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宣传部

发布日期:2020-01-08 09:48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萧山政府网 通讯员

综合考评单位序号目标名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区委宣传部1加强思想理论建设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按照“强学习提本领”的总体要求,制定实施《关于在全区组织开展“强学习、提本领”大学习活动的方案》;建立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湘湖大讲堂、“干部夜学”等制度。切实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学习。严格执行我区《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管理办法》。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重要思想和重大课题在萧山的实践研究,围绕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着力做好“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萧山经验社科总结。举办萧山区第五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坚持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于2019年2月21日印发《关于在全区组织开展“强学习、提本领”大学习活动的方案》(萧宣〔2019〕3号),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开展大学习活动,构建“五位一体”学习体系;年初制定《中共杭州市萧山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19年学习计划》,全年开展18次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8次“湘湖大讲堂”,全区各镇街、单位坚持至少每两周一次的频率开展“干部夜学”活动。
区社科联立项定向课题1个,优秀课题6个,良好课题13个,合格课题21个,要求各课题组严格按照《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管理办法》进行课题补助经费管理。组织多次以“浙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等为主题区委中心组专题学习;在“学习强国”杭州学习平台开设“时代青年说”“我最喜爱的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句话”等一系列分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心得感悟的栏目。切实抓好“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建设和学习,将“学习强国”的推介视频放在城区各大公益,增强市民群众对“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了解和推广应用的影响力,截止2019年12月13日,全区党外覆盖人数为114727人,党员覆盖人数为67411人,共计182138人。
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举办区第五届“”社会科学普及周活动,承办首届中国哲学家论坛暨当代中国哲学形态研讨会,聘任19位全国哲学界的专家为“萧山区哲学
2加强舆论引导精心策划“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好全区重大会议、“八八战略”、数字经济等重大主题报道。强化媒体的社会监督作用,进一步打造《今日关注》等舆论监督栏目。进一步完善机制,深化区融媒体中心“一心两翼九端千点”的“舰队式”融媒体矩阵。组织开展中央、省市各级媒体行活动。做好“五个一”(一部“萧山宣传片”、一本“萧山画册”、一个“萧山标志”、一句“萧山口号”、一首“萧山之歌”)城市品牌推广。积极推进全媒体发布体系建设。推动落实“4*2*1+N”新闻发布制度,加强信息发布和突发事件舆论引导。做好萧山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方案,组织开展“潮起萧山”号首飞仪式、歌咏大会等相关主题活动。开展“五星红旗升起来”活动,做好环境宣传,强化氛围营造。做好区委全会、区“两会”、萧山区创强大会、“八八战略”、新时代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垃圾分类、“五水共治”、乡村振兴等中心工作和重大会议在中央省市区的宣传报道工作。2019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海外媒体报道我区消息4000余篇(条),其中,中央级媒体刊发400余篇(条),曾一个月内4次上央视《新闻联播》,我区重大主题宣传报道在今日头条、腾讯等新媒体平台点击阅读量在亿次以上。
继续做好《今日关注》《网络问政》《热线188》《1079帮忙团》《聚焦文明城事•曝光台》《网络问政》《萧•民声》等媒体监督栏目;完善区融媒体中心体制机制,推动萧山广播电视台更名为萧山区融媒体中心,积极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申请验收工作。
召开“五个一”城市品牌新闻发布,正式推出“五个一”内容,出台《萧山区“五个一”城市品牌建设实施意见》,下发画册3000余册,制作徽章、手绘地图等“五个一”系列外宣介质。推动落实“4*2*1+N”新闻发布制度。组织全区50余位新闻发言人赴上海复旦大学开展全区领导新闻培训班。组织全区各镇街、村社区、区级机关及部分下属单位共350余名基层新闻发言人参加培训。
3强化网络工作进一步抓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完善人员队伍,强化实战演练,加强网军培训,推进三层网军建设,实施“三名网红”培育计划,完善“一二三六”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强化态势感知、漏洞扫描等网络安全防护。开展“网聚萧山”、全国网络媒体萧山行、“网络文明八进”和网络文明接力系列活动,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完善基础层、骨干层、精英层“金字塔型”三层网军队伍结构体系。常态化开展网评队伍实战演练,持续深化每日演武、每周养号、每月练笔、每季拉练活动,不断提升网评队伍舆论引导能力。深化“三名”网红培育计划,培育扶持本地优秀网络名V、名号、名媒,并与区外网络名人建立互动联系,加强业务指导和传帮带。
完善网络舆情应对处置机制,编发各类网络舆情简报150余期,及时预警舆情、分析趋势、推动处置。加强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强化属地自媒体的日常管理,确保网络舆论场积极向上。强化对全区党政机关、新闻媒体等重点网站、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实时态势感知。
开展现场安全检查和远程技术检测,全年印发《网络安全预警通报》43期,督促责任单位整改完善。开展知名自媒体平台、知名自媒体账号、红色网络大V萧山行等活动,建言献策,为我区凝聚网络正能量。倡导网民“文明发贴 网绘同心”,持续开展“文明护萧”网络正能量传播活动。推进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加强线上线下网络安全意识普及,开展进机关等八进系列活动。
4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扎实开展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工作,切实推进“潮文化Park”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及镇街名人馆建设。组织“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型群众文化活动。举办第十届跨湖桥文化节、“乡村十二季”文化品牌活动、周末剧场、“好好读吧”等群众文化品牌活动。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做好全区电影、出版、印刷等工作的许可、审批、备案、核验以及“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扎实开展新时代文化强区建设工作,制定年度任务表,印发《“潮文化Park”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的实施意见》(萧宣〔2019〕34号),推出第一批“潮文化Park”场地,面向全社会招募入驻单位;组织开展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等群众文化活动。
全面开展庆祝70周年系列活动,共六大类50个项目,切实开展组织收听收看中央庆祝大会和重要活动、举行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悬挂国旗等重要活动。其中,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共有17个方队2000多干部群众参加,8个平台直播,累计观看总量超500万。
确定14家名人馆的建设资源并会同区志办、区文联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对名人馆的建设的调研指导,主动协调,对镇街及时提供服务指导。举办第十届跨湖桥文化节,囊括“世界旅游联盟•湘湖对话”、2019中国数字产业发展峰会等10大主体活动和首届广场舞大赛等十大联动活动。印发《萧山区“乡村十二季”文化品牌活动实施方案》(萧宣〔2019〕29号),以“春回”“夏逸”“秋收”“冬享”四个主题推出12项文化品牌活动,做到月月有活动,季季有高潮。继续开展“周末剧场”文化惠民工程,专业剧团、民营剧团、社会艺术团体、各镇、街(场)品牌艺术总团、各艺术培训中心等免费轮番为市民朋友送上精彩节目演出。持续做好“好好读吧”栏目,全年推出252期,开展“2019阅读悦有fun”为主题的全民阅读暨4.23世界读书日启动仪式。
不断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与区文旅局窗口密切配合,对23项审批职能采用“委托办理”+后台合作的模式,确保及时、高效地为群众办事,跑零次实现率、网上可办率、掌上可办率、材料电子化率均实现100%。7-10月,共受理、办结各类行政审批项目261件,完成年检年审16件,实现最多跑一次261件,其中许可33件,备案228件;外出踏勘现场24人次,完成证照联办事项33个。截止11月底提前完成市级下达的全区全年完成农村电影放映全部放映任务数6816场。其中,7-9月顺利完成省市交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电影展映展播活动”任务1381场。
组织召开全区“扫黄打非”工作推进会,将“扫黄打非”工作与意识形态责任制督查工作结合起来,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切实负担起对“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协调职责,牢牢掌握对“扫黄打非”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累计检查场所14437家次(其中检查出版物、印刷、演出场所、网络文化5032次),出动执法人员11457人次,办理新闻广电类案件32起(其中印刷12起,地卫4起,出版物13起,互联网视听3起),取缔大篷车演出20起。收缴非法出版物13605件,地面卫星接收设施38件,罚款29.4万元,没收款7659.22元。对卫星地面接受设施的擅自出售和安装使用进行联合检查,查获擅自销售卫星地面接受设施的违法行为0起,擅自安装和使用卫星地面接受设施的违法行为4起,取缔黑网吧5起,罚款2万元,没收电脑主机4台。区“扫黄打非”办获全省表扬先进集体。
5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10个100”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为重点,以各类精神文明建设品牌建设工作为抓手,全力做好中央、省市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工作。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宣讲活动,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迎亚运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专项行动。以第七届“美德标兵”评选表彰为引领,深入开展“美德萧山”建设工作。组织开展“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创投活动,组织开展“文明城事”工作驿站、孝心车位建设工作。开展文明创建“增量提质”行动,2019年实现区级文明村、社区创建率85%,社区文化家园创建率40%,深化全区未成年人“春泥计划”三级体系各项工作,夯实社区青少年俱乐部载体创建工作。以“10个100”市民文明素质提升行动为重点,以“讲文明树新风 建设美丽萧山”为主题,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群众性宣讲活动102场,参与群众超1万人;组织“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280余场,参与群众超5万人;联合纪委、组织部组织“迎亚运·除陋习树新风”移风易俗活动,开展文明素质养成、婚丧礼俗整治、先锋示范引领、民风评议推进等四大行动12项活动,推出婚丧礼俗“三项要求”“三项不准”,开展100家移风易俗示范点、100家家风家训示范点创建。
做好中央、省市6次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组织区领导专题督查12次,开展“迎测评助环境攻坚·千分达标”、“守护美丽·楼道堆积物清理整治”等专项行动,共抄告问题2万余处;做好镇街公共文明程度指数季度测评和重点行业单位文明指数季度发布活动,发布2期区委文化兴盛行动“红黄黑”榜;开设“聚焦文明城事·曝光台”共79次。
推进美德档案三级体系建设,获评中国好人1人,浙江好人3人,杭州好人5个,新录入美德档案60件;开展第七届“美德标兵”暨“最美萧山人”评选表彰活动,在区级媒体开设“好人135”、“寻找身边最美萧山人”等专栏,开展宣传报道100余篇(次)。 
组织“迎亚运·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创投活动,知知阳光、新世纪音乐学校等9家公益组织、文明单位认领文明过马路劝导、文明排队劝导等5大公益宣传项目,共开展活动72场,参与群众超2万人;新建办事服务中心等11家文明城事工作驿站;新创孝心车位200余个,创建社区覆盖率超60%;新创区级文明村社62家、文明单位39家、文明校园66家,新建社区文化家园36家,实现文明村社覆盖率达到85%,文化家园创建率达到40%;开展“春泥计划”三级体系暨社区青少年俱乐部辅导员培训工作,汇集各类春泥计划服务项目77项、辅导老师177人,开展“动手做、动口说、动脑编、动心写、动情唱”等“五动”系列教育实践活动72场,参与未成年人超2万人
6加强文创产业建设以之江文化产业带建设为带动,全力推进奥体(湘湖)发展极建设。加快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浙江国际影视中心、新青年演艺产业园、杭州国际珠宝城、达利睿创世界等项目年度工作计划实施。围绕“区域文创产业特色化”目标,全方位推进文创特色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提升萧山文创品牌的影响力,打造萧山特色文创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加强文创人才队伍建设。之江文化产业带奥体(湘湖)发展极重点项目推进顺利,完成年度目标。重点发展数字内容、音乐产业、文化演艺、现代传媒、艺术品、创意(时尚)设计等为重点的特色文创产业;推进浙江国家音乐产业基地萧山园区,已集聚网易云音乐、乐读科技、放刺电音等10余家知名音乐企业,成立中国数字音乐研究院,推进中国音视频报备中心落地,成功举办2019中国数字音乐产业发展峰会。扎实推进国家珠宝特色产业基地、浙江国际影视中心、新青年演艺产业园、达利睿创世界等特色品牌基地建设。前三季度文创企业增加值增速为38%,远高于杭州市要求的6%考核目标。
开展文创人才培训班、大型会展考察学习,组织 “初心之旅”,学习王阳明“知行合一”。拟定《萧山区文化产业人才引育计划实施细则》,进一步加快区内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吸纳、培育、提升一批文化产业专业性人才。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