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H015/2020-28596 成文日期 2020-06-22
发布机构 区农业农村局 主题分类 农业水利综合类
文号 萧农提字〔2020〕1号 有效性

对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第20号提案的答复

发布日期:2020-06-22 16:34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分享:

楼兰芳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加强美丽乡村建设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首先,非常感谢您对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关心和支持。近年来,我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标准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2018年起,全面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五年行动计划,通过近两年的创建,农村环境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涌现出进化镇欢潭村、河上镇凤凰坞村、益农镇群围村、浦阳镇灵山村等示范典型,工作成果被《农民日报》《浙江日报》等媒体广泛报道。累计获评省级美丽乡村示范乡镇4个、省级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12个、省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6个,A级以上景区村庄36个,其中AA级9个,AAA级7个,农村居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

您在提案中深入剖析了目前我区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方向偏离、群众参与度不高、管养资金压力巨大等问题, 并从根据萧山实际出发提出了围绕目标、宣传发动、凸显优势等3方面建议,我们深表赞同,我局也在积极探索美丽乡村持续、长久的发展方向:

一、加强规划把控。美丽乡村,规划先行。我局在美丽乡村建设启动前,就高标准编制了《萧山区美丽乡村设计导则》和《萧山区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手册》,实行五个严禁,注重体现农村风貌,避免过度城市化;注重百姓生产生活需求,杜绝大搞超过实际需求农村建筑;注重后续运维,减轻村级运转压力。考虑到农村的实际,不搞高投入、高养护的建设。

二、坚持先做减法。美丽乡村建设必须坚持先做减法、再做加法,大力开展“九改五清”工程。坚持先拆后建,腾出空间。加大整治力度,扩大整治范围。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重点要抓好房前屋后,道路小巷,田间地头,池塘沟渠等节点部位,全域巡查、全域整改,全域提升,根治“脏乱差”问题,净化、美化、绿化、亮化农村环境。

三、提升群众参与。美丽乡村从前期规划编制、中期创建整治、后期管养均离不开村民的参与,规划编制需要吸收村民的意见,整治和管养需要依靠村民的共同参与。现在很大一部分村都在通过各自的方式发动群众参与到美丽乡村的建和管,利用党员固定活动日及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宣传发动,引导村民积极参与村庄环境建设,积极探索菜园经营模式,划分相应的管养责任区块,提升村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意识,引导、发动村民在后期管养中的作用,避免“等、靠、要”思维,发挥村民力量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四、凸显萧山特色。杜绝美丽乡村千篇一律,根据各村实际,发挥生态资源优势,着力发展“运动休闲、民宿经济、民俗文化、康养产业”等美丽经济,推动美丽经济成果转化。如,举办首届萧山区乡村旅游节,历史文化村落进化镇欢潭村成功牵手浙旅集团;河上镇东山村连续举办13届年糕节,大力发展特色民俗乡村旅游等;河上镇三联村“萧山第一漂”;河上镇凤凰坞村借着“旅游南进”等东风,大力整治村庄环境,打造美丽乡村,抗战纪念馆、抗战训练营、国学课堂等一批特色旅游点相继落成,还举办了搡年糕、舞龙等多种民俗活动,这个山坳里的小村庄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了大 批游客。村里还成立了旅游公司,开拓了一日游、亲子游、户外拓展等项目,把乡村旅游搞得有声有色,而当地百姓也靠着乡村旅游,收入实现了大幅增长。萧山一些美丽乡村正积极引进相关产业,打通“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有效通道,实现村庄可持续发展。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希望今后您能一如既往地关注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杭州市萧山区农业农村局

2020年6月22日

承办联系人:夏春虎           联系电话:0571-8389755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