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9/2021-45354 成文日期 2021-05-13
发布机构 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主题分类 文化、广电、新闻出版

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开展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1-05-17 14:0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分享:

各镇、街(场),相关单位:

为贯彻实施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传承发展浙江优秀传统文化行动计划》,结合《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影响力的非遗主题小镇和民俗文化村,进一步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经研究,决定开展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认定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类型与条件

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分以下两种类型:

(一)非遗主题小镇

非遗主题小镇是指以特色非遗资源为基础,突出振兴传统工艺,以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方式,传承和弘扬独具特色的区域传统文化,影响和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文化区域。非遗主题小镇是地域概念,可以是一个村镇、一个集群、一个街区等,申报主体不作限定。申报条件如下:

1.非遗资源主题突出。小镇区域内至少有1项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区级(含)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带动,通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融入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形成独特的文化符号或人文特征。

2.项目传承保护有效。非遗项目与当地生产生活密切关联,民众支持度和参与度较高,有较广泛的传承人队伍并开展经常性的传承活动。对区域内的非遗项目保护切实有效,初步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保护集群。

3.文化旅游有机融合。在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基础上,区域内非遗资源与旅游相关业态有机融合,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活动,有较强的文化旅游成长潜质,具有广阔的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旅游配套设施基本具备,能够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

4.发展规划思路明晰。小镇区域自然生态环境良好,建筑形态能反映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具有较长远的非遗主题小镇发展建设设想和规划。

(二)民俗文化村

民俗文化村是指历史和传统文化保存保留丰富,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民俗活动传承发展较好,农耕文化记忆相对完整的村落。申报条件如下:

1.自然人文生态良好。自然生态环境和村落传统建筑保护良好,能够较完整地反映传统风貌和地方特色。

2.非遗资源丰富多彩。传统音乐、舞蹈、戏曲、饮食、手工技艺、民俗节庆等,至今为当地群众所共享、传承。

3.重点项目特色明显。因村制宜,重点培育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传统民俗项目,彰显特色。

4.保护为主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利用非遗资源,尊重文化内涵,不歪曲滥用,以保护促利用,以利用强保护。

5.文化旅游结合紧密。经常性举办非遗展示展演活动,适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民俗风情旅游、民宿、农家乐休闲等文化休闲旅游,旅游基础设施能满足游客的基本需求,形成富有吸引力的文化旅游景点。

二、申报材料

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要求同时提交纸质材料与电子材料:

(一)纸质材料申报要求:

纸质申报表要求一式二份。

(二)电子材料申报要求:

1.数字化平台申报路径: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平台-工作管理数据库-申报立项管理-基地申报-非遗旅游景区。

2.图片资料:能佐证申报条件的相关图片不少于10幅。其中,数码照片必须保留拍摄原始参数等信息(EXIF),要求为JPG格式,每幅照片长宽为1024×768像素。传统胶片(底片)、历史材料照片,采用扫描转换成电子文件,要求为JPG格式,扫描精度不低于500DPI,每幅照片长宽为1024×768像素。

3.录像资料:反映景区面貌的录像材料,要求为10分钟左右的MPEG格式高清视频。

三、申报认定程序

(一)由具备条件的单位向所在地的镇街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表(见附件);各镇街对照申报条件进行审核把关,提出意见,统一将推荐材料报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二)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组织开展专家评审、实地抽查等工作,提出拟认定名单,并对外公示,征求意见。

(三)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认定并公布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名单。

四、其他

申报材料报送时间截止到5月25日。电子稿发送到电子邮箱:2395370662@qq.com;

纸质文本报送到地址:萧山区市心中路958号(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系人:吴刚,联系电话:0571—83869231。

数字化保护平台联系人:陈翊,电话:0571-83869166。

附件: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表


杭州市萧山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1年5月13日

附件:萧文旅〔2021〕21号 关于开展第二批萧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申报的通知.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