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为持续深化“数字化改革”,加速推进市场监管所数字化应用能力建设,区市场监管局自今年8月起,在条件符合的基层所开展“市场监管所数字化应用系统”试点工作,改革基层所监管模式,推动数字赋能基层治理。截至目前,共完成系统内主体建档56903家。
一.“一舱驾驶”,分类统筹开创“数治”新局
依托系统搭建所务驾驶舱,归集各类现场实时数据,辖区内各类事件风险精准掌控,“一舱驾驶”实战指挥能力彰显,将所务管理、知识提升、日常监管集成整合。梳理汇编政务、党务制度和业务、党务知识并全部上传至系统,使各项工作有依据、有流程、有公示,提升基层所标准化建设水平。同时监管人员利用碎片化时间通过手机端学习业务、党建、案例知识以及常用法条,提升业务能力。 二.“一掌画像”,精准建档夯实“数治”基础 充分根据辖区产业特点打造数治体系,在现场走访核查的基础上,创建特色管理标签,划分监管条线,为每个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实现“一户一档”。自这项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新建特色标签27条,覆盖主体9714家。同时,依托系统建立监管档案,实时录入问题及整改情况,做到了监管痕迹全程可溯。截至目前,试点基层所已百分百完成系统管理、主体管理、移动端等任务指标,为基层监管由粗放式向精细化推进打下基础。 三.“一网覆盖”,业务整合提升“数治”效能 为解决基层市场监管系统业务多且管理分散的困境,将条线业务梳理整合,在手机端集成浙冷链、浙江公平在线、浙食链、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浙江特种设备在线、浙江外卖在线、浙江企业在线、浙江质量在线、浙江市场在线等数字化应用小程序,实现一次检查一网覆盖,避免系统间多次切换,提高执法检查效率。截至目前,各试点所已通过系统自建任务34个,完成集成任务297件,涉及市场主体151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