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15/2021-41400 | 成文日期 | 2021-01-14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主题分类 | 政务综合类 |
序号 | 任务内容 | 工作举措与完成情况 | 问题与困难 | 下一步工作打算 |
69 | 加快创建部省共建乡村振兴示范区,完善调整农业产业发展及园区布局规划。 | 已经完成39项工作任务,完成率100%。加快推进园区布局规划编制,目前已经完成草稿。 | ||
70 | 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农业,培育提升一二三产融合园3个。 | 已落实建长湾、浩楠、民望三个融合园建设,完成进度100% | ||
71 |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8家以上,加快品质型品牌型农业发展。 | 新增区级9家,市级7家,省级7家,完成率287.5%。 | ||
72 | 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巩固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打造特色乡村旅游线路,培育民宿集聚区(村)2个。 | 已经建设民宿集聚村4个,与区文旅局打造农旅线6条。完成率200% |
| |
73 | 积极拓展区级农业电商孵化平台,加大农业数字化应用。 | 拓展靖江张瑜科创园,开展助农扶残涉农电商活动,给予直播活动支持等服务。印发《2020年萧山数字乡村试点示范区实施方案》,落实相关工作任务。完成种养基地数字化改造20个任务 | ||
74 | 推进“无公害”食品、新品种试验基地等特色工作,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 1、生产主体积极申报绿色食品,绿色食品(2017年申报2020年到期的)续展率100%,全年新报加续展申报超过15家,已批出8家18只绿色食品。2、巩固现有无公害农产品和两区产地整体认定,完成14个镇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的换证和新报服务工作,其中换证11.1万亩,新报4.0万亩。申报材料已报送省级工作机构。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换证42家78只,已批出24家45只。绿色优质农产品比率达到56.30%。3、举办了浙江省蔬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现场会,引进示范新优品种98只,接待参观考察人员12000余人次,拓展示范基地4个;4、萧山区生态美丽农业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已经出台 | ||
75 | 稳定粮食生产水平,深化“放心粮油”活动,全力做好生猪疫病防控和稳产保供工作。 | 粮食:全区预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9.24万亩,其中晚稻播种面积9.22万亩;粮食总产由统计局调查统计为准。一是集中精力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种粮属性恢复工作。力争恢复70%的粮食生产功能区的种粮属性;二是切实抓好晚稻播种面积落实工作。三是抓好晚稻等秋粮栽培技术管理,特别是晚稻中后期病虫防治管理,确保晚稻稳产。 生猪:1.加大财政扶持,撬动生猪复产产能。已完成各类补助资金5008.03万元拨付和生猪保险保额调整。投资1.1亿的区生猪保供项目现已进入立项程序。2.推进新希望、兴农发、江苏文峰等大型企业参与猪场并购或租赁,加速复栏复产进程。3.持续跟踪服务,制定“一场一策”增养复养计划,落实干部“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4.加强猪瘟防控,筑牢生物安全屏障,持续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
| ||
77 | 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 | 一是健全我区土地承包经营权登记制度;二是有序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 ||
79 | 继续强化村银共建,完善农村产权担保、收储、交易服务体系,拓展多类型涉农信贷产品。 | 继续实施村银共建,配合做好“无现金收付”等金融服务。推行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制定出台《萧山区农户小额普惠贷款试行办法》,组建领导小组,推行农户小额普惠贷款和信用示范村创建 | ||
80 | 鼓励发展村级物业经济,盘活村级闲置资源,确保消除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的薄弱村。 | 紧扣消除年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下村的目标开展指导和动态监测,鼓励实施造血功能项目,促进村级资产的盘活利用。全年任务已完成。 | ||
81 | 大力实施“两进两回”行动,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为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 | 出台《乡土专家认定管理实施细则》和《从事现代农业人才引进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开展首次乡土专家申报工作,进一步优化人才激励机制。鼓励专技人才开展试验示范,组织开展产业团队项目申报,全年确定团队项目10个,其中重点2个。分解全年农民素质培训任务共计5663人次。认定首批“乡土专家”41名,并开展“师傅带徒”项目。已制订出台“两进两回”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好全区农业、林业、水利等系列的职称审核申报工作,共审核各类94件。保质保量完成全年农民素质培训任务,规范资金支出和台账建立。 | ||
82 | 不断规范村级财务管理,重点加强村级小型工程和小额资金监管,有效提升村级“三资”管理规范化水平。 | 下发了《杭州市萧山区村级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和《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推行村级“无现金收付”的若干意见》,进一步规范村级小型工程项目和村级集体资金的管理。目前“无现金收付”已有417个村社开始实施,占总村数的99%。村级小型工程管理各镇街均已布置实施。
| ||
83 | 推动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加强小微权力制约,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和决策制度。 | 1、会同区纪委、组织部等部门,研究村级小微权力“码上”公开清单制度相关工作;研究出台了:深化清廉村社“码上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 、关于加强村级集体资金管理推行村级“无现金收付”的若干意见、区村级小型工程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召开全区清廉村社建设推进会;2、组成联合督查组,开展清廉村社建设工作督查;3、会同相关部门研究“清廉小脑”建设方案,并对镇街开展培训,做好数据录入审查。该项任务均已完成。 | 会同区纪委、区大数据局,协同抓好“清廉小脑”建设,进一步落实小微权力。 | |
86 | 创建2个美丽城镇升级样板镇,完成8个市级精品村创建。 | 已完成。目前,8个市级精品村立项项目共38个,去年的15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今年续建的项目23个,已全部完工。 | 加强与市局对接拥江发展考核,加大宣传力度,全面展示萧山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 |
87 | 稳步推进第二批美丽乡村提升村建设,择优启动第三批美丽提升村建设,开展城郊结合部环境整治。 | 已完成。当前,第二批40个提升村已全面完成建设,已全部通过区级综合验收。第三批64个提升村已有序进行开工建设。 | 1.开展第二批提升村扫尾,对美丽乡村环境进行回头看; 2.第三批提升村加快开工建设; 3.开展通报排名,加大考核力度。 | |
88 | 持续推进美丽农业镇街、美丽农牧渔场建设,基本完成骨干林道建设任务。 | 持续推进美丽农业镇街、美丽农牧渔场建设,完成任务2个;基本完成骨干林道建设任务,骨干林道毛路基本贯通。 | 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加强林道建设进度的督促。 | |
91 | 加快“污水零直排区”创建,推进500个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提标改造,创建7条市级以上美丽河道、持续推进浦阳江综合保护工程。 | 浦阳江二期、七都溪、杭甬运河、里士湖、先锋河—大治河等5条河道成功创建市级美丽河湖,其中浦阳江二期、里士湖成功创建省级美丽河湖,超额完成年初计划目标。。截至12月25日,浦阳江三期治理工程已基本完成建设,2标涉及的分部分项工程已完成验收,1标部分将于12月底前完成建设,并计划于2021年1月开展相关分部分项验收工作。 | ||
98 | 推进土壤污染状况祥查和源头管控,实施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全面落实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 区政府下发《关于下达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的通知》文件,分解11973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任务到各有关镇街。我局下发《关于印发萧山区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做好受污染耕地土壤污染有关工作。 根据省农科院数农所对土壤环境质量类别统一划定结果,我区委托浙江大学环境资源学院制订技术方案,下发《关于萧山区中轻度污染耕地水稻安全利用技术指导意见》,提出技术措施,指导有关镇街开展轻度污染耕地水稻安全利用工作,主要是下发《于做好2020年萧山区受污染耕地水稻种植安全利用的通知》文件,提出三项应用技术,治理技术措施已全面应用到位,完成全区11973亩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 积极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10个、生态氮磷拦截沟2条、测土配方施肥应用面60.02万亩、商品有机肥推广4.31万吨、商品有机肥推广应用面积9.01万亩、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0.81万亩、不合理使用化肥减量398.1吨、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面积24.2万亩、统防统治面积12.77万亩、农药减量18.9吨、农药废弃包装物回收138.08吨,处置率96.43%。完成省级美丽牧场创建任务2个。 | ||
117 | 完善防汛防台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应对能力。 | 完善防汛防台工作体系,不断提升应对能力:成立局水旱灾害防御工作领导小组, 明确全区水库(山塘)责任人,抓好全区水库防洪应急演练,编制水旱灾害防御应急工作预案、超标准洪水防御预案等预案,完成全区镇街水利员洪水风险图与14座小Ⅱ型以上水库安全管理和运行管理责任人业务培训。各项任务全部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