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 引 号 | H001/2020-54724 | 成文日期 | 2020-11-19 |
发布机构 | 区政府办 | 主题分类 | 综合政务/政务公开 |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区级有关部门:
为畅通资本、人才、服务下乡通道,推进科技进乡村、资金进乡村、青年回农村、乡贤回农村(以下简称“两进两回”),激发乡村活力,加快乡村振兴,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两进两回”行动的意见》(浙政办发(2019)53号)和省、市、区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两进两回”行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建立高效完善的“两进两回”机制,进一步畅通人才、科技、资金等下乡通道,让乡村成为投资兴业的沃土、创新创业的热土、安居乐业的净土。
二、主要目标
到2022年,建设省级高水平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6个,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6%;争取区级支持乡村振兴财政投入180亿元以上,涉农贷款余额新增40.5亿元,农户小额普惠授信服务覆盖率90%以上;培育青年“农创客”50名、“青创农场”7家、乡土专家41名;吸引100名新时代乡贤返乡回乡投资兴业、建设家乡。
三、工作措施
(一)实施科技进乡村行动
面向回乡创业各类主体提供科技示范、技术集成、创业孵化、平台服务等科技创新创业服务。支持建设农业领域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携带科研项目、成果或技术到我区农村从事农业科技研究、科技开发、科技服务或创办企业。农业企业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符合条件的可按高层次人才有关政策落实相关待遇。建立健全科研人员校企、院企合作共建机制。组织选派科技特派员下基层,深入农
村开展科技服务,带领农民群众创业创新。实施农业科技领军人才“乡聚工程”,建立农业科技人才资源库。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绿色生态技术示范应用。推进集生产生活、文化娱乐、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技术集成与应用。
把农业科技成果落到大地上,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健全产业专家技术团队联系科技示范基地制度。推广“1个专家团队+N个科技示范基地”模式,实施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项目、产业团队技术项目和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计划。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实施农业科技中青年骨干人才“青蓝工程”,推行“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联一个基地实施一个项目”模式。开展农技专家联系科技示范户行动,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成果进乡村。创新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方式,组织农业专家科技服务队进乡村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科普大讲堂等活动。加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力度,拓宽职业农民职称评审渠道,探索建立乡土人才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制度。(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农业农村局)
(二)实施资金进乡村行动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重点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配套设施建设等。加大乡村振兴领域
信贷投放力度,建立完善符合乡村产业和农村创新创业发展的小微企业融资优惠政策。拓宽金融支农渠道,大力发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着力推动银行卡助农服务点和丰收驿站转型升级。完善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广农村住房、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林权、农业设施、农机具等抵押贷款业务。推动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提高保障水平。推动工商资本“上山下乡”搭建政企合作、企民合作、产权交易、信息发布、投融资等平台,建立乡村振兴产业发展项目储备库。(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萧山农商银行)
(三)实施青年回农村行动
实施“青春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鼓励青年回乡参与乡村振兴。广泛动员青年志愿者、大中学生、少先队员常态化开展“河小二”助力治水护水行动,继续深化垃圾分类、植树护绿、污染治理、卫生镇创建等生态环保和志愿服务实践,建设20个共青团助力乡村振兴重点村、40个青年助力生态环保标杆村。在各镇街成立“青年智慧团”,组织青年机关干部集思广益,积极参与村庄规划设计、特色景观制作、人文风貌引导等乡村治理与建设。通过“青春在基层实践中闪光”大学生暑期实践,组织大学生利用墙体彩绘、手工艺制作、废旧品回收利用等手段开展创新创造,提升农村整体“颜值”。培育青创农场,精心打造一批共青团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体化产业阵地。积极参与区级乡村创客基地建设,助力构建有场地、有
资源、有平台、有导师、有伙伴的全要素众创空间。开展“村村都有好青年”寻访专项行动,发掘一批懂农民、爱创业、扎根农村的新时代好青年,选树一批农村青年创业人才、治理人才和服务人才,营造青年投身乡村振兴、建功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责任单位:团区委)
(四)实施乡贤回农村行动
吸引乡贤回归,实施乡贤回归工程,成立区镇村三级乡贤工作站,建立乡贤人才库和重点乡贤联系制度。广泛开展举乡贤、颂乡贤、学乡贤活动,因地制宜建设乡贤活动中心、乡贤之家、乡贤馆。支持各镇(街道)制定乡贤回归激励措施,引导各镇街开展各具特色的乡贤联谊活动。规范乡贤组织,支持乡贤组织在镇(街道)党组织领导下开展活动。发挥乡贤作用,开展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支持乡贤公益机构建设,开展扶贫济困。引导乡贤在村党组织领导下,依法依规与民主协村治理。定期召开萧山人大会,把大会打造成“汇聚全球萧山人资源,共助萧山跨越发展”的重要平台。(责任单位:区委统战部)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把推进“两进两回”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区农办、区农业农村局负责总牵头,区委统战
部、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团区委分别重点负责“两进两回”相关专项行动,相关区级部门、各镇(街道)要各负其责、积极配合,把推进“两进两回”工作作为本单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抓实抓细抓好,共同推动“两进两回”行动。要加强舆论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推广先进经验。
(二)加强政策保障
加快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积极探索承包地经营权、集体资产股权抵(质)押贷款,稳妥探索农村宅基地(农房)使用权抵押贷款,鼓励发展农村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落实用地支持政策。推进村庄规划的修编,预留乡村产业发展空间。支持“两进两回”人员重点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平台发展创业创新项目。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回收闲置农房和宅基地以及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发展乡村产业。依托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乡村振兴项目,用地指标缺口部分,可按“一事一议”给予支持。(责任单位:规划和自然资源萧山分局)
落实社会保障政策。“两进两回”人员可在创业地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接续社会保险关系。对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市区从事规定的岗位(工种),申报就业并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依照相关规定给予一定补贴。“两进两回”人员缴纳社会保险的,初始创业失败后生活困难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享受社会救助。(责任单位:区人力社保局、区民政局)
完善全民医保体系,将“两进两回”人员纳入基本医保覆盖范围。把回乡创业人员纳入住房公积金缴纳范围。回乡创业人才可按规定申请公寓楼和保障房。(责任单位:区医疗保障萧山分局、区公积金中心、区委人才办)
(三)化营商环境。推广农村创业服务新模式,面向“两进两回”人员实现信息资源和项目对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证照分离、多证合一、证照联办等改革举措,优化农业许可服务,设立绿色通道,简化回乡创业办证流程。(责任单位:区跑改办、区农业农村局)
(四)严守底线红线。任何人员回乡入乡不得侵犯农民合法权益、不得侵害农村集体产权、不得非法改变土地用途、不得破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得发展高耗能重污染产业,严禁下乡利用农村宅基地违法建设别墅大院和私人会馆,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维护好农民利益。(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规划和自然资源萧山分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生态环境萧山分局)
本方案自2020年11月20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政策施行过程中如遇上级法律法规和重大政策变化,本方案也作相应调整。
杭州市萧山区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0年11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