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102/2020-45143 | 成文日期 | 2020-06-30 |
发布机构 | 区投资促进局 | 主题分类 | 综合类 |
序号 | 任务内容 | 工作举措与完成情况 | 问题与困难 | 下一步工作打算 |
20 | 启动国博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全力打造会展产业园。 | 1.在新一轮全区经济发展政策中建议增加会展园区的扶持条款:对会展园区及入驻会展园区的会展机构符合条件的,给予适当政策扶持。 2.杭州钱江世纪会展产业园,总建筑面积为30823.8平方米。其中,地上16层,建筑面积29121.8平方米;可租房86间,可租面积14922平方米。截止目前,会展产业园已有入驻企业19家,入驻企业办公人数94人;已出租房间25间,出租面积约4106㎡(含公摊面积),出租率29.1%。 | 因疫情影响,全区会展业进入“低谷期”,缺少刺激产业提升,提振行业信心的政策措施。 | 完成新一轮《杭州市萧山区扶持会展业发展实施办法》政策制定工作,明确会展产业园的扶持政策,提升政策吸引力,发挥会展产业园集聚效应。 |
31 | 新培育招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领域规上企业30家以上,在集成电路大数据、汽车电子、人工智能等领域实施20个以上技术创新项目。 | 新招引紫光集团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项目、中睿信数字科技总部项目、魔珐科技总部项目、知盛数据杭州健康医疗大数据项目、中电数据杭州健康医疗大数据项目等数字经济重大项目。 | 继续加强数字经济产业项目招引力度。 | |
32 | 推动生物经济“一地两区” 建设,加速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融合创新。 | 推进杭州市数字健康创新谷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有40余家企业注册落户。引入国家卫健委牵头组织下国家队成员之一的中电数据服务有限公司建设的健康医疗大数据云服务平台;微医数字医疗项目等健康科技项目;“独角兽“太美医疗科技AI驱动的影像医学CRO项目。 | 加强生物医药领域龙头企业、细分行业龙头的招引;加快产业空间的整合和厂房的专业化改造。 | |
40 | 推进5G网络等新基建发展,加快中国(杭州)5G创新谷建设,打造“5G+智慧亚运”“5G+智能制造”两大应用场景。 | 截止目前,中国(杭州)5G创新谷正式完成签约16家企业,其中,5G产业上游芯片、元器件、射频研发企业4家,引入专注5G基站软硬件平台及产品研发的中游长焜科技,引入下游车联网、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能制造等应用企业12家,现已基本形成一条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 | 计划全年引进5G领域企业25家。 | |
46 | 统筹布局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智能汽车等略性新兴产业,明确平台、镇街产业分工,完善产业链精准招商体系。 | 编制完成全球5G、全球智能网联汽车、全球航空航天等产业招商白皮书,为我区实施重点产业精准招商提供指导。完成《萧山区产业地图》初稿的编制,着手开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招商白皮书编制工作。 | 优化5G、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精准招商政策,完成萧山区产业地图,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招商白皮书编制工作。 | |
47 | 构建精准有力的政策体系,加大区级层面项目准入统筹力度,进一步 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在双招双引、产业培育中的作用。 | 1.制定完成区投资促进委员会联席会议议事决策规则和萧山区投资促进局委员会议题审查制定,进一步完善了项目决策程序。 2.牵头制定《关于促进萧山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 3.上线萧山区项目资源管理平台,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全区招商引资的项目信息纳入数字化管理。 4.以创投基金促进区域新兴产业招引工作,由我区政府基金参投的多个专项产业基金已完成备案,在撬动社会资本投入创新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区带来优质项目资源以及产业链生态集聚。如基金规模达5亿的浙江大学未来医学创新基金已引入独角兽企业太美医疗AI驱动影像医学CRO项目落地;容腾5G产业基金已着力引入5G产业链上中下游细分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项目。 | 1.完善区内项目流转机制。充分利用项目管理平台信息化系统,互通项目信息,促进项目在全区范围内的有效流转,实现招商成果共享和招商资源科学配置,进一步加强区级层面对项目统筹力度。 2.持续加大基金招商等路径探索力度,加快推动相关产业链在我区的培育及集聚。 | |
48 | 创新双招双引工作方式,强化新基建、新消费、新业态项目招引培育力度。 | 1.以浙江大学杭州国际科创中心、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为代表的重点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建设,引进了一批重点产业链项目。 2.将“新基建”作为产业链精准招商的重点方向,聚力招引5G、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大数据等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企业和拥有突破性技术项目。一批“新基建”关键领域的代表性项目先后落地萧山,如总投资30亿元全球数字经济领域龙头企业紫光集团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项目、总投资40亿元国内增材制造头部企业安世亚太增材制造总部及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全国首家国家(杭州)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项目。 3.开展“一促三比拼”活动, 新建立“每月通报”机制,采用“积分制”创新考核方式。 | 1.鼓励合作招商,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项目招引,建议健全社会力量项目导入的激励机制,强化与投资机构、招商机构的合作。 2.组建区级招商队伍,实行统一培训、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在北京、上海、深圳等重点城市开展驻点招商工作。将项目招引实效KPI考核结果与薪资挂钩,提高队伍专业能力,激发队伍招商活力。 | |
49 | 招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项目50个以上,其中投资5亿元以 上项目不少于20个。 | 围绕我区主导产业共招引引亿元以上项目50个,总投资394.5亿元,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9个,总投资达341.4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3个。总投资达307.9亿元。成功招引紫光集团新型基础设施智造基地项目、紫光AI研究院项目、中睿信数字技术总部项目、亿家健康总部项目、魔珐科技总部项目、新诺无掩膜光刻机项目等。 | 建立三级联动机制。与省市主要经济部门的常态化联动沟通机制,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源和政策支持,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 |
50 | 招引新制造业项目30个以上,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不少于5个。 | 新招引制造业项目16个,其中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2个,分别是长龙(杭州)航空维修工程项目、京新生物生命产业化基地项目。 | 重点支持北大信息技术高研院、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现代产业科技创新基地,支持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申报浙江省光学感知制造业创新中心,助力萧山打造新制造业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