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前镇位于萧山区中部,东邻绍兴,北接新塘街道,西靠蜀山街道和临浦镇,南连进化镇。镇域面积44.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3.9万,外来人口4万,下辖19个行政村、2个社区。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底蕴深厚。因明朝时在西小江畔设18间盐监所而得名,境内山林逶迤、风水独好。有民族英雄葛云飞墓、五部尚书朱凤标墓、清末演义家蔡东藩故居及墓、明清风格建筑群娄元丰等一批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杭州生态园、龙泉寺、青年运动纪念馆、蓝海小镇等一批景点,是首批浙江省旅游强镇。二是茶果丰产。有山林面积2.8万亩(其中果园1.7万余亩),山林经济效益列居杭州市前列,是唯一的镇级“中国杨梅之乡”和“中国茶业流通第一港”。杜家杨梅久负盛名,十八村龙井茶、大红袍板栗、三泉王红心李、依春红樱桃等名品荟萃。所创办的“萧山杜家杨梅节”迄今已连续举办21届,曾获“中国十大物品类节庆活动”称号。所前茶商遍布全国各地,茶叶年销售额超10亿元。“茶果之乡”已成为所前一张金名片。三是区位优越。由原所前镇和来苏乡于2001年合并而成,一边是主城区,一边是山区。2017年城南村城中村改造启动后,所前打开了城市化之门,并正式纳入主城区规划板块。杭金衢高速设张家畈互通,03省道及复线、杭州绕城南线、浙赣铁路、杭甬运河等穿境而过,紧邻地铁2号线,拥有杭州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萧山铁路货场,是南部区域入杭枢纽。
近年来,所前围绕“山水所前,宜居新城”的目标定位,抓“四条主线+一支队伍”,凝聚人心、克难攻坚,全镇经济社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抓发展稳中求进。所前一二三产业发展均衡,辖区有万亩茶果园、五大工业功能区和一个南部物流城,是萧山南部经济发展的龙头镇之一。近年来,所前通过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招商引资等系列举措,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培育。成功引进了益海嘉里食品营销公司区域总部、萧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德邦物流、百年老店翠沁斋等一批优质企业项目。同时,不断加强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已有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9家、规上数字经济企业4家。持续做精现代物流业,南部物流城年销售额已突破100亿元,萧山铁路货场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2018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6亿元,财政总收入3.6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9.9亿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万元,综合实力在千强镇榜单中位列杭州第8、全国第528。
抓环境脱胎换骨。所前是萧山南部融接主城区的桥头堡,生态布局以杭州绕城为界,北部城郊结合部特征明显,南部沿山十八村生态优美。近年来,从服务保障G20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再到备战亚运会,所前始终肩负起展示主城区南大门良好形象的重任。持续推进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强势擦除了一批环境污点:1个城中村(曾被暂停城中村改造计划的城南村)、2个场(新集镇上的奶牛养殖场和老集镇上的养猪场)、13条黑臭河、145个废品收购点、1500辆教练车(所前曾经是驾考科目二的考试点)、3.5万头猪、75万方违章建筑。到现在为止,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难点、热点问题均得到了有效化解,一批与山水品牌相违背的环境污点得到了有效清除和治理,2018年更是创建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省级样板镇。
抓民生务实有效。除了环境问题,交通和教育是所前群众最关注的问题。近年来,所前打赢了多个征地拆迁攻坚战,顺利推进了杭长、杭黄、张家畈互通连接线、杭金衢拓宽、中穗粮库、萧山铁路货场、育才路至来娘线跨线立交、萧山预备役部队训练基地等一大批省市区重点项目,努力用大交通、大项目缩短物理距离,畅通群众出行,联通山水之美。同时,所前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教学质量接轨主城区,已形成“一所中学、两所小学、三所幼儿园”的公办教育布局,教学质量不断取得突破,镇中重高上线率已位列南片八镇首位。
抓稳定平安有序。近年来,萧山铁路货场安置小区建设、育才路南伸涉及城南村47户农户安置等重大矛盾问题得以化解,信访秩序明显好转。2018年,所前被评为信访工作“三无”镇街、无信访积案镇街和信访绩效考核优秀单位。
打造所前铁军队伍。所前根据自身特点,每年设置队伍建设主题,全方位提升干部能力。村干部层面,实施周例会、月考评、季点评、年考核等制度,开展村级临聘人员清理和后备干部公开招考,大力度推进清廉村社建设,有效激发村干部既守规矩又勇于攻坚克难。机关层面,先后开展“凝聚人心树正气,克难攻坚敢担当”、队伍建设年、“八个一”打造所前铁军、“三亮三比”等主题活动,促使干部在解放思想中强化责任担当。党员层面,镇班子成员带头上党课,连续三年常态化开展“党员轮训”工程,让党员思想觉悟大幅提高,在征迁、拆违等涉及切身利益时,敢于带头,勇于担当,先锋模范作用日益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