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9/2021-49263 | 成文日期 | 2021-07-26 |
发布机构 |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文号 | 有效性 |
周勇代表:
您在区人大第十七届第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修葺祇园寺和改造其周边环境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祇园寺是萧山地区最古老的寺院,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主体建筑由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鼓楼、藏经阁、僧房、厢房等组成,布局完整,构制恢弘,是杭州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内涵丰富、历史积淀深厚。目前作为区博物馆(文保所)办公场所及文物库房,由于所处区位是萧山老城区中心,周边民居、商铺、城市公共设施密集,拆迁成本高,开放利用难度仍较大。为加强祇园寺文物建筑的保护,去年我局对祇园寺钟鼓楼等建筑进行了修缮保养和智慧消防安装,进一步划定功能分区,提升文物建筑的安全性能。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谋划,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对祇园寺周边环境进行整体提升,实现千年古寺的焕活利用。
一、开展修缮确保安全。虽然去年对钟鼓楼进行维护保养,但大雄宝殿、天王殿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多处漏雨,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今年将投入资金200万元进行修缮养护,确保文物安全,目前已进入招标阶段。
二、逐步恢复祇园寺宗教建筑空间。近年来,我区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量大面广,祇园寺作为全区考古学术研究培训基地,承担着重要的考古发掘资料整理、研究等功能。为逐步实现祇园寺宗教建筑空间的恢复,我局正谋划考古基地的选址另建,并对祇园寺古建筑进行整体修缮和环境提升,未来将重现呈现祇园寺的历史风貌。
三、结合大运河文化带建设谋划祇园寺的整体保护利用。浙东运河流经萧山老城区段是我区运河沿线历史文化遗产最丰富、最集中的区段。2020年以来,我局对城河七座古桥进行了修缮保养和亮灯展示,为萧山老城区增添了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线。同时,利用江寺的殿堂空间进行陈列布展,成功打造浙东运河萧山展示馆,填补了我区运河文化展示的空白,也实现江寺的活化利用。今年区发改局牵头实施的浙东运河文化传承保护利用规划编制正有序推进,我局将积极配合发改局,将祇园寺、绣衣坊地段纳入浙东运河萧山城区段的整体提升改造当中。结合城市有机更新、旧城改造,推进祇园寺至绣衣坊地段道路交通、建筑立面、商贸服务、人文景观的提质升级,将运河、古寺、古桥、绿地公园等有机结合,并融合运河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运河历史文化街区,发展具有萧山特色的运河文化和旅游产业,逐步实现祇园寺区块的开发利用。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