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首页
>>政民互动 >>热点回应

关于3-11岁儿童疫苗接种的“那点儿事”

发布日期:2021-11-26 16:3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可能家长会有疑问,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有必要吗?

对此,区卫健局工作人员表示,很有必要。我国绝大多数人都没有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对新冠病毒是易感的,感染发病后,有的人还会发展为危重症,甚至造成死亡。接种疫苗后,一方面绝大部分人可以获得免疫力,从而有效降低发病、重症和死亡的风险;另一方面,为青少年接种新冠疫苗,对建立人群免疫屏障,阻断新冠肺炎的流行,尽快恢复我国社会经济、居民生活正常运转,具有重要意义。

疫苗安全吗,有效吗?

我国的新冠疫苗基本上都是灭活疫苗,灭活疫苗采用体外培养病毒,通过加热或化学方法将其灭活,病毒失去致病力而保留抗原性。这里有个重点是“失去致病性”、“保留抗原性”,保障安全的同时,又保障了有效性。一项在我国已完成的550名3-17岁儿童和青少年中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的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双盲随机对照Ⅰ/Ⅱ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完成2剂疫苗接种28天后,接种疫苗儿童的中和抗体的阳转率达100%,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17.4,在3-5岁、6-11岁和12-17岁不同年龄组间免疫应答无显著差异,且均优于在18-59岁成人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

会不会有不良反应?

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与其他疫苗接种后常见不良反应类似,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不良反应是轻微的,常与机体对疫苗的反应原性有关,反映了机体对抗原暴露的正常固有免疫反应。已公布的数据显示,新冠病毒疫苗的不良反应绝大部分都是轻度到中度,且在接种24小时内可缓解。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注射部位疼痛、红肿以及发热、头痛、恶心、腹泻、疲倦、四肢疼痛等,其中以注射部位疼痛(13%)最常见。我国自2020年12月15日启动大规模人群接种工作,截至2021年4月30日,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65亿剂次,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2.02/10万剂次;严重异常反应发生率极其罕见(低于百万分之一),以严重过敏反应为主。

感冒了可以接种吗?在服药和治疗可以接种吗?

各种疾病的急性期,慢性疾病的活动期,建议暂缓接种。感冒急性期,暂缓接种;急性病缓解后,正常接种。如果慢性病处于稳定期,不管是否用药(免疫抑制剂除外),一般均可以接种灭活疫苗。暂缓接种对象还包括:部分免疫抑制药物(包括免疫相关的生物制剂)使用期。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20 mg/d或>2 mg/(kg·d)]治疗结束后1个月;②利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末次剂量5个月内或B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前;白血病化疗患者化疗结束6个月内;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后1年内暂缓接种,1年后须检测免疫功能正常后才可接种。

哪些孩子不能接种?

1.对新冠病毒疫苗所含相关成分有过敏反应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曾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发生不良反应者(不包括低热、局部肿痛等一般反应)。

过敏、哮喘等特殊健康儿童可以接种吗?

(1)罹患下述过敏性疾病的儿童,病情稳定可以接种

对尘螨、花粉、食物(鸡蛋、花生、海鲜、芒果等)、酒精、青霉素、头孢霉素过敏,患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特应性皮炎和食物过敏者。

(2)哮喘儿童

支气管哮喘不是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的禁忌。哮喘的缓解期(包括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应进行预防接种。在哮喘急性发作(出现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尤其是全身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时(包括口服和静脉给药)应暂缓接种。抗IgE单克隆抗体治疗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期间可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但不要在同一天同时进行。

(3)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

先天性或后天性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原则上可接种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与免疫功能正常者通常具有相同的安全性;但是免疫功能受损的儿童接种后免疫保护的强度和持久性会降低。

(4)既往曾确诊过新冠病毒感染的儿童

原则上可在感染6个月后接种1剂新冠病毒疫苗。

(5)使用注射免疫球蛋白

使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能会影响一些减毒活疫苗(麻类疫苗)接种效果,但是对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无影响。

(6)其他特殊健康状态儿童

下述常见疾病不作为疫苗接种禁忌:癫痫控制处于稳定期,病情稳定的脑疾病、肝脏疾病、常见先天性疾病(苯丙酮尿症、唐氏综合征、先天性心脏病)。对于其他特殊健康状态儿童,如无明确证据表明接种疫苗存在安全风险,原则上可按照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可以和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吗?

和其他人群一样,暂不推荐与其他疫苗同时接种。其他疫苗,如流感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当因动物致伤、外伤等原因需接种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免疫球蛋白时,可不考虑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

接种后有哪些注意事项?

(1)儿童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要在接种现场最少观察30分钟。留观期间,不聚集,不嬉闹。

(2)接种后保持接种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避免用手搔抓接种部位,洗澡时要避免过度按压、刺激,洗澡后要保持局部清洁。

(3)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可正常活动和饮食,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和接触已知过敏原。注意休息,保障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4)避免给儿童不良反应暗示和诱导,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及体温变化。如果发热持续不退或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要向接种点报告并及时就医。

(5)临床上采用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与病毒中和试验检测的中和抗体滴度有所不同,不推荐使用临床抗体检测确定疫苗接种的有效性。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以后产生的抗体IgM和IgG阳性并不影响新冠肺炎临床诊断,新冠肺炎临床诊断应按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诊断标准执行。

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接种疫苗前需要做哪些准备?

1.接种前,家长需要了解新冠疫苗接种相关知识,按照学校或相关部门要求为孩子准备好相关身份证件。

2.认真阅读并填写知情同意书。

3.提醒孩子当天穿宽松的衣服方便接种,前往接种门诊时需佩戴口罩;避免空腹、劳累,要让孩子在一个放松的状态下进行疫苗接种。

4.接种时,需由学校工作人员或监护人现场全程陪同。

5.配合现场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询问,主动告知医生孩子有没有禁忌症和过敏史,包括是否有严重慢性疾病,是否有急性传染病。

6.接种后,在接种现场留观30分钟,如出现不适,可及时联系留观现场的工作人员。

注意:接种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能会出现酸胀、疼痛、触痛、红肿和瘙痒症状。少数可能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头痛、肌肉酸痛、淋巴结肿大等。一般通过适当休息,症状将于2—3天内自行消失;高热不退或伴有并发症、局部反应加重或持续不退烧者,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