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H020/2020-28638 | 成文日期 | 2020-07-30 |
发布机构 | 区卫生健康局 | 主题分类 | 医药卫生管理 |
文号 | 萧卫健建字〔2020〕9号 | 有效性 |
王亚芳代表:
您在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取消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工作考核的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开展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关键环节,为降低出生缺陷发生风险,从2010年开始,国家人口计生委、财政部共同组织实施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工作,为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包括流动人口)免费提供包括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等方面的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我区作为全国试点启动,为干预出生缺陷筑起第一道防线,对提高全区人口素质起到了比较显著的成效。2015年开始,婚前、孕前检查项目整合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简称“国免”),省市卫生计生部门根据出生人口预测数设定相应考核指标,要求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平均覆盖率达80%及以上,并每年将完成情况及排名通报政府。2019年起“国免”检查工作纳入健康浙江考核。
“国免”检查的目标人群是符合生育政策的待孕夫妇,包括流动人口,要求夫妻双方一起参与检查,项目内容:优生健康教育、孕前健康检查(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风险评估和咨询指导、追踪随访等,目前男方检测也计入人次。
对“国免”检查工作进行逐级考核,一方面有利于准确评价实绩、督促工作推进,但另一方面与检查自愿原则相矛盾。我区是人口大区,省市下达的考核任务也相对较重。在给各镇街分配考核指标时,我局以当年预计出生人口为基数按比例考核。近几年,尽管各镇街想方设法采取了各种措施,不断拓展工作平台,加大工作力度,但还是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对于基层工作的实际困难,我局多次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要求从抓数量向抓质量转型。
目前考核工作也越来越理性,省市实际考核时也从对国免数量质量要求并存逐渐向对质量要求侧重。考核任务也在逐年下降,2017年是预计出生人口的65%,2018年是预计出生人口的48%,2019年是预计出生人口的45%,2020年考核任务是以2019年实际出生人口的47%作为考核任务。以城厢街道为例,2017年要求完成812对,实际上报出生人口1189人,占比68.29%;2018年要求完成623对,实际上报出生892人,占比69.84%;2019年要求完成495对,实际上报出生882人,占比52.38%;2020年按2019年出生人口为基数,要求完成406对,占比46.03%。任务数逐年下降,2017年后都能完成预计目标任务。
二、改善服务
针对您建议中提到的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原区计生指导站)服务人员态度较差的问题,我局多次到基层一线调研,并召开专题座谈会部署:一是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认真处理镇街及相关人员投诉建议,对于查实服务态度不佳的人员给予严肃处理惩诫。二是进一步强化教育培训,重视和加大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训力度,树立人性化、舒适化、优质化服务理念,改善服务态度,切实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热忱对待群众。三是进一步强化管理,完善告知预约制度,给育龄群众办事提供便捷条件,让育龄夫妇应检尽检。
区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已召开专题会议,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相关工作要求:强调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认真执行首问负责制,一切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对于周日未预约前来体检的人员,不得无故推诿。涉及的投诉,必做到有诉必查、有查必果、有责必究。对于查实确因服务态度不佳产生投诉的人员,与绩效挂钩,给予严肃处理。加强引导分流,遇周日或其他工作繁忙时段,增加引导员以维护体检秩序。加强沟通交流,对于服务对象确因特殊原因不能做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及时、主动告知相关镇街,说明原因。同时,加强内部督查,纪检小组不定期地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进行督查,办公室加大对服务对象满意度的调查,在原现场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再按5~10%的服务对象总人数抽取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并做好记录。
三、下一步工作
我局将继续积极向上级主管部门建议适当调低或取消相应指标要求。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国免”政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带来的益处等宣传培训做到镇街全覆盖,必要时进企业、进大学。同时,通过“健康萧山”微信公众号、广播电视等途径,定期发布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优生优育等信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使广大计划怀孕的夫妇及时了解优生健康检查的重要性,知晓优生科学知识,主动检查,切实提高覆盖率。
感谢您对萧山区卫生健康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杭州市萧山区卫生健康局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