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评单位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任务 | 完成情况 |
区委老干部局 | 1 | 贯彻区委有关加强老干部工作文件精神。 | 贯彻落实萧委办发〔2018〕28号文件精神,加强离退休干部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落实相关保障和党建工作考核要求,全年开展离退休干部支部书记和老干部工作者培训1次,落实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分组联系制度,促进离退休党支部有序规范运行。 | 在全区老干部中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实际,为离退休支部书记发放特色学习资料,落实省委相关要求,组织老干部党员学习陈立群同志先进事迹,加强对离退休干部的政治引导和思想教育。进一步贯彻落实萧委办发〔2018〕28号文件精神,完善镇街、部门离退休干部工作机制,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制度化建设。组织全区离退休支部书记培训1次,抓好“领头雁”队伍。 |
2 | 激励离退休干部为党的事业增添正能量。 | 围绕“讴歌新中国,建功新时代”主题,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系列活动。发动离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开展“三服务、进村社、献余热”活动。离退休党支部结对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每个支部结对一个文化礼堂(文化家园),组织离退休干部党员走进文化礼堂开展文化传承等志愿服务1次。 | 组织全区离退休干部开展“讴歌新中国,建功新时代”系列活动。成立全市首个离休干部“红色记忆陈列室”。举办“献礼伟大祖国”老干部书画手工艺品义卖,向全区老干部征集到书画手工艺品186幅(件),义卖筹得善款36.8万余元,用于表彰我区美德少年和激励困难学子。开展老干部“最美”系列评选,评选出最美老干部个人16名、最美老干部团队5个、最美共和国同龄人7名、最美老干部工作者5名。注册成立全省首个老干部志愿服务社会组织——杭州市萧山区老干部志愿者联合会。召开全区老干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会,集中展示老干部正能量活动成果。组织老干部党员到所居住村社报到,“三服务、进村社,作奉献”,引领老干部党员融入社区党建,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开展离退休支部结对文化礼堂(文化家园)活动,引导离退休干部在乡村振兴、文化传承、社会治理中发挥作用。 |
3 | 落实老干部两项待遇。 | 组织区级老领导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形成工作专报建议献策。举办老干部理论读书会、情况通报会。做好重大节日和日常慰问。组织区级老领导和离休干部体检、疗养、考察。 | 区委主要领导亲自过问老干部工作,向老干部通报工作、征求意见。十一前夕,区委主要领导为离休干部代表颁发纪念章,区领导带头走访慰问老干部。切实为离休干部解决难题,与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对接,为我区近100位山东南下干部子女找到父辈简历档案,完成纪念墙刻名工作。继续深化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畅通老干部医疗绿色通道服务,做好老干部体检、疗休养及考察、重要节假日走访慰问、“做一日孝子”等各项工作。 |
4 | 为离休干部提供个性化服务。 | 高温、春节等重大节日继续开展分组走访慰问和送学上门工作,整合利用各方资源,用心做好离休干部居家养老服务。 | 继续深化局机关分组联系离休干部制度,及时送学上门、送服务上门。继续对115名离休干部深入开展居家养老4项服务,确保每月10小时家政服务细致到位,社区(村)就近助老服务及时有效、智慧养老呼叫器服务更加完善、“银龄互助”和共青团志愿服务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区财政专门拨款保障在萧医院畅通老干部医疗绿色通道。 |
5 | 发挥老年大学、活动中心的文化养老阵地作用。 | 用好老年大学为老服务资源,根据老同志求学需求增设班级4个。开设镇街老年大学分校和村、社区教育点,引导老同志就近就便参加学习。注重“学、乐、为”相结合,提高老年兴趣社团的自我管理、服务社会的能力。在活动中心建成“老党员驿站”并规范化运作。 | 在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区本级老党员驿站,作为离退休党支部、老干部志愿服务队、老干部兴趣团队开展活动的主阵地。今年以来,已有51个离退休支部组织党员到驿站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推进老党员驿站向镇街延伸,已建成北干、蜀山、浦阳等3个镇街级老党员驿站,并有其他多个在建。深化老年大学党组织建设,打造文化养老精品工程。2019年增设绍剧、形体、萧、笛子四门课程,增加老年学员201人。为破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问题,与区教育局联合,在瓜沥、闻堰设立2个老年大学分校,在城厢、北干、闻堰的6个社区设立老年大学教学点,打造“家门口的老年大学”,让更多老年人可以就近就便入学。老年兴趣社团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共计130余次,参与人员1100余人次,受益群众达17000余人人次。 |
6 | 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 开展“辉煌70年,我心中的祖国”和“学雷锋做好事”、“孝亲敬老”主题实践活动,全区全年活动达100场(次)。做好困难学生资助和奖励工作;参与帮教失足青少年和社会治理工作,参与帮教全年不少于4次。全区各类“假日学校”总数300所以上。创新办学特色,广泛开展“一镇一品”创建活动,每个镇街必须有一个以上品牌。充实和完善“五老”队伍,做好服务工作,发挥优势作用,组织学习培训活动全年不少于4次。继续开展“五好”关工委创建活动,稳步推进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企业关工委数达到90家;对镇街关工委干部加强业务指导3次,不断提高基层关工委干部思想和工作水平。 | 围绕“辉煌70年我心中的祖国”青少年教育主题,“五老”讲师团前往112个村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讲245次,2万余名青少年受益。联合区教育局、团区委,将“弘扬新时代红领巾路灯精神”主题教育活动作为我区青少年德育教育新品牌在全区开展,南阳、戴村等地结合当地特色组织活动,“五老”讲师团开展相关主题讲座30余场。全区创办各类“假日学校”397所(其中企业16所),2万余名中小学生参与其中,对22所“假日学校”开展走访慰问。深化青少年帮困助学,其中紫荆新苗奖共资助困难学生206名,奖励优秀学生23名,发放助学金及奖金共计293200万元。加强青少年关爱帮教,“五老”关爱团对22位青少年帮教对象进行结对帮教,两次前往看守所开展一对一、面对面帮教。推进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建设,萧山抗战纪念馆被列入首批市级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