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0/2021-42550 成文日期 2021-03-17
发布机构 区财政局 主题分类 财政、金融、审计

萧山区2020年度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余额、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

发布日期:2021-03-17 16: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分享:

各位代表:

受区人民政府委托,现将杭州市萧山区2020年全区和区级预算执行情况及2021年全区和区级预算草案的报告提请区十六届人大第五次会议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关于2020年全区和区级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财政部门围绕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明确的目标任务,紧扣“两手硬、两战赢”,加力财政政策、加大民生保障、加强风险防范,全力打好高质量发展组合拳,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财力保障。

(一)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30246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调减为2891000万元。执行结果: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00027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103.78%,比上年实绩增长12.09%;完成财政总收入4610327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7.11%。

2020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一。

2.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

区十六届人大第四次会议批准的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68000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调减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0000万元,调整后,全区年度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2590000万元,其中:区级2450000万元,镇级140000万元。上年专款专项结转指标110662万元,预计省市下达专款指标230000万元,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50000万元,收回结余指标199584万元,财政支出预算总指标为2881078万元。执行结果:全年支出2756453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67%,增长0.08%,其中,区级支出2524397万元,为调整预算的95.30%,增长3.57%。

2020年全区和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情况详见附表二、附表三。

3.一般公共预算平衡情况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年可用资金预计为3182324万元,增长6.99%,其中,区级2948331万元,增长11.06%。全区财政可用资金来源为:上年滚存结余110662万元,当年财政体制分成2217945万元,调入资金413717万元,预计省市下达转移支付280000万元, 动用上年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60000万元。收支相抵,加上新增地方政府一般债券150000万元,减去债务实际还本1246万元,年末财政滚存结余574625万元,其中: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450000万元,专款专项结转下年使用124625万元。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8617489万元,增长54.96%。其中:土地出让收入8451334万元,增长56.22%,主要是亚运村土地一次性缴款2050000万元的因素。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8388992万元,增长50.92%。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7983710万元,增长55.98%。

上年结余结转455691万元,省市补助收入56264万元(含抗疫特别国债48735万元),调入资金140694万元,体制上解74960万元,当年体制可用资金9195178万元,收支相抵,加上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20000万元,减去债务实际还本8628万元、调出至一般公共预算的资金202338万元,年终滚存结余815220万元,主要是年末已缴库但尚未结算的土地出让收入。

2020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执行情况详见附表四、附表五。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全年完成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收入72697万元,支出98661万元,年末滚存结余29196万元。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等其他基金已纳入市级统筹管理,不在我区反映。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2020年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为1250万元,经区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批准,调整为22790万元,实际完成22790万元,其中:利润收入2298万元,清算收入12834万元,其他收入7658万元。当年收入的30%部分6837万元用于补充社保风险准备金,其余部分年终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

(五)政府债务情况

省财政厅核定我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为50263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696600万元,专项债务限额3329700万元。

全区2020年年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655321万元,当年地方政府新增债券370000万元,到期债务借新还旧(即再融资债券)670000万元,实际偿还9874万元,年末地方政府债务余额5015447万元。

按债务类型分,一般债务年初余额1545694万元,当年新增债券150000万元,借新还旧492000万元,实际偿还1246万元,年末余额1694448万元;专项债务年初余额3109627万元,当年新增债券220000万元,借新还旧178000万元,实际偿还8628万元,年末余额3320999万元。

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利息支出163249万元,其中一般债务利息支出57872万元,专项债务利息支出105377万元。

(六)2020年财政主要工作

1.积极有为,服务经济发展。一是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全年新增减税降费79.2亿元,其中:税费减免36.7亿元,社保费减免及返还41.4亿元,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1.1亿元。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及时采用预拨方式,依托“亲清在线”,加快产业政策兑现,全年累计兑现各项扶持资金39.9亿元,同比增长31.11%。制定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率先在科技政策中引入竞争性分配机制,提升政策绩效。人才专项资金支出7.1亿元,同比增长83.10%,加大人才安居保障、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育扶持力度,支持招才引智,集聚创新动能。三是推动产业基金运作。出资1500万参股设立凯风子基金,重点引进和培育生物医药领域项目,启动维思资本和星路资本两个子基金项目的尽调程序,加强基金投后管理。四是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推行政府采购意向公开,提升政府采购透明度,全面推广电子化采购,降低供应商投标成本3300万元,减轻企业负担。完成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全年开具电子票据101万份,提升办事便捷度。

2.多措并举,确保收支平衡。一是切实增加收入来源。针对疫情影响和宏观调控,定期分析税源增减状况,及时与税务部门对接,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确保收入入库。开展存量土地调查,摸清全区土地资源情况,合理把握入库节奏,土地出让收入创历史新高。二是严格财政支出管控。坚持过“紧日子”思想,全年压减一般性项目支出14.4亿元、公用经费4506万元。明确预算追加审批制度,规范审批流程,硬化预算约束。三是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争取“两直”资金9.1亿元,合理制定分配方案,确保资金第一时间直达基层、惠企利民。争取地方政府债券37亿元,为浙大二院总部项目、亚运场馆等重大建设工程提供资金保障。四是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盘活存量资金,压减执行率低的项目支出,挤出财力空间用于疫情防控、“六稳”“六保”等重点项目,保障财政收支平衡。

3.加大投入,助力美好生活。一是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全年民生支出202亿元,占总支出的73.28%。其中,教科文卫和民政社保支出115.35亿元,增长10.43%,加快打造“美好教育”,推动“健康萧山”,助力文化兴盛。二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区本级完成建设资金支出115.2亿元,棚改购买服务支出19亿元,大力保障“22688”交通建设大会战、美丽公路、棚户区改造等重点建设项目。安排政府投资信息化项目57个,支出4.5亿元,加快城市数字化转型。三是做好疫情防控保障。全年疫情防控经费支出2.9亿元,专项用于设备和防控物资采购、医疗人员补助、医疗救治等。落实区管国有企业房租减免、大学生生活补助、双职工居家看护补助2.8亿元,助力复工复产。四是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制定“以房换地”出让收入分成政策,推动村级留用地高质量开发。全年农林水支出16.5亿元,加大农业产业扶持,促进农业农村健康发展,打造乡村振兴萧山样本。

4.守住底线,防范运行风险。一是加强债务风险防控。严格落实隐性债务年度化解计划,不折不扣完成化债任务。科学处置到期债务,缓解短期偿债压力。开展隐性债务风险自查和债务数据比对,防范新增隐性债务风险。二是持续开展公款竞争性存放。健全公款存放机制,完成区级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210亿元,参加省财政库款现金管理累计60亿元,增加收益1.2亿元,提高财政资金效益,防范廉政风险。三是防范资金支付风险。国库动态监控预警机制扩面至镇街平台,对日常公用经费进行预警监管。修订动态监控预警规则,全年处理预警7349笔,纠正违规资金2049万元。四是加强财政资金检查。组织开展重大政策落实、民生资金使用、基层财政资金管理、单一来源采购等领域专项检查,保障重点领域资金安全。强化结果运用,向区纪委移交办案线索2条,发挥财政监督效能,促进后续规范管理。

5.深化改革,提升财政绩效。一是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全面完成国企改制工作,组建萧山金控集团,推进市区水务一体化,助推国有企业市场化转型。出台《萧山区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报废资产定点企业上门回收机制,调整资产处置权限,发挥单位资产管理主动性。二是强化财政精细管理。出台全面预算绩效管理相关配套制度,强化项目绩效自评和复核检查,开展民生、扶贫等16个项目重点绩效评价。深化乡镇财政公共服务平台应用,45项民生补助资金纳入平台发放,惠及174万人次。加强政府投资项目审价,核减不合理资金69亿元,核减率10.47%。三是推动监管模式创新。开发完成国资监管信息化统一平台和失地农民安置系统,打造数字化监管新模式。开发应用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监管系统,通过三方动态比对,实现信息核查、资金预警、公款监管全覆盖。实施区级预算单位财政支付分类评价,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精准管理。四是完善财政服务举措。建立财政政策文件电子库,便利预算单位一键搜索。启用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系统,提升项目资金审批拨付效率。组织开展财政支农、政府会计准则、政府采购、预算编制等培训,提升预算单位财务管理水平。

2020年,我区财政运行总体态势良好,但是面对疫情影响和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因素,2021年财政工作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是收入不确定性增加。中央已明确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收入面临疫情性减收、经济性减收和政策性减收三重压力,尤其是房地产业收入占比过高,一旦土地市场遇冷,收入增长将难以持续。二是刚性支出逐年增长。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逐年提升,教育、卫生、社保等民生项目的保障要求不断增加,财力增长跟不上保障需求,支出压力越来越大。三是资金运转难度加大。我区建设和化债资金主要来源于土地收入,随着项目支付高峰和债务化解高峰的到来,资金需求急剧增长,运转困难进一步加剧。这些都迫使我们既要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加大财政运行管控,又要找准建设“重要窗口”的财政定位,集中财力办大事,有序推进各项财政工作。

二、关于2021年全区和区级预算草案

2021年是建党100周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是亚运兴城攻坚之年,是加快高质量发展的蝶变之年。根据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和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我区2021年财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区委十五届十二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发展导向,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过“紧日子”思想,精准实施财政政策、着力增强民生保障、防范化解运行风险、深入推进财政改革,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提供坚实保障。根据这一指导思想,2021年财政收支预算编制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安排情况

1.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根据全区国民经济计划指标,结合地方财源实际,安排2021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期为3360400万元,比上年实绩增长12%。

2021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情况详见附表六。

2.一般公共预算可安排资金

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全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可安排资金为2730000万元,建议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90000万元。

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按照收支平衡原则,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 2920000万元,比上年调整预算(下同)增长12.74%。其中:区级2760000万元,增长12.65%;镇级160000万元,增长14.29%。区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区本级安排2366000万元,增长13.21%;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空港新城、湘管委四平台(不含街道)252000万元,增长5.88%;街道办事处142000万元,增长16.39%。

2020年全区、区级及街道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情况详见附表七、附表八。

(二)政府性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政府性基金收入预期61700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28.40%,其中:土地出让收入60000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29.01%。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100000万元,主要为债券使用单位缴入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本金及利息。

全区政府性基金可用资金减去需上解市级统筹60000万元后,安排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62100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25.97%,主要是土地出让收入减少。其中,土地出让收入安排的支出6040000万元,比上年实绩下降24.35%。

2021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详见附表九、附表十。

(三)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安排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基金收入预期75743万元,支出104750万元,预计年末滚存结余189万元。

2021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详见附表十一。

(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安排情况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预算3000万元,为区属国有企业按规定上缴的利润。按上级规定划拨30%至社保风险准备金,其余调入一般公共预算。

2021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情况详见附表十二。

(五)政府债务安排情况

2021年地方政府债务到期56691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到期149806万元,专项债务到期417104万元。计划实际还本45910万元,申请再融资债券521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券148000万元,专项债券373000万元。

安排当年地方政府债务利息支出预算186000万元,其中:一般债务利息支出 65000万元,专项债务利息支出121000万元。

三、关于2021年财政工作重点

(一)加强统筹,稳健收支运行。一要加强收入综合把控。主动适应新发展格局,围绕全年收入目标,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对接,掌控收入进度,加强形势分析和收入研判,努力实现收入稳步、可持续增长。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分成政策,提高做地主体积极性,加快土地出让。二要集中财力办好大事。按照“应减尽减、应压必压、可延尽延、该禁必禁”的原则,从严控制并大力压减非刚性、非急需、非重点项目支出,统筹财力优先保障省市区重点项目。加强基本建设财力统筹,全力保障亚运项目建设,确保各项重大任务和工程如期实施,推动“亚运兴城”。积极争取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做好债券项目储备,保障重大项目资金需求。三要严把支出预算关口。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严格落实公用经费压减5%、“三公”经费压减5%、培训费和会议费压减10%的要求,降低行政成本。加强节庆会展论坛类和信息化项目的统一管理,强化总量控制,严格预算追加审批制度,硬化预算约束,提高预算执行率。

(二)利民为本,强化财政保障。一要落实减税降费。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以财政收入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精准支持市场主体,推动经济持续复苏,助力构建“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二要优化产业扶持。安排企业扶持资金36.2亿元,制定新一轮产业扶持政策实施细则,优化流程,加快政策兑现。完善政府产业基金运作机制,明确职责定位,积极引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经济等我区紧缺的子基金项目,通过基金招引一批高端项目落地。三是增进民生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紧扣短板弱项,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改善民生,安排教育支出67.5亿元,民政社保支出29亿元,卫生健康支出25.1亿元,农业支出33.5亿元,大力支持美好教育、健康萧山、美丽萧山等重点民生实事工程,高标准推进新型城市化,提升城市综合能级。

(三)严加管控,着力防范风险。一要防范化解债务风险。及时分解落实全年隐性债务化解任务,探索化债新方式,确保完成全年目标。加大对公益性项目的融资监管力度,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二要防范化解社保运行风险。加强分析研判,谋划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后地方承担机制,合理制定资金筹措方案,落实土征人员区级分担责任。进一步规范社保费征缴,稳步提升缴费夯实率,会同相关部门做好风险分析和应对预案,防范基金运行风险。三要防范化解基层财政风险。适时调整优化镇街财政体制,平衡区镇两级财力,保障镇街基本运转,调动各方积极性。加强基层财政资金监管,深化镇街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强化动态监控预警系统运用,规范支出管理。

(四)完善管理,深化财政改革。一要深化国企市场化改革。推进部门下属经营性资产整合重组,全力支持与引导国企做大主业,加快区管国企市场化转型,拓展合规融资新渠道。二要深化预算绩效管理。细化重大投资项目事前绩效评估实施方案,强化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完善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绩效评价等重点环节数字化精细化管理,健全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三是夯实清廉财政建设。持续加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廉政风险防控,严格财政支出源头管理,规范财政性补贴发放,实行政府采购备案管理,推动单位内控制度建设,强化预算执行动态监控、规范政府投资项目审核管理,不断推动清廉财政建设。

各位代表,2021年全区财政改革发展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将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的监督下,在区政协的支持下,担当作为、奋力拼搏,为高水平建设“亚运国际城·数智新萧山”,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示范样板而努力奋斗!

附件:

萧山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务限额及余额情况表.pdf

萧山区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还本付息情况表.pdf

2020年萧山区专项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pdf

2020年萧山区一般债务限额和余额情况表.pdf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