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考评单位 | 序号 | 目标名称 | 目标任务 | 完成情况 |
萧山广播电视台 | 1 | 新闻宣传 | 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宣传导向、价值取向,当好党的声音的“放大器”。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做好对内、对外宣传。精心组织策划,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出《萧山印记》等系列主题宣传;围绕“干字当头,真抓实干”,推出《打好“一二八”组合拳》等重点报道。进一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拓宽报道范围,挖掘报道深度,回应群众诉求,促进问题解决,化解社会矛盾,不断扩大《今日关注》《热线188》《188调解团》等栏目影响力。进一步强化外宣工作,成立重点报道组,加大外宣考核奖励力度,向上发稿继续保持全省排名前列,力争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单条消息。 | 坚持新闻立台,始终把新闻宣传摆在最核心的位置,聚焦主题主线,深挖细掘题材,讲好萧山故事,不断取得舆论引导新优势。全年推出《回眸2018》等系列报道20余组,全力打好“一二八”组合拳等重大宣传战役; 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宣传报道,先后推出《奔竞70年•萧山印记》等系列报道,成立重点报道组,对主题教育等重点报道深耕深挖。舆论监督实现新成效,《今日关注》栏目加大了对曝光事件的回访力度,《热线188》新推出《188调解团》子栏目,播出90多期,成功调解纠纷或解决问题30多起,扩大了影响力。加强与上级媒体对接,跳出萧山看萧山,挖掘萧山特色、优势,放大典型亮点,在浙江卫视发稿日均超过1条,在浙江之声发稿200余条,在中央电视台发稿20余条,在中国之声发稿70余条。其中,《(改革先锋风采)鲁冠球:乡镇企业改革发展的先行者》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单条播出,向上发稿位居全省第五。 |
2 | 节目内容 | 根据用户需求对频道、频率重新定位,推进广播、电视节目调改,提高节目质量,提升用户体验度和收听收视率。优化节目编排,围绕五一、六一、七一、国庆、寒暑假等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提前谋划,精心组织片源,开展优秀影视剧展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加强与“文化大礼堂”等基层文化阵地的对接,举办“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杭州赛区比赛、少儿晚会、少儿故事大赛、排舞大赛等活动,研发和推出更多本土原创综艺节目。以《1079帮忙团》《萧山好人榜》等公益服务类栏目为核心,坚持开门办节目增强节目的服务性。精心挖掘萧山的人文资源,以萧山方言、风土人情、地方曲艺、名人名家名训故事等为切入口,办好《对话1079》等节目,强化节目本地文化属性,打造更接地气、更具韵味的都市型广播。实施广播电视精品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节目评议制度,推出更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讴歌新时代的音视频精品力作。 | 积极进行节目调改,《下班听我的》新设《网络热搜榜》《奇葩大慧》等小板块,《城市零距离》新设《城市早评》小板块,内容更丰富、活跃。《湘湖视听》杂志增加了“两代表一委员”、青商会、乡贤、老领导、学校等的点对点的赠阅。围绕重大节日、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优秀影视剧展播,为营造好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的氛围,特别编排推出了贯穿全年的红色剧展播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活动常做常新,推出“壮丽七十年 阔步新时代”少儿系列活动,举办第五届“曹灿杯”青少年朗诵展示活动杭州赛区比赛、“童享新时代”2019年少儿春晚才艺盛典、“花开新时代”2019年萧山区六一晚会、2019萧山广电少儿语言艺术大赛等活动。以《1079帮忙团》《萧山好人榜》等公益服务类栏目为核心,举办1079帮忙团为民服务进社区等群众性综艺活动、公益活动数十场。办好《萧山好人榜》《对话1079》等本土节目,策划方言类节目、配音秀等活动,挖掘萧山的人文资源,打造更接地气的都市型广播。制作航拍片《腾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MV、微视频MV《不忘初心》《初心,从未改变》等精品音视频,《我和我的祖国》大型音乐快闪视频登上“学习强国”平台。实行新的视听评议制度,节目质量得到提高。 |
3 | 经营创收 | 严格按照《广告法》进行广告经营活动,严把商业广告的承接、审核关。增加文化旅游、交通出行、教育培训、健康养生等服务内容,更好地服务群众生活。推出扎根本土、富有特色、面向当地干部群众的联办节目,大力发展展会经济,办好房博会、家居建材展、媒体汽车展、镇街汽车巡展、邻里节等活动,通过融媒体整合努力打造品牌展会活动。加强大型综艺活动和各类中小型活动的策划、设计、落地,做到线上、线下互补,提升媒体形象和影响力,与有需求的部门、镇街开展深度合作。 | 办好、办强日播专题栏目《全景萧山》,把生活中好玩的有趣的,用最潮流的和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创出精彩,打造萧山市民每日不可少的一道生活“大餐”。《全景萧山》和五档联办栏目共制作播出400多期,与区委宣传部、区供销联社、区妇联合作新开设《文化萧山》《供销直通车》和《姐妹花》等板块。推出《萧山党建》《平安萧山》《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市场监管之窗》《健康生活》《交警在线》等联办栏目,全年播出100余期,以九天传媒有限公司为主体,在智慧城市建设、智能化项目等领域继续深耕,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开辟了新的宣传平台。改变以往行业线“单打独斗”的营销模式,将活动的策划立足于全媒体传播,通过各平台的强力造势宣传,举办全媒体人居展、邻里节等活动,发展展会经济。“喜迎新中国七十华诞,毅路有你”大型毅行活动、涉农电商产品展示、1079听众采摘游、便民服务等活动做到线上线下互补,提升了媒体形象和影响力。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加强公益宣传,积极拍摄公益广告,共制作各类公益广告100多条,共计播出1500余条次,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严格按照《广告法》、《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广告业务经营活动。对所宣传产品,进行严格审查审核制度,确保内容的真实性。严格控制播出时长,杜绝没有批文的广告,努力提升广告质量,确保广告内容和播出时段合规合法。全年拒绝播出存在有违规和不符合播出要求内容的广告共计11条(次)。在全省广告信用监测中心排名中,名列全省广告信用单位。 |
4 | 平台建设 | 发挥区融媒体中心的作用,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整合优质资源,强化服务功能,坚持效果导向,实施开放式、扁平化管理,促进人员之间的紧密联系、多向互动、灵活组合、协同运作,切实提高运行效率和传播效果。摒弃传统生产和传播模式,建立和完善以融媒体产品为龙头的节目生产新机制,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互为流量导入口,搭建灵活机动的工作平台,促进各种资源充分共享、各种媒体互联互通、各种服务互相支撑。推出更多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融合作品,更好地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推进“移动端聚合”,进一步打响“智慧萧山”服务品牌,完善“智慧萧山”报送发布体系和制度,加强镇街、部门等各方政务信息资源的聚合,丰富“智慧萧山”应用集群,升级版本,开发、上线“智慧萧山”小程序,提高渗透率、用户数和活跃度,打造在全国领先的区域性综合移动公共服务平台。积极承接智慧项目建设,打造形象展示的新窗口 | 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 构建融合传播体系,切实发挥区融媒体中心的作用,实现多部门联合运作,培养全媒体记者。围绕“多屏共存、跨屏传播”,以“智慧萧山”为支撑平台,打造新闻、内容和服务融合核心圈,有效整合各种媒介资源、生产要素,协调推动组织重构、流程优化,加快构建“广播电视+”模式内容、形式、技术、手段、管理等一系列组合创新,构建融合传播体系,以台网“通吃”、网台联动,实现广电内容价值在全媒体平台上的有力转化,让正确好看的内容服务,实现传播的全媒体到达、多终端覆盖。做强做精“智慧萧山”APP,有效运用AI语音、大数据等技术,挖掘价值属性,承担社会责任。完成4.1、4.2两个版本的设计开发和上线,成为首发平台,不少资讯阅读量超过5万+或10万+,《看新闻》栏目的点击量超过400万人次,各应用的点击量达到150万人次,完成十多场网络直播任务,拥有软件著作权的系统总数达到22件。台风期间,全矩阵迎战“利奇马”,全维度构建新闻+服务,体现了融媒集群在应急事件中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 |
5 | 事业保障 | 实施电视高清化改造,引进高清转播车,对硬盘播出系统、150平米演播室、播出机房设备设施进行升级,《热线188》节目实现高清化录制,全面提升节目播出质量和制作水平。积极探索广播数字化、智慧化发展新路径,推进调频广播“可视化”,巩固和加强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均等化、优质化。构建立体化、系统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应急操作演练,不断提升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全年无重大播出事故。 | 推进设备设施升级改造,完成高清转播车系统集成和设备调试,对硬盘播出系统设备进行高清化改造,完成机房改造和播出系统设备集成两大项目的招投标。实现《热线188》栏目高清化制作,从记者采访的高清拍摄、新闻素材采集、非编剪辑制作,全部采用全高清格式,播出素材存储也实现了高清化存储。完成“智慧萧山”点播系统广播专题节目上载工作。先后组织对值机人员开展安全播出业务培训及安全演练工作,组织对机房内重点岗位和关键设备运作、应急处置、消防安全、工作制度等进行了全面检查,广播电视和网络实现安全播出。 |