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教育局

当前位置 : 首页
>>萧山教育局 >>图片动态

美好教育,智育未来!
国家级“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仪式暨智慧教育学术论坛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0-12-23 15:0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国家级“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仪式

12月22日,国家级“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启动仪式暨智慧教育学术论坛在萧山中学举行。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出席活动并讲话。中国教育装备行业协会副会长、秘书长夏国明,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学与装备信息化处副处长赵宇,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主任王会军,杭州市教育局副局长高宁,萧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琴箫,萧山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副主任丁淑芳,萧山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俞沈江参加活动。本次论坛还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院长周彬,浙江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刘力等专家莅会指导,区教育局相关领导、美好教育联盟成员单位代表以及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等近300人参加活动。

俞伟跃表示,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引领教与学模式的变革,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将是一场具有引领性的教育革命。并指出,萧山区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建设美好教育的“一号工程”,将信息技术融入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融入教学、管理、生活、文化全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目前,萧山区教育信息化工作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实施统一平台、统一数据库,形成了“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为智慧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未来,萧山要继续发扬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开拓精神、敢闯敢试的改革精神、砥砺前行的奋斗精神,在全国发挥好引领示范作用,为全国提供更多的“萧山经验”“萧山范式”。

俞沈江指出,当前,萧山教育站在了信息化发展的“风口”借势腾飞,萧山教育人以敢为人先、主动作为的担当和气魄,全力推进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属于萧山的“教育信息化”新范式。一是要处理好“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关系,教育信息化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带来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将“因材施教”与“有教无类”合二为一,既实现了公平教育,又满足了个性化发展。二是落实好“立德树人、五育并举”的职责,教育信息化不仅要体现在教学上面,更要延伸到育人的全过程。新时期的教育有了新技术的应用,就能真正做到用“智慧”来培育“智慧人”。三是保持好“相信趋势、相信未来”的决心,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不仅改变当下的教育,更在塑造未来教育。我们要依托当代最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培养出更加合格的未来接班人。四是发扬好“自强不息、奔竞不息”的精神,萧山教育将以乡村振兴为目标,以信息化为助推,有效加快教育的城乡一体化建设。我们将为萧山的“美好教育”插上信息化的翅膀,实现换道加速、赶超发展。五是践行好“学教结合、融合深化”的理念,实现社会现代化,教育现代化要先行。我们将牢固树立“没有教育信息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的理念,用“互联网+”的思维推动教育教学工作,全力打通教育的互联网,做大教育的云数据,汇聚教育的资源库。

会上,吴金炉对《萧山区“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国家级实验区建设方案》进行解读。方案指出,萧山将通过全面实施区域教学质量提升工程、区域普惠教育提升工程、区域创客教育提升工程、区域教育治理提升工程、区域教师专业能力提升工程等五大工程,力争到2022年基本建成以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情境化、多样化为特征的智慧教育环境,实现智慧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搭建“互联网+教育”的大平台,打造萧山全域优质“美好教育”。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5G等创新科技的突飞猛进,我们不再满足于过去单纯谈技术或配装备的学校建设1.0阶段,我们在努力实践学科与技术结合构成课程体系的2.0阶段,期望将学校文化、课程、空间、技术装备有机融合,勾勒出未来学校的3.0阶段,实现人的全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