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15/2021-45190 | 成文日期 | 2021-04-13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文号 | 萧农种养〔2021〕116号 | 有效性 | 有效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总站《关于印发2021年全省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浙耕肥发〔2021〕7号)、省植物保护检疫与农药管理总站《关于印发2021年植保检疫与农药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植〔2021〕8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关于印发2021年杭州市耕地质量与肥料管理工作要点的通知》(杭农技〔2021〕7号)、《关于印发2021年杭州市植保检疫工作要点的通知》(杭农技〔2021〕9号)等有关文件精神,2021年,我区植保土肥总体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决落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农药持续减量增效等工作为重点,着力构建新型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体系,统筹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全面提升我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防控水平;深化化肥定额制重大改革,持续推进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不断健全耕肥工作机制,提高服务保障能力,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一、目标任务
(一)植保工作
以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为目标,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实施绿色植保策略,确保区域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造成重大损失,局部性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不暴发成灾,水稻重大病虫害和草地贪夜蛾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下。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11.0万亩;推广应用绿色防控技术24.0万亩,示范面积2.5万亩,创建省级绿色防控(农药定额制)示范区2个,培育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8家,力争达到水稻、小麦、玉米、油菜统防统治覆盖率45%以上,绿色防控覆盖率40%以上,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准确率90%以上。建立农药使用量调查点30个;做好高效双低新农药及绿色防控产品补贴工作,加强科学用药指导、培训和管理。实现农药减量11.0吨。
(二)土肥工作
督查整改落实有力,耕地质量稳步提升,化肥定额制深入推进,全区主要农作物取土测土数量450个以上,应用配方肥和按方施肥量0.82万吨(实物量),单位耕地面积化肥使用量下降到380千克/公顷,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4.3万吨以上、应用面积9万亩(次);推广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0.8万亩以上;不合理化肥用量减少350吨(实物量);组织实施0.568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续建和评价;继续做好25个省级土壤污染监测点、19个各级农业环境监测点的监测工作,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二、工作重点
(一)植保工作
1. 规范监测预警工作,着力提升预测预报水平。
积极推进病虫监测预警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进程,依托现有植保监测预警工作体系,进一步推进病虫情报可视化工作进程,创新病虫信息发布方式,提高预报准确率。落实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的监测调查和信息报送工作,设置粮油、蔬菜病虫监测点(观察圃)10个,加强智能化监测站点建设,新建水稻“两迁”害虫智能测报点4个,提高病虫防控科学决策能力水平。规范发布病虫害监测预报信息,确保重大病虫害信息周报报送率100%,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准确率90%以上。
2. 落实防控措施,保障农业产业稳定发展。
根据各地作物布局及病虫发生情况,制定2021年水稻重大病虫害防控方案,提出相应的防控技术和对策措施,切实抓好水稻、蔬菜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全面落实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联防联控机制,重点抓好“两迁”害虫、螟虫、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虫害防控。在生产关键季节,及时开展水稻、蔬菜等重大病虫害防控工作的指导督查。
3. 推进绿色防控融合,提升防控技术水平。
大力推进病虫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发展,促进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提高绿色防控技术普及率,在粮食生产功能区、菜篮子基地等建设一批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示范区,积极推广应用病虫害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农业措施等绿色防控技术和产品,扩大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效应;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研究和集成创新,组装适合不同区域、不同作物的病虫害绿色防控配套技术,制订区域性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促进绿色防控技术标准化。建立省级绿色防控(农药定额制)示范区2个,实施绿色防控示范面积2.5万亩、推广面积24.0万亩。
4. 深化整建制统防统治,提高防治组织化程度。
积极探索促进统防统治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机制创新,建设整建制统防统治示范区,提高统防统治覆盖面和带动率;规范统防统治管理,按照组织规范化、服务规模化、技术标准化的要求,加强示范性植保服务组织培育,培育示范性统防统治服务组织8家,积极拓展蔬菜等主要农作物的统防统治工作,实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11.0万亩,力争达到水稻、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45%以上。
5. 加强安全科学用药,推进农药减量增效。
加强科学用药技术试验示范,筛选、推广应用高效环保农药,提升科学用药水平,提高防治效果;加大先进适用植保机械的试验示范,筛选一批适合我区推广应用的先进器械,积极开展先进植保机械与农艺配套防控集成技术攻关,提高植保机械装备适用性,提高病虫防控的作业效率和农药利用率;全面推广应用水稻化学农药定额施用标准和技术导则;做好蔬菜“高效双低”新农药补贴工作,加强供应和使用环节的监管和核查,确保农药补贴工作取得实效。
(二)土肥工作
1. 深入推进化肥减量增效工作。
一是加大取土测土力度。按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规范取土测土配方工作,全区完成年度取土测土450个以上,委托通过部级认定的耕地质量标准化验室进行检测,建立完善全区土壤养分数据库。二是加大配方肥应用。建立主要农作物主推配方发布制度,进一步优化施肥结构,鼓励肥料生产企业按“方”生产,完善“大配方小调整”技术措施,全区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0.82万吨(实物量);建立省级有机肥替代示范区1个,推广应用商品有机肥4.3万吨,应用面积9万亩以上,推广水肥一体化面积0.8万亩。三是切实提高覆盖率。持续推进施肥建议卡进村入户活动,加强化肥减量技术培训,实现主要规模种植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行政村、农资经营门店发放施肥建议卡或施肥手册,实现施肥建议卡上墙,鼓励和引导种植主体“按方施肥”。开展主要农作物肥料施用情况调查,完善肥料施用台账。全区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 逐步推进化肥两制改革。
一是完善化肥定额制技术体系。制订完善粮油、蔬菜等主要作物高效绿色定额制施肥技术指导意见,不断优化施肥结构、调整肥料品种、改进施肥方式,大力推广配方肥、缓控释肥等新型绿色肥料和侧深施肥、水肥一体、一次性施肥等高效施肥技术,集成推广秸秆还田、种植绿肥等配套技术;大力推进主要农作物化肥定额制示范区建设,全区建成各类化肥定额制示范方10个以上,其中省级1个,集成示范高效绿色生态定额制施肥新技术、新模式,开展主要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等各类试验10个,化肥利用率稳定在40%。二是构建化肥定额制推进机制。统筹推进环保督察整改和化肥定额制改革,将化肥定额制技术措施与省级有机肥推广、沃土工程等项目实施相结合,协同推进项目实施和化肥定额制落地。三是完善“浙样施”智能平台。挖掘历年测土配方施肥成果,对“浙样施”智慧施肥平台做好年度数据更新,完善优化不同作物科学施肥指标体系,拓展覆盖作物种类,培训指导规模经营主体应用“浙样施”智慧施肥平台,着力提升化肥定额制“浙样施”影响力。
3. 稳步推进耕地地力提升。
继续组织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沃土工程等项目,完成2017年度实施的0.568万亩标准农田地力续建提升和评价工作;组织实施好省级沃土工程项目,实施面积3000亩左右。抓好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继续做好1个国家级地力监测点、3个省级地力监测点和15个市级农业生态环境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编制《2020年度萧山区级耕地质量监测报告》;在新建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项目中定点16个地力监测点,开展耕地质量调查,更新区域耕地质量数据库,完成年度自然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
4. 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继续做好17个省级常规监测点和8个省级综合监测点的监测工作;继续做好14个区级粮食生产功能区产地环境调查;对粮食生产功能区苗木清退等种粮土地开展土壤养分等调查检测。开展受污染耕地土壤与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协同监测,结合土地利用变更现状、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变化等情况,对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进行动态调整。继续对我区水稻和蔬菜未达安全利用的区域进行落实实施,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5. 抓好农田提升工程实施工作。
完成2020年度3000亩市级农田提升工程项目实施验收工作;同时开展2021年度2500亩市级农田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工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要高度重视环保督察整改任务的落实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分解任务;要强化农技专业队伍建设,确保人员到岗、工作到位。各镇街要根据目标任务要求,统筹规划,分解落实到各有关村社,落实属地责任,确保环保督察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大宣传培训。我局将加大宣传与培训力度,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传媒与印发技术资料、召开现场会、举办培训班等传统手段结合,加大宣传培训力度,重点抓好对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重点行政村、主要农资经营店的技术培训;各镇街要全面加强对村社、农资经营门店负责人、种植主体等的宣传培训,特别是要加强对“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肥药双制”等的培训,发放好施肥建议卡等,实现施肥建议卡上墙,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施肥技术水平。
(三)抓好示范推广。各镇街要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提标改造、农田质量提升工程建设、“菜篮子”基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等,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区建设,建立一批综合示范样板,集成示范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模式,引领植保、耕肥工作高质量发展,提高植保、耕肥工作的辨识度。
(四)落实配套措施。区财政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对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土壤肥力监测、新肥药试验示范等的补贴。各镇街要广泛调查研究,落实各种配套措施,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成功模式,有针对性解决面临的实际问题,确保整改工作顺利完成。
附件:2021年萧山区植保土肥工作计划任务分解表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1年4月13日
附件
2021年萧山区植保土肥工作计划任务分解表
单位:万亩、吨、个
单 位 | 绿色防控推广面积 | 绿色防控示范面积 | 统防统治面积 | 农药减量 | 商品有机肥 推广 | 配方肥推广 | 取土个数 | 肥料 减量 | |
面积 | 数量 | ||||||||
楼塔镇 | 0.5 | 0.06 | 0.2 | 0.2 | 0.35 | 1700 | 210 | 16 | 6.1 |
河上镇 | 0.7 | 0.15 | 0.35 | 0.3 | 0.3 | 1400 | 280 | 26 | 8.9 |
戴村镇 | 0.7 | 0.15 | 0.3 | 0.3 | 0.45 | 2100 | 350 | 22 | 12.3 |
临浦镇 | 0.5 | 0.05 | 0.1 | 0.2 | 0.38 | 1800 | 370 | 21 | 12.1 |
浦阳镇 | 0.9 | 0.14 | 0.3 | 0.7 | 0.4 | 1900 | 380 | 20 | 12.4 |
进化镇 | 0.8 | 0.05 | 0.1 | 0.6 | 0.45 | 2100 | 420 | 21 | 12.3 |
所前镇 | 0.2 | 0.08 | 0.1 | 0.2 | 0.4 | 2000 | 220 | 15 | 10.8 |
义桥镇 | 0.6 | 0.14 | 0.25 | 0.5 | 0.45 | 2100 | 370 | 20 | 12.5 |
宁围街道 | 0.2 | 0 | 0.1 | 0.1 | 0.3 | 1200 | 290 | 10 | 7.3 |
盈丰街道 | 0.1 | 0 | 0 | 0.1 | 0.25 | 1000 | 260 | 8 | 5.2 |
新街街道 | 0.1 | 0 | 0 | 0.1 | 0.2 | 900 | 620 | 16 | 9.9 |
衙前镇 | 0 | 0 | 0.05 | 0.1 | 0.1 | 400 | 100 | 6 | 4.7 |
瓜沥镇 | 6.8 | 0.4 | 3.5 | 3 | 1.4 | 6900 | 1490 | 67 | 76.7 |
益农镇 | 4.6 | 0.3 | 2.5 | 1.9 | 0.95 | 4800 | 720 | 52 | 42.1 |
靖江街道 | 1.4 | 0.1 | 0.7 | 0.5 | 0.47 | 2400 | 410 | 27 | 27.6 |
南阳街道 | 1.5 | 0.1 | 0.25 | 0.5 | 0.5 | 2800 | 380 | 25 | 26.8 |
党湾镇 | 2.8 | 0.18 | 1.7 | 1 | 0.7 | 3200 | 590 | 39 | 41.2 |
闻堰街道 | 0 | 0 | 0 | 0.1 | 0 | 0 | 35 | 2 | 0 |
城厢街道 | 0 | 0 | 0 | 0 | 0 | 0 | 10 | 2 | 0 |
新塘街道 | 0.1 | 0 | 0 | 0 | 0.3 | 1200 | 120 | 5 | 2.8 |
北干街道 | 0 | 0 | 0 | 0 | 0 | 0 | 10 | 2 | 0.5 |
蜀山街道 | 0 | 0 | 0 | 0 | 0.05 | 150 | 105 | 4 | 2.8 |
农业开发办 | 1.5 | 0.6 | 0.5 | 0.6 | 0.55 | 2800 | 450 | 21 | 13.9 |
其它 | 0 | 0 | 0 | 0 | 0.05 | 150 | 10 | 6 | 1.1 |
合 计 | 24.0 | 2.5 | 11.0 | 11.0 | 9.0 | 43000 | 8200 | 453 | 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