼堂等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批高星级文化礼堂,传承新塘悠久的历史文化,助力提升新塘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