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评单位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任务 | 完成情况 |
区委组织部 | 1 |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 按照中央和省市委部署,紧密结合萧山实际高质量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信念不坚定、宗旨不牢固、初心缺失、使命感不强、担当不力等突出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结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等活动,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开展争创“共产党员先锋岗”、“初心寻访”等活动,推动党员干部更加自觉地为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不懈奋斗。 | 聚焦主题主线,高质量推进主题教育。建立“领导干部领学导学、普通党员跟学帮学、‘特殊’党员辅学联学”学习机制,做好三级联动、分层分类,确保“一个都不少”。深化开展新时代解放思想大讨论,积极推广民情“圆桌会”、村民“意见箱”、“村民说事”制度等,线上线下听取意见建议3577条。深入开展“初心寻访”等活动,精选27个现场教学点,打造6条红色教育精品线路。表彰10个担当作为好班子、10个好班长、100名好干部,选树胡岳法老书记等先进典型,挖掘和宣传“凤凰模式”。拍摄《初心逐梦》学习视频,播放和收看覆盖面近百万人次。邀请媒体不定期开展监督,做到开门整改、真改实改、应改尽改,用高质量的整改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共计梳理问题2482个,完成整改1852个。 |
2 | 深化“民情双访”工作机制 | 结合“大学习、大调研、大抓落实”活动、“百千万”活动和“走亲连心三服务”等活动,继续健全深化“民情双访”工作机制,开展以“支部联村(社区)、干部入户”为主的“日常走访”工作,抓好系统调研、困难帮扶、党建共建、问题办理、建立成绩单等五项工作,推动干部常态下基层。开展以“基层出题、定向解题”为主的“定向专访”工作,建立问题排摸、组团破难、办理销号三项工作机制,把问题解决情况纳入党建考评。 | 按照省委包乡走村深化“三服务”活动部署,细化分解“五项服务重点”,构建“区领导挂帅、区级单位组团、镇街村社协同”三级走访破难体系,创新推出“支部联村、干部入户”走访形式,区级单位党支部同全区529个村社党组织实现结对全覆盖,累计走访服务群众14.5万户、企业3500余家。建立区镇分级走访制度,推行“基层出题、定向解题”工作方法,推动全区干部进村入企服务基层,今年以来,共计现场办结问题4126个,定向交办重点问题(事项)948件。 |
3 | 打造能打硬仗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 提高知事识人精准度,制定干部政治表现考察考核办法,坚持常态化走访了解和分析研判机制。树立鲜明用人导向,大力选拔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好干部。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开展干部ABC分类评价,深入整治“为官不为”,坚决调整不胜任、不担当、不作为的干部,建立各层次干部常态化交流机制,加大干部跨条块跨部门交流力度。加强干部能力素质培养,组织开展数字经济、城建规划、旅游会展等各类专题培训,创办周末选学课堂,满足不同层级干部对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的需求。开展年轻干部专题调研,采取职务与职级分离方式,将特别优秀的年轻干部优先选进班子,压实各级党委在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实行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年度工作报告和通报制度。强化科级干部管理,开展“科级干部选拔任用规范建设年”活动,制定科级干部管理办法。贯彻落实新修订的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稳妥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职级与待遇挂钩制度。 | 开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常态化走访分析研判,全年集中走访区管班子92个、领导干部1000余人次,召开3次分析研判会。高质量统筹完成区级党政机构改革、区管国企体制改革等班子配备工作,全年共提拔使用101名区管领导干部。开展“三好双一流”评选活动,共评选10个好班子、10名好班长、100名好干部,开展干部ABC分类评价和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等三项专项检查,激励干部担当作为。举办经济管理型人才培养中长期提升班、实用英语等各类专题培训,创办周末选学课堂。开展年轻专题调研、综合比选,选拔10名35岁以下区管副职领导干部,面向“双一流”高校招聘高层次事业人才50名。制定《萧山区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办法》等系列制度,科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更加有序。制定《萧山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实施方案》《萧山区公务员职级晋升实施办法》等,有序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及配套法规。 |
4 | 推动基层党建提档升级 | 深化农村基层党建,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完善农村网格党建,组织开展“12330”活动。推进“美丽党建”建设,制定实施乡村组织振兴规范化标准,确定并指导15个“美丽党建”示范村和第二批重点培育村建设,拓展“美丽党建”示范集群。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完善业委会和物业管理体制机制,深化“红色物业”建设,加强多方联席会议制度建设,深入推进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项目开展星级评定工作,打造1.5公里党群服务覆盖圈。深入抓好两新党建,深化“争双强、当先锋”活动,大力开展“三整一全”建设,扎实提高“两个覆盖”质量。扎实推进机关党建规范化建设,高质量做好党建基础性工作。 | 以“美丽党建”为重要抓手,持续推进15个“美丽党建”示范村和第二批重点培育村建设。充分发挥两支工作队和“第一书记”的帮扶指导作用。全面推行“五和众联”乡村治理新模式,形成“六美梅东”“五福老虎洞”等衍生特色品牌。深入推进城市基层党建,构建了区、镇、村 “1+21+N”三级体系,总投入2500万、面积4000余平方米的区级党群服务中心加紧施工,21个镇街平台党群服务中心建成启用,487个村社党群服务中心新建或改造提升,七彩小镇、北干、蜀山、休博园等4家党群服务中心成为标杆示范。优化机关党建,增强并扩大机关工委工作职责和工作领域,完成机构改革涉改单位、工青妇群团及党委建制单位机关党组织隶属关系调整,对101家单位、1000余个党支部实行全覆盖在线考核。 |
5 | 优化人才生态 | 健全党管人才机制,加强人才政治引领与吸纳,推荐优秀人才参选“两代表一委员”。统筹实施“5213”计划、“金梧桐”计划,健全完善平台、镇街为主体的项目评审机制。深入实施“三名”工程,依托高校资源优势共建人才智力共引共享机制。实施院士举荐制度,加大顶尖人才团队引进力度,实施数字经济人才引育工程;协调推进“萧山工匠”培育工程,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等领域名师、名医、名家引进与培育;实施人才服务“三个一”工程,为人才提供项目申报、政策咨询、租房生活等便捷服务。 | 健全人才工作组织机构,设立萧山区人才发展研究中心。开展爱国奋斗教育,培养人才先进典型,杭州阿优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总裁李小方获评首届“杭州市杰出青年人才”。培养发展80名高层次人才入党,增强人才的政治认同感、组织归属感。完成三批次“5213”计划评审,125个项目通过综合评审并确定扶持金额。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浙大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先后投入运营,新引进孵化企业20余家,集聚领军人才和博士、硕士研究人员500余名,全年接洽院士团队60余人次,引进欧阳晓平、郭国祯、励建书、赵国屏等院士专家7名;新引育省特级教师和区级名师57人、名医专家76人;开展技能职业培训22900人次,4人获评“杭州工匠”,3人获评“浙江工匠”,3人获评“全国技术能手”;推进萧山人才服务中心建设,选派专职人员坐班服务,统一受理各类人才政策咨询、审批办理事项;改革人才房分配管理制度,实行常态化申请、每月摇号分配等制度,全年协调解决子女就学问题30余起,推出人才租赁房近600套。 |
6 | 开展村干部队伍优化提升行动 | 围绕“践行‘四种人’、争当排头兵、锻造新铁军”的总目标,突出“排差”和“储优”两个重点,优化村社干部队伍结构。调整一批不适合不胜任不作为的村干部,加大村干部后备人才储备力度。深化“头雁领航”工程,开展以“赛讲,比思路;赛干,比行动;赛绩,比成效”为主要内容的“三赛三比”活动。以乡村振兴和村级各项事业发展的实绩为重点,评选表彰十佳“好支书”、十佳“好搭档”、十佳“好班子”。 | 制定出台《萧山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完善五大机制,明确二十条举措,系统推进全区村级组织和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开展“村级班子全面优化提升”行动和“严规肃纪树新风”专项行动、出台并落实《萧山区从严从紧加强村级班子队伍建设十条措施》,压实镇街抓村社干部队伍建设主体责任,对529个村社和3351名村社班子成员和专职工作者进行全面“画像体检”,910名村社主职干部逐一区级备案,97名存在苗头性问题的人员进行分类预警管理,63名存在不胜任不适宜不作为等问题的人员进行组织调整。深化“三赛三比”“四提四强”等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开展对标检视、比武打擂,共评选产生“最强党支部”月度之星260个、“最强领头雁”月度之星246名,郑剑锋、许华仁等优秀村书记推荐为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人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