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局统一部署及2020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的有关要求,力行“六稳”“六保”工作中对小作坊的帮扶要求,经部署启动和全面实施,我区5家食品作坊通过“知名、特色、优秀”的名特优食品作坊验收,3家历年名特优作坊通过复评验收,3家食品作坊通过阳光透明作坊验收,4家小微生产企业通过5S现场管理验收。名特优、阳光透明食品作坊及5S现场管理创建等工作,有利于引导和推动我区食品作坊健康发展,有利于巩固历年食品作坊整治取得的成果,既能充分发挥小作坊“社会经济的补充、快捷便民的服务、文化习俗的传承”的业态功能,又能切实防范小作坊“小而散”生产方式带来的食品安全风险。
一是提高标准,始业培育。通过前期的摸底调查,全面掌握我区食品作坊的品种类别、生产规模、地域分布及销售区域等情况,筛选出创建意愿强烈、硬件条件良好的食品作坊及小微食品生产企业,特别是对新开办的食品作坊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业主的主体责任意识,监管人员全程上门“点对点”的服务指导,严格按照名特优食品作坊的标准要求开展规划和建设。
二是技术创新,以点带面。依靠“互联网+”技术,在食品作坊生产区域安装监控摄像头,将食品生产加工全过程的影像连入食品安全监管云平台,并实现“画面可储存、问题可核实、事故可追溯”。利用“互联网+”助力“阳光透明”建设,激发食品作坊业主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内在动力,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进的工作模式,实现“整顿一个行业、规范一个行业、提升一个行业、巩固一个行业”的目标。
三是多措并举,严格验收。通过广宣传、常监督、勤跟进等措施,重点围绕环境卫生、硬件设施、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等方面对创建对象进行现场指导;对生产经营者改造提升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协调;对照验收的相关规范和标准要求,统一组织对经过改造提升达到要求的生产经营者进行评价验收,指导帮助其整改发现的问题,对于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验收不予通过。
下一步,我局将加强对已创建的名特优食品作坊、阳光透明作坊和“5S”现场管理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依法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坚持“原料来源要正规、仓库管理要到位、场地环境要卫生、从业人员要健康、生产操作要规范”的基础标准,确保持续符合验收标准要求,并以此为契机,通过以“行业助推、阳光透明、精品示范”为抓手的提升模式,融入生产全过程可视化、“云平台”监管等技术手段,进一步提升食品作坊和小微食品生产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促使其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高品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