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模式

科技界:关于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

发布日期:2020-04-14 09:1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委员,我是科技界的委员汪新来,我发言的题目是《关于加快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


年初这场不期而遇的疫情,夺去了许多无辜性命,打乱了经济发展步伐,而以医疗卫生和生物技术、生命科学为基础的生命健康产业再次成为焦点。萧山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赶超跨越发展中,必须聚焦创新资源,抢抓产业风口,主动参与到全球生命健康产业的浪潮中来。

一、发展之需

第一:转型升级之需。生命健康产业承载民生福祉,促进经济发展的,属于未来都市新兴产业,覆盖面广、发展潜力大,有力促进我区高质量发展。

第二:双招双引之需。生命健康产业是以科技引领的创新产业链,涉及“医、康、养、健、药”等领域,具备产业发展区位和空间优势,成为双招双引主战场。

第三:创新强区之需。生命健康产业是智力和技术交汇高地,运用免疫细胞、基因治疗等生命科学前沿技术,联姻大数据、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为世界创新主方向。

二、发展之困

一是小:产业载体空间小,现有开发区、新街等平台缺乏孵化、小试、中试、生产等完整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现有医疗器械、医用设备产品附加值低,结构单一;区域产业布局分散,医疗、养老等公共配套能级偏低。

二是少:具有全球视野的专业管理团队少,生命健康产业生态的优质医疗机构、研究机构、投融资机构、检测机构、服务机构等资源配置少;再者,缺乏支撑产业发展的研发、技能人才,特别是顶级科学家少。

三是多:健康产业涉及面广,产业链长,行业审批与管理主体多,多头管理造成产业集中度不高,研究分析不够深;产业认识不到位,谈“药”色变,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存在脱节,项目落地限制多。

三、发展之思

生命健康产业是新一轮科技与产业革命角力的主战场,借他山之石,助追赶超越,提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命健康产业创新高地。


1、聚焦产业定位。聚焦一:云医疗产业,痛思疫情,数字发力,在座的很多医生未来可能是“网红”、“店主”,收入增加,感染减少,“看病难”破解,疫情将加速云医疗产业落地。聚焦二:智能器械产业,社会老年化加速,养老既是社会难点,也是产业风口,智能穿戴、医疗器械等将会加快进入千家万户。聚焦三:创新医药产业,在干细胞免疫治疗、基因工程、病毒防治等领域,依托浙大科创中心、余国良教授等团队,打造一批人才集聚,技术前沿的大科学平台。


2、优化产业规划。布好局,结合4286规划和我区生命健康产业现有基础,形成“一廊多点”发展格局,打造点线面结合的生命健康产业黄金走廊。其次起好步,争取存量空间,围绕医疗器械、医疗检测、生物制剂等产业,将原有空间改造成为符合产业要求的成熟空间,引导项目逐步落地。再次发好力,加大各类空间载体建设力度,加快规划、审批和建设效率,确保生命健康产业基地快速落地。


3、完善产业体系。一是建链,形成集研发、孵化、小试、中试、生产、集中配套和检测等一体化发展体系,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立专业检测、认证等公共服务平台。二是补链,引入国内外高校、研究院所资源,构筑产学研用高地,联合转化型研究医院,如浙二等开展深入医学产学研合作。三是强链,引入世界知名科学家、专业投资机构负责人、行业资深人士作为顾问,承担萧山生命健康产业的招商、项目准入、跟踪服务等专业领域工作。


4、创新产业服务。成立主要领导挂帅的生命健康产业领导小组,引入国际专业背景的产业团队,设立境外孵化中心,把萧山打造成生物科技创新城市的国际窗口。其次,搭建混合所有制平台,对产业园区进行管理和跟投,并且更好的管理使用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特别是用好杭州市政府300亿产业母基金政策红利。再次,积极引入行业第三方服务(VC、PE)、认证、检测、申报、报批等专业团队,助力项目团队的资金支持、产品过关、确保项目高效运转。


5、强化要素保障。在服务发展上,加强审批部门人员业务学习培训,让其从本质上理解行业特性,解放思想,突破创新,支持产业发展。在留人环境上,要优化空间配置,打造更适合国际交流的空间和软环境,如打造专家公寓和开设国际学校等。在政策扶持上,要落实精准的人才、科技、金融、土地等配套支持,将吸引全球顶尖行业人才为目标制定、改进相关政策,对重大事项一事一议,向生命健康产业倾斜支持。


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机遇稍纵即逝,萧山需要紧跟杭州迈向全球发展大趋势,抓牢机遇,革新思维,精准定位,力争十年磨一剑,把生命健康产业打造为萧山经济新的增长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