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一、萧山区企业迁移概况
2020年度,萧山区共有3097家企业因企业区位选择办理档案迁入手续,累计注册资本281.80亿元,平均注册资本909.91万元。迁入企业数同比下降27.37%,累计注册资本同比去年增长23.54%,平均注册资本同比去年上升70.11%。
与此同时,我区共有5720家企业办理企业迁出手续,累计注册资本271.83亿元,平均注册资本475.14万元。迁出企业总数同比增长102.84%,累计注册资本同比增长99.14%,平均注册资本同比去年下降1.83%。
二、迁移企业基本情况
(一)迁移企业增长情况
近五年来,我区企业迁移总量快速增长,相对而言,2020年迁移增速有所放缓,迁出企业数量呈现翻倍增长的趋势,而迁入企业数量近五年来首次呈现负增长趋势(详见表一)。
表一:近五年迁移企业数量增长情况
(二)迁入企业产业分布情况
2020年度因企业区位选择办理档案迁入手续的第二产业企业共有336家,与去年同比下降10.4%,累计注册资本总额达53.6亿元,分别占迁入企业总数的10.85%和注册资本总量的19.02%,平均注册资本1595.24万元;第三产业企业共有2762家,与去年同比下降28.98%,累计注册资本总额228.20亿元,分别占迁入企业总数的89.15%和注册资本总量的80.98%,平均注册资本826.21万元。
(三)迁入企业迁出地分布情况
在已办理档案迁入手续的3097家企业中,以市内区外企业为主要的迁入来源地,其中滨江区530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17.11%,江干区共有483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15.59%,余杭区共有399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12.88%,西湖区共有309家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9.97%,钱塘新区共有288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8.30%,上城区共有209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6.75%,下城区共有165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5.33%,拱墅区共有128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4.13%,建德区共有98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占总数的3.16%,省内杭州以外地区共有167家企业办理迁入手续,204家省外企业办理迁入手续(详见图一)。
图一:迁入企业迁出地分布图
(四)迁入企业行业分布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迁出我区的企业进行统计,从行业分布来看,批发、零售业企业1148家,占总数的37.0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460家,占总数的14.85%;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425家,占总数的13.72%;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企业209家,占全部迁出企业总数的6.75%;建筑业企业204家,占总数的6.5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189家,占总数的6.10%。不同行业的累计注册资本等详见表二。
表二:迁入企业行业类型统计结果
(五)迁出企业产业分布情况
在迁出企业中,第一产业企业3家,占迁出企业总数的0.05%,平均注册资本3766.67万元;第二产业企业286家,占迁出企业总数的5.00%,平均注册资本980.07万元;第三产业企业5431家,占迁出企业总数的94.95%,平均注册资本446.74万元。
(六)迁出企业迁入地分布情况
在5720家迁出企业中,迁出企业的迁入地主要集中在滨江区和余杭区,其中,滨江区是萧山区迁出企业首选的迁入地,共有1121家企业迁入滨江区,占到了总数的19.60%;余杭区1024户,占总数的17.90%;钱塘新区721户,占总数的12.60%;西湖区503户,占总数的8.79%;江干区440户,占总数的7.69%;拱墅区244户,占总数的4.27%。此外,共310家企业选择迁入省内其他地区,以金华、绍兴、湖州和义乌为主,466家企业选择迁往省外(详见图2)。
图二:迁出企业迁入地分布图
(七)迁出企业行业分布情况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迁出我区的企业进行统计,从行业分布来看,批发、零售业企业2957家,占总数的51.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1201家,占总数的20.9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532家,占总数的9.30%;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307家,占总数的5.37%;建筑业企业208家,占总数的3.64%;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企业145家,占全部迁出企业总数的2.53%。不同行业的累计注册资本等详见表三。
表三:迁出企业行业类型统计结果
(八)亿元以上迁出企业情况
在5720家迁出企业中,注册资本达亿元以上的企业共有32家,注册资本总额达到55.54亿元,占迁出企业注册资本总额的20.43%。其中迁入地为江干区的企业有7家,迁入地位西湖区的企业有5家(具体见表四)。
表四:注册资本亿元以上企业明细
三、企业迁移影响分析
一是区域产业的聚集因素。由于每个地区都拥有不同的产业聚集效应,我区企业迁出地以滨江区、江干区和余杭区等产业聚集优势明显的地区为主。滨江区作为杭州市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吸引了一批萧山区的高新企业和科技企业集聚;江干区是杭州市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贸易和物流行业发展较快,也吸引了一批我区企业迁入;余杭区位于杭州主城区周边,相比于主城区土地、交通成本较低,而阿里巴巴落户余杭,电商产业聚集效应明显,我区一些贸易型、电子商务型企业也纷纷选择迁往余杭。
二是企业迁移的区位因素。由于近年来萧山区的发展空间不断减少、企业用工成本和土地价格不断上涨,造成一些企业向其他区县或者市外转移。滨江区、江干区、大江东与萧山毗邻,成为我区企业迁出的主要选择,既可以节省企业的迁移成本,也能更好地保留以前企业的员工,保持企业的竞争力。
三是企业迁移的行业因素。在第二产业企业的迁移行为中,由于近年来萧山“退二进三”、设置环保门槛等一系列政策出台,使得许多高污染、高能耗的企业不得不进行迁移。第三产业中,由于近年我区加强防范处置非法金融活动工作,一些涉金融风险类企业迁出我区;而保险、基金、证券等金融行业企业以及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行业企业,受人才、信息、金融等影响较多,一些地方政府提供金融、税收或者园区入驻方面的优惠政策,吸引着部分企业进行迁移。
四、企业迁移的对策建议
发展区域经济是实现城市化、现代化的前提,是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要加快经济发展,稳定现有企业减少外迁,必须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加大对企业服务优化力度,协助企业提高效益。从目前萧山区企业的发展状况来看,结合实际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萧山区应利用亚运会召开的契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础设施硬件质量水平, 重点加强交通设施、电力电信、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加快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充分发挥基础设施布局对迁入企业的引导性作用,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基础设施体系,为迁入企业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并为企业职工提供便利的工作环境。
二是稳定大规模企业。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进行调查研究,认真听取企业意见,宣传政策,研究制定改进工作措施,协助企业解决问题。对计划外迁的企业应进一步调查摸底,分析外迁原因,对属于扩大生产、城中旧村改建和因主城区定位等原因外迁的企业,应尽量助使其搬迁到我区适合的园区。尤其是投资规模较大、科技含量较高、对区域经济有较大影响的企业,应在信息技术、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市场开放等方面优惠政策措施上加大力度。
三是改善经济发展环境。一方面要优化发展环境,降低营商成本。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和中介服务体系;建立更为畅通的信息平台,为企业排忧解难。另一方面要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发挥企业优势。加大对企业的引导和培训,帮助企业提高经营人员的管理技巧和决策能力,及时为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帮扶企业发挥自身优势,扬长避短,提高市场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