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01/2021-45437 | 成文日期 | 2021-05-19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有效性 | 有效 | 解读文件 | 政策原文 |
一、制定背景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方针。国家层面: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时期治水方针,将“节水优先”放在首要位置。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再次强调,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四定原则,“突出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作用”。2019年4月,经中央深改委审议,《国家节水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标志着节水上升为国家意志和全民行动,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对本辖区节水工作负总责,编制实施方案。省级层面:2020年4月24日,省政府第42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5月12日,省深改组第九次会议通过审议,2020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市级层面:2020年7月27日,杭州市政府2020年第59次常务会讨论通过《杭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2020年9月17日,杭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该方案;2020年10月4日,杭州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杭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二、制定依据
《国家节水行动方案》、《浙江省节水行动实施方案》与《杭州市节水行动实施方案》
三、起草说明(研判过程)
根据省市要求,我区于2020年7月份启动实施《杭州市萧山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8月初完成方案编制单位的招标工作;8月20日完成方案初稿的编制工作,并于8月24日召开专题会议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10月10日我局再次发文至区级各有关单位开展第二轮征求意见。两轮征求意见共计收到各类反馈意见17条,合理采纳意见15条。10月22日,局党委专题讨论审议该方案。12月2日,区政府办赵坚瑜副主任再次召集相关部门召开《方案》协调会,逐字逐句对《方案》进行了审查,各参会单位提出了部分修改意见,我局将根据会议要求完成修改,并发各单位开展第四轮意见征求,截至2020年12月7日下午5点,没有收到反馈意见,视为无意见。通过编制《杭州市萧山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特别是通过学习国家、省市的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对新时期抓好节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以下共识:
(一)节水是水安全战略的重要支撑。我区水资源总量虽然丰富,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一是人均水资源量偏低;二是水资源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突出;三是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同时,区域性、季节性、结构性缺水不同程度存在,全区城镇公共供水水源较为单一,跨区域、跨流域调水难度大、成本高,必须通过开源与节流并举,才能更好保障我区供水安全。
(二)节水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水资源利用效率反映产业结构合理性、技术水平先进性和经济现代化水平。我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是化工、印染、造纸、食品发酵等七大高耗水行业仍保有一定基数,部分企业用水工艺比较落后,尚有较大潜力;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占比小,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594,农业节水需进一步强化。
(三)节水是生态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节水促进减排,可有效降低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排放强度。我区城镇化、工业化水平较高,生产力要素集聚,用水排水集中,平原河网水环境压力大,特别是萧绍平原和运河水系水质达标率偏低。节水是保护水环境的治源之策。
(四)节水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节水反映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也反映社会文明程度。我区全社会节水意识有待增强,重开源轻节流的惯性思维急需扭转。节水工作体系尚不健全(区节水办挂在我局水资源与运行管理科尚在批复中),节水管理规划性、计划性、刚性不足,统筹协调和社会共治需加强。
四、主要内容
萧山区节水行动实施方案围绕节水工作达到“国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的总要求,结合省市方案:提出了“268”节水政策体系,即实施“双控行动”、推进“六大工程”、完善“八项机制”。推动形成政府主导、市场发力、社会参与、全民行动的节水新格局。方案全面贯通了国家、省市方案工作内容,紧密结合城市地位和工作实际,充分展现萧山特色。一是目标明确。瞄准“省内领先、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总目标,到2035年全区用水效率要与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看齐。二是举措得力。在设置指标时,既适度超前,考虑到方案的引领效应;又兼顾可达性,考虑到我区的实际情况。三是亮点突出。相比省市方案,我区在区域水资源论证、城镇小区供水DMA管理、工业用水定额制定、合同节水等方面有创新。
(一)总体目标
争当践行新时代治水思路排头兵,努力把萧山区建设成为节水标杆城市。确定了三个阶段主要目标:
到2022年底,全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全省领先水平。重要领域节水取得突破,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45%以上,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606以上,用水总量控制在5.5亿立方米以内。
到2025年底,全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全国同等城市先进水平。万元GDP用水量较2015年降低48%以上,节水政策法规和市场机制基本完善,用水总量控制在6.22亿立方米以内。
到2035年底,全区水资源节约循环利用达到国际同等城市先进水平。全社会节水“蔚然成风”,用水总量控制在6.38亿立方米以内。
(二)实施“双控行动”
严格实行区域用水总量和用水强度双控,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落实年度用水控制目标管理。开展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合理确定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建立监测预警机制,对水资源供应紧张的局部片区或时段制定实施用水控制计划。
(三)推进“六大工程”
力争2022年底前取得快速突破,形成示范效应。一是农业节水增效。水肥一体化、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分别达到1万亩、0.3万亩,建成绿色发展示范区2个、省级节水型灌区1个。二是工业节水减排。大力实施“百家企业抓节水”,高耗水行业工业企业水效达标率超90%以上;推进水循环梯级利用,启动规划建设工业水厂,力争2023年建成。三是城镇节水降损。新改建供水管网15km以上,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四、非常规水利用。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16%,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尾水再生利用设施建设和工业再生水利用。五、节水标杆引领。打造2个节水示范酒店、2个节水示范校园和3个节水示范小区,培育3个节水示范企业,完成30个节水型公共机构建设,建成1个节水宣传教育基地。六、科技创新引领。推动节水技术创新,支持水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用水精准智能计量、管网漏损智能监测等先进技术设备研发。
(四)完善“八项机制”
一是深化水价综合改革;二是推动水资源税费改革;三是健全节水奖励机制;四是探索水资源产权改革;五是拓展节水融资模式;六是落实水效标识制度;七是完善定额管理机制;八是健全用水监测统计制度。
(五)落实“六项保障措施”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节水工作。二是保障资金投入;积极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节水管理贯穿于政府各部门日常工作中,不涉及新增资金保障问题。三是推进部门协作;形成部门合力。四是强化监督考核;建立政府节水目标责任制。五是加强日常督查;区节水办加强对相关部门的考核指导。六是提升节水意识;倡导绿色消费新风尚。
五、适用对象/适用范围
萧山区范围内涉及用水的企事业单位和人员,提高全民节水意识,努力把萧山区建设成为节水标杆城市。
六、解读机关:
解读机关: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水利局)
解读人: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区林业水利局)
局长:夏利明;联系电话:82656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